吕柏林2012-04-29 09:50:26

虽然科学早已成了合理、真理、真相的代词,早已成了幼儿教育至大学教育和
主流的社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但是,科学界对“科学”不仅至今给不出统一
的权威定义,还给不出符合定义要求的权威定义,证据就在《百度百科·科
学》中,现摘若干“科学”定义并简析如下:


◆生物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曰:“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
论”。显然,达尔文定义的科学反映的是科研行为,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科
学的定义应由科研对象和科研成果组成。因此,达尔文定义的科学虽不是科学
的定义,却告诉:一,科学源于对事实的整理,是反映事实的规律和结论,而
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和纯思维的学问——数学,即达尔文定义的科
学不包括哲学和数学。二,科学就是以事实求道,以事实求道就是实事求是,
科学就是实事求是,即达尔文定义的科学给出了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方法、
过程。


◆1979年版的《辞海》曰:“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
系”。思维的知识体系应指哲学和数学,而哲学、数学不属于科学,故本定义
是包含了非科学内涵的不科学定义。


◆1999年版的《辞海》曰:“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
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这是个复杂的糊涂定义:
一,范畴在本定义中属哲学概念,但科学不可以包含哲学;二,科学领域的定
理、定律不属思维形式,三,定理、定律本来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
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故“运用定理、定律等……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
的规律的知识体系”=运用A的形式反映A——以A解释A,以A解释A等于
没解释。


◆《金山词霸》曰:“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
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也是个复杂的糊涂定义:一,普遍真理
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属于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科普活动、科学试验活动、科学
实验活动、科学生产活动等,故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不属于科学内涵,
二,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属于“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并包括在“系统化
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的概念中,即前半句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属于后半句中
的“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并包括在“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的概念
中。三,去掉“的运用”三字,本定义便现出二个科学定义:一是“科学是指
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二是“科学是指已系统化和公式
化了的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曰:“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
规律的系统知识”。


显然,上列的“科学”定义中,只有《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给出的定义符合定
义要求,且是简明的科学定义。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是大连大学于199
8年首次为文科学生开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材,是大连大学全校非
理工院系的公共基础课教材,至今才成为国内近20余所高校的非理工专业的
公共基础课教材,受《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科学”定义教育的人数微不足
道,认可、运用该“科学”定义的人数更少,因此,《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对
“科学”的定义虽然符合定义要求,且是简明的定义,却非权威的定义。


“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的简明定义告诉,科学是描
述事实的文字和公式,是文字化的事实,系统化的事实,定义化、定理化、公
式化的事实。简言之,科学就是事实,就是能解释事实的定义、定理、定律、
公式、定论。因此,在“科学就是事实”的意义上,走近科学即走近事实。然
而,科学界给出的许多定义、定理、定律、定论并不反映最基本、最常见的客
观事实,现择要择简论证于后,请代表科学的科学家走近科学——走近事实向
公众释疑:


◆天文界告诉:地球是太阳的八大行星之一,月亮是阳光照亮的月球形象,太
阳只是拥有一千二百亿颗恒星的银河系的一颗恒星,银河只是拥有约一千亿个
星系的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光在太空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度,如是,太空就应有太阳、月亮和闪着星光的无数天体,是充满阳光、星
光、月光的明亮空间,但1984年2月6日是农历正月初五,有月亮的日
子,而《美国宇航局专家介绍太空行走必备装置》报告:1984年2月6日
美国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利斯在太空行走的恐怖视野是:“在太空没有参照
物,看不到一颗星星,也分别不清距离”。此情表示太空只有漆黑,没有日月
星,日月星都在卡门线内,月球不是月亮,月球不亮,月亮非球。而《登月之
旅面面观》报告:1971年7月26日至8月7日,乘阿波罗15号宇宙飞
船登月的航天员欧文对听众说:“每当晚上,你抬起头就能看见月球(应译为
月亮),我在月球上看地球也差不多,它活象一个脆弱的蓝色皮球悬挂在黑暗
的宇宙内”,此情表示,地球是漆黑宇宙的唯一“太阳”,蓝色地球没向太空
传播它焕发的蓝光。请天文学家告诉:太空为什么漆黑?为什么看不到日月
星?为什么没有天文界宣称的太阳系、银河系和约一千亿个星系?蓝色地球为
什么没向太空传播它焕发的蓝光?麦坎德利斯在太空行走时的轨道高度是28
5公里,若大气圈与太空的界线——卡门线高度以100公里计,麦坎德利斯
在太空行走时离卡门线只有185公里,为什么蓝色地球照不亮离它185公
里远的太空?蓝色地球照不亮离它185公里远的太空是否表示光无法在太空
传播?太空无大气,无大气的太空即真空,蓝色地球照不亮离它185公里远
的太空表示光无法在真空传播,既然光无法在太空传播,又为何能透过三十八
万多公里的漆黑太空让月球上的宇航员看到蓝色地球、让月壳上及月球上空的
摄像机拍到蓝色地球呢?


◆国际航空联合会规定的卡门线高度——100公里是卡门线的最大值,因为
大气圈形状是“天包地如卵里黄”的卵形,与卵形天相似的大气层是对流层,
对流层在赤道高度约为17公里,在两极的高度9公里(《地质辞典·(一)
》),因而,卡门线高度100公里应指赤道上的高度,它在两极的高度约为
50公里。因卡门线是大气圈和太空的界线,故卡门线的最高高度——100
公里又是国际航空联合会区分太空飞行员——宇航员和蓝天飞行员的高度,而
美国区分宇航员与蓝天飞行员的高度是80公里,美国是航天大国,故有理由
相信,卡门线在赤道上空的高度应为80公里、在两极上空的高度约为40公
里。即是说,太空见不到的日月星都应分布在赤道上空80公里以下、在两极
上空40公里以下的空间,但在地上看来,日月星又都在极高的高空、极远的
远空,日月星的实际高度和人类对日月星的视觉高度表示日月星都在极薄的空
间,表示蓝天犹如舞台背景中的蓝天,地上看到的日月星犹如舞台背景中的日
月星。请天文学家告诉:日月星究竟是球状天体呢?还是极薄极虚的光盘光点
呢?


◆天文界告诉: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公转周期为255个地球日。如
是,在地球→金星→太阳成三点一线和地球→太阳→金星成三点一线的日子,
金星不可见;金星出现在日出前和日出后的日子应分别约占金星公转周期的一
半,但“日出星不见”(《淮南子·说山训》),人类可见金星的周期应该不
及金星公转周期的一半。然而,金星是天天走在日出前向人类报晓的启明星。
因金星又名长庚,故有“日出长庚后”的古语。请问天文学家,“日出长庚
后”的规律是否表示金星没有绕日公转?没有绕日公转的金星会是太阳的行星
吗?


◆天文界告诉:宇宙只有一条银河,银河是由密集的星星构成的横亘星空的一
条乳白色亮带,在南北半球的晴夜都可见到。事实却是有两条银河在绕地盘
旋,证据是:一,在南北回归线地带的入夜时分,横亘星空的银河呈东西向,
银河主流线的投影与回归线平行,南北回归线是弧形的两条平行线,是纬度相
隔46°52′、距离相隔5065公里的两条弧形平行线(回归线上的地球
半径以6370公里计,6370公里×SIN23°26′×2=5065
公里),这就表示,并见南北天回归线上空的银河是两条。二,北半球天空的
银河没有南十字星座,南十字星座只现于南半球天空的银河,这就表示,北天
银河和南天银河是星罗棋布图不同的星河——群星组合不同的星河。请问天文
学家:太空见不到的银河为什么在蓝天却是两条群星组合不同的银河?群星组
合不同的两条银河是天体组成的实星河还是光点组成的虚星河?如果银河是天
体组成的实星河,地球能分身于两个银河系吗?如果银河是光点组成的虚星
河,又是谁在弄虚作假?谁在棋布星罗呢?


◆天文界告诉:月亮或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事实却是有两个月亮并见
南北天,绕地盘旋的月亮和月球有两个:


一,在南北回归线一带,满月一般升起于南北回归线的东端,南北回归线是隔
着5065公里的两条弧形平行线,这就表示,升起于南北回归线东端的满月
有两个。


二,北回归线一带的满月升起于东,没落于西北,南回归线一带的满月升起于
东、没落于西南,南北回归线一带的二个月亮的经天轨迹构成冫字,一个满月
走不出冫字轨迹,冫字轨迹必由两个满月走成。


三,南北半球居民见到的初三新月都亮相于银河的西端,南北天的银河是群星
组合不同的两条银河,在两条银河西端亮相的新月需要两个。


四,北半球居民见到的初三新月亮相于西南天、没落于西,南半球居民见到的
初三新月亮相于西北天,没落于西,见于南北天的新月下落轨迹构成冫字,冫
字的新月轨迹要求由两个新月走成。


五,北天新月的月弦朝南,南天新月的月弦朝北,现于南北天的新月月相成镜
像反应——互相对照,覆盖南北天空的︵形天盖是大气,︵形的大气天盖没有
折射北天月亮为南天月亮的反射能力,故并见南北天的月相互相对照的新月只
能是两个。


六,南北回归线一带居民必在每个月的几个夜晚的相同时段见到“月正树无
影”(陆游《徙倚》)的月照,“月正树无影”的月照有时出现在上弦月后,
有时出现在满月后三四天。“月正树无影”的月、树和地心三者的连线呈V字
形,V上指的两个尖端不共戴天——不共戴同一个“天如覆盖”(《宋书·志
第十三》)的⌒形天盖,故V上指的两个尖端指向的月亮是两个。


七,在北半球看到的满月后的缺月缺口在东天朝南,在南半球看到的满月后的
缺月缺口在东天朝北,缺口朝向相对的缺月只能是两个。


九,在北半球看到的满月后的缺月缺口在西天朝北,在南半球看到的满月后的
缺月缺口在西天朝南,缺口朝向相背的缺月只能是两个。


八,在北半球拍摄的满月后的缺月照片的缺口都朝右,在南半球拍摄的满月后
的缺月照片的缺口都朝左,缺口朝向相反的缺月只能是两个。


九,北半球见到的满月和满月后的缺月在东升过程中都向南斜升,南半球见到
的满月和满月后的缺月在东升过程中都向北斜升,即在南北半球见到的满月和
满月后的缺月在东升过程中都向赤道上空斜升,这种情况要求并见南北天的满
月和满月后的缺月是两个。


十,月亮在南北天的轨迹始终对称成冫字,冫字的月亮轨迹要求由两个月亮走
成。


十一,北半球居民在月照区内用天文望远镜望月亮可望到月球,南半球居民在
月照区内用天文望远镜望月亮也可望到月球,这就说明有两个月亮和两个月球
在绕地盘旋。


请坚持地球只有一个月亮、一个月球的天文学家反证上面的论证错误。


◆下列七个月相图中,前五个月相图是《辞海·理科下》【月相】的插图和以
此插图为基础演绎而成的网络月相图,第六个月相图是上海天文台以北半球月
亮为焦点拍成的由一月25幅月亮照片集成的插于《农历为何没有“闰正
月”?》的月相图。第七个月相图——第七图底部的月相图是http://portunus.net.nz/weather/
报告奥克兰所见的每个月中由四个月相组成的月相图,奥克兰所见的月相代表
现于南半球的月相。这些月相图告诉:天文界只以现于北半球天空的月相解释
月相成因,天文界至今不知现于南半球天空的月相与现于北半球天空的月相互
为镜像,天文界眼中的月亮只是北半球天文界所见的月亮,南半球的天文学者
从未“举头望明月”(李白《静夜思》),到南半球开会、访问、交流、旅
游、探亲的北半球天文学家从未在南半球“举头望明月”,北半球天文学家在
有南半球天文学家参加的国际天文会议上从未向南半球的天文学家询问过南半
球的月亮形象。请问天文学家,天文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月亮学、月相学、
月相成因学。满月是蓝天最大的光盘、最大的天象,以满月为底盘的月亮是最
大的光盘,北天、南天只是“天包地如卵里黄”之天的半天,无视南天最大光
盘的月亮学、月相学、月相成因学是不是残废半身的月亮学、月相学、月相成
因学?无视南天最大天象的天文学是不是高度残废的天文学?


◆科学界眼中的太阳是离地球1.5亿公里、直径约为139万公里的辐射光
线的球,其形为¤,视觉形象也是¤。因此,相邻的两条太阳光线是有夹角的
两条射线;离太阳越远,相邻两条太阳光线的距离就越大,传到地球的太阳光
线没理由是平行线;视觉上相邻的两条太阳光线也是有夹角的两条射线,但中
学物理却说“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故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线是平行的”,上
面五幅月相也示意照到月球的太阳光线是平行线。显然,照到地球和月亮的太
阳光线是平行线的说法,一违反太阳是¤状辐射光线之球的情况,二违反人类
在地上所见的太阳光线形象,三违反月球上的宇航员见不到太阳的真相。请问
光学家,照到地球的太阳光线能平行吗?你看到的太阳光线有平行的吗?照到
月球的平行光线是不是臆造出的光线?


◆上半月是月追日的情况告诉,一月追一日、二月追二日,有二月并见南北天
就有二日并见南北天,南北天有二对日月在绕地盘旋,地球是二对日月的盘旋
中心,哥白尼的“日心说”错误,古老的“地心说”成立。天文学家们,本段
论断是否成立?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是当代人类的常识,故北半球的冬至是南半球的夏至、
北半球的夏至是南半球的冬至应是当代人类的常识,更应该是天文学家的常
识,但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导、原上海天文台台长赵君亮的科普文章《农历
为何没有“闰正月”?》却说:“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
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
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赵君亮的话表示:
在冬至这天,北半球转速最快,南半球转速最慢;在夏至这天,北半球转速最
慢,南半球转速最快,南北半球在赵君亮眼中成了同轴转动但转速不同的两个
半球,但看看地球仪就知道南北半球是不可分离的●,南北半球的转速即地球
转速。赵君亮的科普内容不是他的发现而是天文界的共识,如《维基百科·农
历》曰:“由于地球靠近近日点时公转速度会比较快,因此冬季两个‘中气’
相隔29.44日,夏季两个‘中气’相隔31.44日。(以北半球为
准)”,中气指二十四节气中序数逢偶的节气。请包括赵君亮在内的天文学家
告诉:南北半球怎么可能是同轴转动但转速不同的两个半球呢?难道天文学家
不懂得南北半球是同一个地球?难道天文学家不懂得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难道
天文学家只懂得北半球的二十四节气并把北半球的二十四节气看作全球节气?


◆既然北半球的日照最长日——夏至不是因为北半球的转速最慢、同日的南半
球日照最短日——冬至不是因为南半球的转速最快,又是什么原因让太阳在同
一天照出北半球的最长日照和南半球最短日照呢?原因是光照北半球的太阳的
经天纬地轨迹最长、光照南半球的太阳的经天纬地轨迹最短所致:在北半球的
夏至,光照北半球的太阳升起于东方、没落于西北方,东至西北的连线是╲,
这天是光照北半球的太阳经天轨迹最长的日子;而在同一天,光照南半球的太
阳升起于东北、没落于西,东北至西的连线是╱,这天是南天太阳经天轨迹最
短的一天。此情告诉,╲长╱短,光照南北半球的太阳升落连线是长╲短╱构
成的冫字,长╲短╱构成的冫字要由两个太阳合写。即是说,看光照南北半球
的太阳轨迹,就可一知日照长短的原因,二知有二日并出南北天。看太阳经天
纬地的轨迹长短是天文研究中的最易,请问天文学家,为什么全球的天文工作
者都不看太阳经天纬地的轨迹长短而玄谈谁都看不见的黄道呢?


◆天文学告诉:一年365个昼夜长短的消长变化和地球四季的气候变化是因
为地轴倾斜,地轴是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地轴倾斜是指绕太阳公转的地轴一直
保持倾角23°26′或66°34′的状态,该倾角是地轴与地轴绕太阳公
转的轨道平面所夹的角,地轴倾斜23°26′的形象就是地球仪的形象。下
图是《农历为何没有“闰正月”?》中的“四季形成示意图”即倾斜地球绕日
公转示意图



但是,一,地轴倾斜既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完全是天文学界的虚构;二,无论
地轴是否倾斜,无论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不是椭圆,地球的日照面积任何时
候都相同;地球的日照面积任何时候都相同,地球任何地方的昼夜长度就必然
不变,两极也不会轮流出现极昼极夜。因此,一年365个昼夜长短的消长变
化不是地轴倾斜和地轴倾斜的地球绕日公转的结果。那么,一年365个昼夜
长短的消长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太阳升落轨迹的长短在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变
化,因为升落轨迹的长短决定日照的长短,日照的长短决定昼昏的长短。太阳
升落轨迹都是可见的。如在北回归线一带,春分→秋分,太阳都升起于正东,
但在春分→夏至期间,太阳没落方位从正西一天天北移至西北,在夏至→秋分
期间,太阳没落方位从西北一天天南移于正西。在秋分→春分期间,太阳没落
方位都是西,但在秋分→冬至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从正东一天天南移至东南
方,在冬至→春分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从东南方一天天北移至东方。以上情
况告诉:在北回归线一带,太阳在夏至的升落轨迹最长——夏至的日照时间最
长——夏至的昼最长,太阳在冬至的升落轨迹最短——冬至的日照时间最短
——冬至的日照最短,太阳在春分秋分的升落轨迹居中,故春分秋分昼夜平
分。因北回归线一带在秋分→春分期间太阳在升起于东←→东南、没落于西
——太阳在南天经天纬地,故北半球的住宅、住室坐北朝南才暖和。


而在南回归线一带,春分→秋分(节气为中华文化独有,只有中华文化化内区
的日历才有节气标志,因而南半球的日历没有反映南半球节气的文字,认识南
半球节气的方法只能以中文日历标志的节气为本、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方法
得出)期间,太阳都升起于正东,但在春分→夏至期间,太阳没落方位从正西
一天天南移至西南,在夏至→秋分期间,太阳没落方位从西南一天天北移至正
西;在秋分→春分期间,太阳没落方位都是西,但在秋分→冬至期间,太阳升
起的方位从正东一天天北移至东北方,在冬至→春分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从
东北方一天天南移至东方。以上情况告诉:在南回归线一带,太阳在夏至的升
落轨迹最长——夏至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的昼最长,太阳在冬至的升落轨
迹最短——冬至的日照时间最短——冬至的日照最短,太阳在春分秋分的升落
轨迹居中,故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因南回归线一带在秋分→春分期间的太阳升
起于东←→至东北、没落于西——太阳在北天经天纬地,故南半球的住宅、住
室坐南朝北才暖和。


请问天文学家,为什么不以太阳升落的轨迹长短说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昼夜长
短变化而以虚构而荒谬到不堪一驳的倾斜地球绕日公转之谬论说明二十四节气
对应的昼夜长短变化?难道全球的天文学家都不知道昼夜长短决定于太阳升落
轨迹的长短?难道全球的天文学家都看不到太阳的升落方位在二十四节气中的
规律性变化?难道全球的天文学家都看不到太阳在二十四节气中的轨迹天天在
变化?既然地轴倾斜是天文界的荒谬虚构,倾斜的地球仪是否应该立即改斜归
正?


◆倾斜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理论和“四季形成示意图”都告诉,太阳在任何时候
都对地球直射;视觉也告诉,太阳在任何时候都对地球直射,因此,根本不存
在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百度百科·回归线)的情
况,根本不存在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百度百科·回
归线)的情况,因而,根本不存在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
的分界线”(百度百科·回归线)。因此,天文学家对回归线的意义解释错
误。那么,回归线的意义是什么?回归线是偏离了正东升起点的日月回归到正
东升起之点绕地画成的纬线和偏离了正西没落点的日月回归到正西没落之点绕
地画成的纬线。对北半球所见太阳——北天太阳而言,北回归线一是春分秋分
两天太阳的升落点绕地画成的纬线,二是秋分后升起方位南移至东南的北天太
阳在冬至后向北回归而于春分日回归至正东升起之点绕地画成的纬线,三是春
分后没落方位北移至西北的北天太阳在夏至后向南回归而于秋分日回归至正西
没落之点绕地画成的纬线;对南半球所见太阳——南天太阳而言,南回归线一
是春分秋分两天太阳的升落点绕地画成的纬线,二是秋分后升起方位北移至东
北的南天太阳在冬至后向南回归而于春分日回归至正东升起之点绕地画成的纬
线,三是春分后没落方位南移至西南的南天太阳在夏至后向北回归而于秋分日
回归至正西没落之点绕地画成的纬线。对北半球所见的月亮——北天月亮而
言,北回归线一是亮相北半球西南天的新月向正西回归终于在没落时回归到正
西的点绕地画成的纬线,二是日益丰满的北天月亮的亮相点一天天向正东升起
点回归并终于望日初夜回归到正东升起之点绕地画成的纬线,南回归线一是亮
相南半球西北天的新月向正西回归终于在没落时回归到正西的点绕地画成的纬
线,二是日益丰满的南天月亮的亮相点一天天向正东升起点回归并终于望日初
夜回归到正东升起之点绕地画成的连线。因此,标示回归线的天文意义就是偏
离了23°26′纬线东端为升起点的日月向23°26′纬线东端回归和偏
离了23°26′纬线西端为没落点的日月向23°26′纬线西端回归。2
3°26′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而不是天文界虚构的地轴倾斜度。天文学家
们,标示回归线的天文意义是这样吗?


◆如果天星是发光的恒星和反光的行星,那么,除了出现新星和超新星,众星
是不会增减的,而新星和超新星罕见,中华古籍也都有记载,中国古籍记载的
新星、超新星才90来颗。但是,《汉书·天文志》报告:“春秋二百四十二
年间,夜常星不见”——常星应是常见天星,《明史·志第一》报告:大量恒
星“古多今少,古有今无”和“古无今有”。请问天文学家,为什么会出现“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夜常星不见”的情况?明朝的天文学家发现的大量恒星
“古多今少,古有今无”和“古无今有”又是何故?


◆天文界告诉:月亮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形象,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离
地只有384400公里;离地最近的星星是水星,水星离地球最近的距离是
0.277天文单位——约为4155万公里,因此,所有天星都在月亮之
上,只能出现月掩星、月食星的情况,没法出现星入月、星食月、五星入月、
五星食月的情况,但古籍却有大量的星入月、星食月、五星入月、五星食月的
记录。请天文学家告诉,为什么会出现星入月、星食月、五星入月、五星食月
的情况?


◆如果“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淮南子·说山训》)的说法成
立,白天是没理由见到天星的,但是,古籍记载了大量的五星昼见、五星经
天、三辰(日月星)昼见、恒星昼见、大星昼见的情况。请天文学家告诉,为
什么会出现五星昼见、五星经天、三辰昼见、恒星昼见、大星昼见的情况?


◆《辞海·日食》曰:“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如果月球掩
蔽太阳,便发生日食”。“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就是太阳→月球→
地球三点成一线,太阳→月球→地球三点成一线就势必出现“月球掩蔽太阳”
的日食,故“如果月球掩蔽太阳”是多余的假设。如果日食形成于“月球运行
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的状态,日食就应见于整个日照区,但日食总见于日照
区中范围很小的局部地区,且时间极为短暂,日食没有规律。请天文学家告
诉,为什么日食总见于日照区中范围很小的局部地区。


◆《辞海·朔》曰:“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
……朔发生的那一天定为夏历每月的初一日”,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
员王思潮在《今年元宵节月亮十五圆,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民谚》中也说,“
‘朔’即农历每月初一,此时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直线上”,《辞海·理
科下》的【月相】插图也图示朔日的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直线上。但日食
条件也是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故据天文学家的日食成因条件和每
逢初一都是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可知,初一即日食日,但日
食频率极低,日食时长极短,如《日环食千年等一回“最精彩”11分钟,重
庆无缘相见》报告:“1901—1999年,全世界共发生了228次日
食,其中,日偏食78次、日环食73次、日全食71次、混合食6次”,平
均一年发生2.3次。对世界各地而言,见一次日全食的周期约为300年。
《自然现象中的日月食》报告:日全食持续时间很短:短到几十秒,最长不过
7分钟。《问日食与月食》报告:根据统计,在同一地方见一次日全食平均需
要等待375年,见一次日环食平均需要等待224年。请天文学家解释,既
然初一是太阳→月球→地球成三点一线的日子——势必发生日食的日子,为什
么初一并不一定有日食?为什么初一从未发生日照区都可见的日食?


◆《辞海·月食》曰:“在望日,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如果地影掩
蔽月球,便发生月食”。“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就是太阳→地球→
月球三点成一线,太阳→地球→月球三点成一线就势必出现“地影掩蔽月球”
的月食,故“如果地影掩蔽月球”是多余的假设。如果月食原因是“地球运行
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的状态,月食就应见于整个月照区,但是,月食只见于
月照区中范围很小的局部地区,且时间极为短暂。如《月食与日食出现的频率
比是多少》报告:月全食每13.5个月出现一次,月偏食约22个月出现一
次。请天文学家告诉,为什么望日之夜不是全夜制的月食,为什么月食只见于
月照区中范围很小的局部地区。


◆《今年元宵节月亮十五圆,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民谚》报告:“‘望’就是
满月,也就是月亮看上去最圆,此时太阳、地球、月亮又走到一条直线上,地
球在中间”,即是说,满月形成于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时;《辞海·理
科下》的【月相】插图也图示望形成于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时,《百度
百科·朔望月》、《历法总论·朔望月》、《中秋佳节,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也都说满月形成于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时。然而,太阳→地球→月亮成
三点一线又是月食形成条件,即是说,满月形成条件即月食形成条件,天文界
的月食成因说和满月成因说是互殴的学说。因天文界的满月形成条件即月食形
成条件,故在理论上,望日势必发生月食,望日必无满月可见,事实却是“时
逢三五便团圆”(《红楼梦》第一回),三五十五,三五代表望日,故严格说
来,“时逢三五便团圆”实为“时逢望日便团圆”。月亮“时逢望日便团圆”
的事实又说明天文界的满月成因说与事实严重不符。请天文学家告诉,为什么
月食形成条件又是满月的形成条件?难道天文学家看不出满月的形成条件即月
食形成条件?难道天文学家看不出满月的形成条件必无满月?难道天文学家不
能从月亮“时逢望日便团圆”的事实中看出满月形成条件之大谬?


◆天文学家凭什么推出既与月食成因理论冲突又与“时逢望日便团圆”的月情
冲突的满月成因理论?原来,满月形成于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状态的理
论不是推出的而是看出来的,证据就在《今天傍晚将现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
天文奇观》:“今日傍晚,在正西方太阳落下地平线的瞬间,慢慢地月亮将同
时从正东方缓缓升起。专家解释,今日将能欣赏到‘太阳、地球、月亮’三点
一线的天文奇观”。即是说,“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天文奇观”就是当夕阳
在西方地平线下落的瞬间,满月在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满月和夕阳在地
平线上对望的瞬间景象。然而,满月和夕阳的对望奇观是满月和夕阳在地平线
上的对望奇观,情形如同一个翘翘板:地球是翘翘板的支架,在地平线上对望
的满月和夕阳如同绑在翘翘板两端互照的手电筒,根本不是太阳→地球→月亮
的三点一线状态。请问天文学家,把满月和夕阳在地平线上的对望奇观看成太
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奇观是不是超低级的错误?若无这个超低级的错误,
会有既与月食成因理论激烈冲突又与“时逢望日便团圆”的月情激烈冲突的满
月成因理论吗?


◆上半月月追日越追越远、下半月日追月越追越近的情况表示,月亮绕地盘旋
的速度小于太阳绕地盘旋的速度。这就意味着,如果月亮由太阳照亮,任一地
点的满月与太阳互照奇观消失后,日地月逐渐进入太阳→地球→月亮成三点一
线状态,太阳照亮月亮的面积将越来起小、直至全黑,即月食面积越来越大,
直至全食,进而进入月亮越来越大的状态。但是,“时逢望日便团圆”的满月
都通宵达旦,除非局部地区遇到短暂的月食。此情表示,太阳→地球→月亮成
三点一线状态不影响“时逢望日便团圆”的满月通宵达旦的团圆,月亮与日照
无关。因偶而出现的月食属于月照区的局部短暂现象,故知,月食与太阳→地
球→月亮三点一线无关。请问天文学家,本段推理是否合理。


◆视距越大、视象越小的视觉规律——近大远小的的视觉规律是古老的常识,
因此,近大远小的的视觉规律不仅在人类掌握了绘画艺术时起就成了绘画艺术
中的透视规律之一,还成了科学界默认的视觉规律。近大远小的的视觉规律不
仅为科学界默认,还被光学家以凸透镜成像原理解释之。然而,近大远小的的
视觉规律不是规律,因为眼睛又可时刻给出近小远大的视觉,近小远大的视觉
对象就是太阳和满月:因为太阳和满月的视象在地平线上最大,在中天最小,
太阳和满月升至中天的过程是视象越来越小的过程,从中天西落的过程是视象
越来越大的过程,太阳在地平线最大、在中天最小的情况早在战国时代就由列
子告诉在《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
盂”。然而,在地平线上最大的太阳、其视距也最大,在中天最小的太阳,其
视距也最小:若太阳和满月在卡门线上,卡门线高度以80公里计,太阳和满
月在地平线上的视距便为80公里+视者所在的纬环半径;若视者在南北回归
线上,南北回归线的纬环半径=赤道半径×COS回归线度数=6378公里
×COS23°26′=5851公里,回归线上的居民看地平线上的太阳和
满月的视距就是5931公里,他们看地平线上的满月和春分→秋分期间的东
升太阳的视距比看中天时的满月和太阳的视距远了5851公里。只因人眼看
太阳和满月的视觉是近小远大,完全与人眼看其它万物的视觉相反,故在小儿
以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看太阳时,就会在说了“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之后,得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两小
儿辩日》)的反问式论断。无疑,近大远小的的视觉规律是符合物理的视觉规
律,看太阳和满月的近小远大视觉规律违反物理的视觉规律。但人眼在太阳或
满月和其它万物之间反复扫视过程中反复给出与视觉对象相应的近小远大视觉
和近大远小视觉而无异样感觉的情况说明,人眼是兼容近小远大视觉规律和近
大远小视觉规律的神眼,目标视象的大小与物距无关,只与神奇的人眼相关,
人眼视觉不能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解释,光学界对人眼成像机制的研究等于零。
这些情况至今未被科学界发现的情况,又说明科学界无力找到人眼成像机制。
科学家们,有异议吗?


◆人眼的神奇不只表现在看太阳和满月体现出的近小远大视觉规律,还有很多
表现,如看同一个目标,有人见到鬼,有人见不到鬼;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西施眼里出英雄”;如凝视光源和强光源的镜像(下面统称光源)时,既看到
射向眼睛的喇叭状散射出的光线又看到环绕光源的无数密集的光环,射向眼睛
喇叭状光线是分布不均、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光线和光束;但一眨眼或皱
眉,分布不均、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光线和光束就发生转动,有的光线和光
束变成弧形;对光源眨左眼的光线和光束转向和眨右眼的光线和光束转向相
反;眼眨的越小,光线和光束就越长。“看同一个目标,有人见到鬼,有人见
不到鬼”的情况说明:鬼生于眼,眼能生鬼。“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眼里出
英雄”的情况说明:是眼睛给对象迭加了西施或英雄的光环。凝视光源见到的
分布不均、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光线和光束说明,光线和光束不是光源辐射
物而是眼现物,因为辐射必须象辐条一样均匀地向四周射出;对光源眨眼或皱
眉所见的情况、对光源眨左眼和眨右眼所见的情况、眼眨程度不同所见的情况
则共同说明:光线、光束的长短、粗细、方向、曲度随眼动而变,随眼动而变
长短、粗细、方向、曲度的光线、光束不是客观存在,因为客观存在不会随眼
动而改变长短、粗细、方向、曲度。因此,光线、光束、光环都是眼现物。光
线、光束、光环不是客观存在而是眼现物的真相告诉:一,光线不是光源辐射
的光,二,光线不是光传播方向的直线,三,光线既不是客观存在,光速便不
存在,四,无视凝视光源时看到的光环和呈喇叭状散射的光线、光束的分布不
均、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情况,无视对光源眨眼或皱眉时分布不均、长短不
一、粗细不一的光线和光束就发生转动和有的光线和光束变成弧形的情况,无
视对光源眨左右眼时光线和光束转向相反的情况,无视眼眨的越小,光线和光
束就越长的情况,而只研究笔直光线的研究是挂一漏万的研究,且不是对客观
存在的科研,光学家对光线、光速的研究等于零。光学家们,你们看光源的视
觉与众不同吗?若你们看光源的视觉与众相同,对本段论证有何异议?


◆白天在地道外看不见漆黑地道内的状况,哪怕用望远镜,因而,宇航员在漆
黑太空看不到的月球没理由在地上用天文望远镜看到。但是,伽利略用他自造
的天文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的地貌、还用已经过世的名人给月球
上的地貌命名、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的史实告诉,人类一用天文望远镜望月亮
就望到月球正面,好象天文望远镜具有透视月亮和漆黑太空的神力。请光学家
告诉,为什么人类一用天文望远镜望月亮就只见月球不见月亮?难道天文望远
镜真有透视月亮和漆黑太空的神力?


◆大量月球照片由天文照相机拍摄的事实说明,天文照相机也具有透视月亮和
漆黑太空的透视力,而天文照相机由天文望远镜+照相机构成,请光学家告
诉,是天文望远镜具有透视月亮和漆黑太空的透视力呢还是照相机具有透视月
亮和漆黑太空的透视力呢?抑或是天文望远镜+照相机的组合必定产生透视月
亮和漆黑太空的透视力呢?为什么?


◆局部地区白天如黑夜的气象,民间曰失日,民国前的官方曰昼昏、昼晦、昼
暝。昼昏在2000年前很罕见,如《新唐史》载有昼昏5次,《宋史》载有
昼昏15次,《元史》载昼昏6次,《明史》载昼昏31次,《清史稿》载昼
昏158次,但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的昼昏频率特高,据粗糙的网络搜
索,2007年3月29日至2008年8月2日,中国大陆出现的昼昏至少
有90次(见中国大陆失日空前高频:16个月来至少失日90次》),其
中,昼昏时间最特殊和昼昏时长最长的昼昏是发生于2007年10月18日
早晨的丹东昼昏——时长达两个多小时,延长天亮时间两个多小时,证据可见
鸭绿江晚报《那2个小时,白昼如黑夜》,和白马王子1983的帖子《辽宁
丹东,白天的黑夜》。昼昏大部分出现在暴风雨天气中,微量出现在重雾、沙
尘暴天气中。乌云遮得了太阳却遮不住阳光,雨水是白色的,重雾是白色的,
沙尘暴也遮不住阳光,绝大多数暴风雨天气、重雾天气、沙尘暴天气都没出现
白天如黑夜的气象。可见,气象要素不是昼昏的成因,气象学家以气象要素的
变化解释昼昏的成因没道理。除了气象要素,充满局部地区昼昏空间的主体是
大气,故大气微粒是制造昼昏的最大嫌疑犯,因而,大气微粒既是制造昼昏的
最大嫌疑犯又是发明白天的最大嫌疑犯。气象学家们,是不是啊?


◆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于2008年12月20日报道的《组图:西藏拉萨上
空出现日晕奇观》是篇严重缺乏新闻要素的图文合一新闻,因为,它没报道日
晕奇观出现的时刻和持续的时长,而日晕奇观是自然景观,报道自然景观的新
闻没理由严重缺乏新闻要素,报道自然景观又严重缺乏新闻要素的新闻既没理
由出自新华社记者的笔下,也没理由通过新华社编辑部的审查,而公开表示“
每天的工作就是以最先进的摄影设备,用最美丽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个古老民族
的悠久文化和她发展的新故事”的普布扎西在2007年9月11日报道的《
拉萨上空出现日晕奇观》,却有“9月10日,市民手持转经筒在拉萨街头行
走。当日中午12时左右,拉萨上空出现日晕奇观,太阳周围有一道美丽的光
环,并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引得路上行人纷纷驻足观望”。这就表示,《组
图:西藏拉萨上空出现日晕奇观》藏有普布扎西不敢言明的玄机。不错,在该
报道的三张照片中,只在有倒车镜的那张照片标示着“这是透过变色镜片拍摄
的日晕”,这就暗示另两张照片没用变色镜片,它到底是不是日晕奇观,读者
可通过细读照片自辨。没用变色镜片拍摄的“日晕”奇观的两张照片是:




上列的两张照片告诉:一,照片中的日晕不象日晕,因为,网上众多的日晕照
片显示的日晕特征是以日为圆心、以N个太阳光盘视直径的长度为半径画成的
光环,而《组图:西藏拉萨上空出现日晕奇观》中的光环很小,光环与太阳的
间隔小于太阳光盘视半径。二,太阳不高,不是早晨七八点钟的朝阳就是下午
四五点钟的夕阳,太阳照耀下的天地只在镜头对着太阳的方向上有弱光,阳光
弱到镜头前的落叶树木都成了过火的黑乎乎树木,此情告诉,当时的拉萨发生
了神奇的昼昏,神奇在它形成于日照下,昏到只在对着太阳的方向上有弱光。
故推定,这是日照下的昼昏景象,拉萨在2008年12月20日发生了前所
未有的昼昏,旨在表明太阳不阳——没有辐射光线,充满昼昏空间的大气微粒
就是昼昏和白天的作者,所有昼昏都是昼昏地区的大气微粒不发光或发弱光的
作品。只因当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拉萨3.14事件,若用“日照下的白天如
黑夜”报道前所未有的拉萨昼昏景象,就可能因影射拉萨政治而成不了新华社
新闻。


现请光学家向普布扎西和拉萨居民调查,2008年12月20日的“日晕奇
观”究竟是日晕还是日照下的昼昏。若是昼昏,请解释为什么拉萨昼昏会形成
于日照之下,太阳是不是没有照亮天地的能力,太阳是不是没有辐射光线的光
盘。若是日晕,请解释为什么日晕期间会出现昼昏般的昏天黑地。


◆“天包地如卵里黄”是宇航员在太空透视大气圈和地球的形象,又是“浑天
如鸡子……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张衡浑仪注》)的提炼,但生活在东
汉的张衡不是宇航员,请问天文学家,张衡凭什么知道“浑天如鸡子……天之
包地,犹壳之裹黄”的?


◆爬山体验告诉,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地质辞典(一)》【对流层】告
诉: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几乎直线地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温度降
低0.6℃,称为大气降温率或气温直减率”;但科学界更新的大气降温率是
每升高一公里,气温就降低6.5℃。以最新的大气降温率估算,对流层顶部
气温应在零下80℃(暖季)以下~零下100℃(寒季)以下。常识告诉,
热源、距离、气温的三者关系是离热源越源、气温越低,对流层顶部零下80
℃(暖季)以下~零下100℃(寒季)以下的气温表示太阳的热辐射线通过
对流层顶部时的热度也在零下80℃(暖季)以下~零下100℃(寒季)以
下,零下80℃(暖季)以下~零下100℃(寒季)以下的太阳热辐射线的
热度只能在传向地表的过程中被对流层的大气微粒吸收而越来越低,太阳根本
不可能是地表气温的热源,但《辞海》理科下的【太阳】却说“太阳是地球上
光和热的主要来源”。请问热力学家、气象学家、大气学家,太阳是如何成为
地表气温温源的?又是如何在对流层形成大气降温率的?如果在对流层顶部已
处于零下80℃(暖季)以下~零下100℃(寒季)以下的太阳热辐射线无
法形成大气降温率,谁是大气降温率的作者呢?谁是气温的作者呢?


◆科学家告诉:温室效应的温源是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温室效应。但大气降
温率告诉,太阳不可能是加热地表气温的温源,因而不存在温室效应、温室气
体。因温室效应理论导致二氧化碳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变热的罪魁恶首,许多国
家出台了以减排二氧化碳为主的减排温室气体的政策和二氧化碳排放权买卖,
无端增加了这些国家人民的税赋。解铃还须系铃人,请主张温室效应、温室气
体的科学家尽快站出来说明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虚无性。


◆大气圈是包围地球外面的一层大气,是大气微粒受地球重力作用按重沉轻浮
规律沉积在地表以外的一层大气。因此,大气圈又是地球重力吸引大气微粒的
重力场,大气圈边界是地球重力场的边界,大气圈的大气微粒都是自由落体,
按比重大小紧密堆积的自由落体,即使在卡门线附近,大气微粒也是紧密堆积
的,不存在海拔越高、大气微粒就越稀疏的情况,但《地质辞典(一)·大气
层》却曰:大气“密度和压力随高度增高而趋于稀薄和降低”,而稀薄是指比
普通的、正常的或平均的数目或密度小的。请大气学家解释,大气密度随高度
增高而趋于稀薄的说法是否与大气圈中的大气微粒都是自由落体的情况冲突?


◆科学家告诉:臭氧层空洞是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是固定在地
表上空让太阳紫外线长驱直入的天窗,故有以地名命名的南极臭氧层空洞、北
极臭氧层空洞、青藏高原臭氧层空洞。然而,臭氧层和臭氧层空洞根本没理由
存在。因为,一,臭氧的分子量比氧气的分子量大,臭氧分子比氧气分子重,
而臭氧分子的比重应和氧气相同,应和氧气一样沉积在地表;氧气密度随海拔
升高而降低,臭氧没理由会上升到平流层中间;即使有臭氧升到平流层,也必
在重力作用下而立即下沉到地表;二,臭氧是强氧化剂,化学性质很不稳定,
在常温下即可分解为氧气,故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臭氧会在大气中迅速氧
化,因而没机会升到平流层。三,即使平流层夹着厚约15公里的臭氧层、臭
氧浓度因某种原因大幅降低,也没理由形成固定的臭氧层空洞,因为,平流层
是大气微粒时刻在作平流为主的大气层,大气微粒既在平流层中作平流为主的
运动,就没机会形成臭氧层空洞;即使形成了臭氧层空洞,也没理由成为南极
的同步“卫星”、北极的同步“卫星”、青藏高原的同步“卫星”而分别固定
在南极上空、北极上空、青藏高原上空。以上论证说明,臭氧层空洞是科学家
集体的虚构,虚构“臭氧层空洞”的科学家集体应对本段论证作出支持的表态
或作出反驳的论证。


◆卡门线是大气圈与太空的分界线。卡门线高度在赤道上空80公里、在两极
上空约50公里的真相告诉,高度在90公里—500公里的热层、热层以外
的外大气层、高度在80公里—1000公里的电离层均不存在。因电离层原
被科学界认定为起着折射无线广播短波给世界各地收音机的作用,而高度在8
0公里——1000公里的电离层根本不存在。这样,无线电专家就有义务告
诉大众:无线广播短波经由什么介质折射给世界各地收音机的?


◆虽然雾既有“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春雾晴,夏雾雨,秋
雾晒草皮,冬雾旱到庄稼死”、“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茫茫晒死鬼”、“春
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的预报天气作用,又有掩护草船借箭的
军事用途,还有降低视野、引起交通事故的危害,但雾的成因却和雾的神出鬼
没一样令人莫明其妙而令人如坐五野雾中,如《辞海·理科上·雾》曰:雾是
“近地气层中的天气现象。由大量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构成”。下雨即下水
滴、下雹即下冰晶的情况告诉,水滴和冰晶的比重大于大气微粒,何况一滴水
约含6.7万亿亿个水分子(见《一滴水含多少水分子?》),小水滴在比重
和体重方面都远大于大气微粒。这就表示,成雾的小水滴或冰晶没理由悬浮在
大气中,小水滴或冰晶一在大气中形成就得成为落地的自由落体。请问气象学
家,成雾的小水滴或冰晶为什么不会成为自由落体,为何在研究雾的成因时无
视时刻存在的地球重力对成雾的小水滴或冰晶的吸引?


◆虽然《辞海·理科上·雾》没说成雾的小水滴或冰晶从哪来,但科学界的“
水循环”概念告诉,成雾的冰晶由小水滴冷却而成,小水滴源于地表水蒸发和
植物蒸腾的水蒸汽升天凝集而成。水汽是汽态的水、微分的水——水汽即水的
微粒,微粒的水。下雨即下水的情况也告诉水的比重大于大气,因此,升腾中
的水汽必在其升腾力小于水汽自身的重力时就得成为落地的自由落体,蒸发蒸
腾出的水汽没有蒸蒸日上聚集成雾的动力。请问气象学家,蒸发蒸腾出的水汽
凭什么力升天成雾。


◆《辞海·理科上·云》曰:云是“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或(和)冰晶组成
的可见聚合体,主要由水汽在空气中冷却凝结所致”。但是,一,水汽是空中
的自由落体,没理由大量上升到成云高度成为成云原料,二,水滴和冰晶无法
结合为一体和风吹云散的事实共同说明,云只能是水滴或(和)冰晶的松散聚
合体。云既是水滴或(和)冰晶的松散聚合体,水滴、冰晶就是空中的自由落
体,就没机会悬浮着聚合成云;而云在各种风速中飞行的情况说明,云又不可
能是水滴或(和)冰晶的松散聚合体;三,《辞海·理科上·云》虽没说成云
的大量水滴或(和)冰晶从哪来,但科学界的“水循环”概念告诉,成云的冰
晶由小水滴冷却而成,大量的水滴源于地表水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水蒸汽升天凝
集而成,但升腾中的水汽在其升腾力小于水汽自身的重力时就得成为落地的自
由落体,故蒸发蒸腾出的水汽没有蒸蒸日上去云霄的动力;四,南北半球季节
相反、旱季相同,旱季长近半年,旱季是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季节,但在长近
半年的旱季中,天空并没增云。天空在长近半年的旱季中没增云的情况说明,
地表蒸发蒸腾的水汽没有蒸蒸日上去云霄。以上四个证据都证明云不是“悬浮
在空中由大量水滴或(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云是气象学家把不可思
议的雾当作符合物理规律的自然现象、再拔高雾的悬浮高度而成,弄错云成因
的起因是没弄清雾的成因。气象学家们,是这样吗?


◆《辞海·理科上·雨》曰:雨是“云中降落的液体水滴。主要由云中冰晶或
雪粒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下降融
化而成,也有由液体水滴直接增大下降而成的”,此定义告诉:云是雨母。不
过,云若是雨母,满天的云也下不了几天雨,但全球雨季却长逾半年,在长逾
半年的雨季中蒸发蒸腾的水汽又没法蒸蒸日上去云霄。这就表示,云非雨母。
《甘肃永登县朗朗晴空突发山洪》的新闻也报告:雨与云无关,云非雨母,雨
非云化。


雨非云化的真相告诉,雹雪也非云化。但化雨简单,化雹化雪是复杂的技术工
程,因为,一,雹是特殊的冰球、冰块——是雹胚——冰胚被裹了多层冰壳的
冰球、冰块,要形成有包裹雹胚的多层冰壳的雹需要一段结晶时间;雹多是暴
雨夹带物,而雨和雹的形成气温各异,形成气温各异的雨和雹同时落下的情况
又说明雨和雹形成于相同的气温条件,这就令人不可思议。二,降雪不择季
节,雪既可降于寒冬也可降于盛夏,如网上搜索可见,在通常没理由下雪的时
空也会遇到四月飞雪、五月飞雪、六月飞雪、七月飞雪、八月飞雪、九月飞
雪,最不可议的飞雪是六月飞雪,但有《北京一周内两飘“六月雪”》新闻,
而显微观察和显微照相告诉:每朵雪花都是一幅独特、复杂、精美的六角形图
案花纹(见《世上没有两朵相同的雪花》)。要结出每朵雪花都是一幅独特、
复杂、精美的六角形图案花纹需要一段时间,人类至今造不出自然雪花的事实
说明,结出每朵雪花都是一幅独特、复杂、精美的六角形图案花纹需要高超的
结晶技术。人类至今造不出自然雪花的证据是:传统的人工造雪机造出的雪是
是粉碎成粉末的片冰和小水滴凝结成的冰晶,没有雪花图案;新的人工造雪法
是在人工造雪机中掺死细菌而曰“细菌造雪”,但报告“细菌造雪”的网文虽
有“细菌将水分以一种相当规则的方式组合,包围细菌的小水滴结冰时几乎完
全仿照冰体的自然晶体结构”的推论,却无掺死细菌造的每粒雪具有独特、复
杂、精美的六角形图案花纹的图文。再说,科学家发现能造雪的细菌是是“假
单胞菌”,有限的“假单胞菌”菌种不足以形成六角形图案花纹各异的雪花。
事实上,科学家“现在还不清楚主要是那种细菌造成了降雪”(互动百科·细
菌造雪)。不知那种细菌造成降雪与“假单胞菌”能造雪的发现矛盾。以上三
个证据只能说明“细菌造雪”造不出自然雪。


既然雨雹雪均非云化,化雹化雪又是复杂而高超的技术工程,那么,生雨雹雪
的水从哪来呢?成雨成雹成雪的海拔多高呢?造雨造雹造雪的工程师是谁呢?
如果雨雪是自然物,又为何可在久旱不雨、冬旱无雪的情况下通过祈雨祈雪仪
式得之呢?雨雹雪的作者会不会是“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道德经》)的
无道呢?是不是“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的无道在低空的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呢?气象学家为什么没有想过上述情况和问题?


◆“潮之涨退,海非増减”(宋代余靖《海潮图序》)告诉:潮涨潮退的原因
不是海水量的增减,故“潮之涨退,海非増减”又告诉:长期的潮涨潮退没影
响海水量的增减,海水量长期没增减便表示平均海平面不变。平均海平面即零
海拔,全球各地长期使用海拔表示地面超出海平面的高度——表示地面绝对高
度的情况表示,全球各地的平均海平面不变,全球各地的平均海平面不变表示
全球各地的海平面不受季节影响。海非无底,海平面没理由不在长逾半年的雨
季中升高,也没理由不在长近半年的旱季中下降,请海洋科学家解释,为什么
海平面不会在长逾半年的雨季中升高?雨季中超出蒸发量的降雨量哪去了?为
什么海平面不会在长近半年的旱季中下降?旱季中大于降雨量的蒸发量哪去
了?


◆地球四大洋实为一个地中海——地球中的一个海洋,因此,这个“地中海”
没理由不端平一碗水。但是,太平洋的海平面比大西洋的海平面高20厘米,
表现在巴拿马运河的东西两端(维基百科·海平面),许多文章则称太平洋海
平面比大西洋海平面高24厘米。请海洋科学家告诉,太平洋海平面为什么比
大西洋海平面高20厘米或24厘米,“地中海”为什么端不平一“碗”水。


◆科学界宣称,火箭是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
哈勃空间望远镜、月球卫星、登月飞船、深空探测器的动力,但科学界给出的
火箭动力机制却令人莫明其妙,如《百度·火箭》曰:“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
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向后高速喷出
的热气流在何处冲击何物产生反作用力不得而知;《维基百科·火箭》曰:“
火箭推力的获得,乃由高速喷出物反作用而生成”——高速喷出物作用于何处
何物不得而知;《金山词霸》曰,“火箭是由装有易燃混合物的壳体组成的装
置,燃烧生成的气体向后排出,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把它发射到空中”——向后
排出的燃烧生成的气体在何处冲击何物产生反作用力不得而知。


虽然上述三种说法都没说明从火箭屁股高速喷出的高温气流——火箭屁在何处
冲击何物而产生反作用力——火箭动力,但已说明火箭屁冲击的对象在火箭屁
股后面,即火箭屁的冲击对象是火箭发射时的火箭底座和火箭升空后的大气。
但是,太空没有大气,在没大气的太空,火箭屁无法产生反作用力。故不难认
定,太空中的火箭动力即未知的神力。


但是,许多学问人说,火箭的反作用力不是生于火箭屁对火箭底座和火箭升空
后对空中大气的冲击,而是生于

自由落体的深呼吸2012-04-29 18:24:30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勤快的猫2012-04-29 18:38:50
哎。回来了?
笑比哭好2012-04-29 18:57:38
我帮你贴~
自由落体的深呼吸2012-04-30 02:02:18
木~~~回四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