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mmel2014-06-14 04:37:16
英国心血管疾病基金会的专家认为,马拉松长跑之类的耐力性运动,反而会令心脏更容易出问题。
该基金会的专家小组以白老鼠为实验对象,发现长时间不停的运动会令产生心搏的心肌部分发生变化。
这有可能可以解释为何运动员的心搏率比一般人为低,而且发生心律不齐(心律不整)的可能性也超过常人。
马拉松长跑、铁人赛等耐力性比赛的运动员一般来讲,体格都比较健壮。
不过,虽然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不高,他们出现心律不齐(心律不整)之类的毛病,尤其是在老年的时候,却比别人机会稍大。
专家们怀疑原因是马拉松长跑之类的耐力性运动所作的训练会令心搏率变慢。
一般成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60次至100次,但是马拉松长跑之类运动员的心跳每分钟平均只有30次,而在夜间,他们的心跳次数甚至更少,每次心跳之间有相当长的间隔。
人类心脏的搏动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经由心肌细胞内的自律细胞产生。
一般看法认为,运动员心搏率较低的原因是自主神经使用过度,但是马车斯特大学的波耶特教授表示,这次实验的结果显示也许不是如此。
他说,很可能是心脏的自律心肌细胞对长期训练所作出的一种反应。
波耶特的研究团队从白老鼠的身上发现,持久的运动导致一种对心肌自律细胞极为重要、叫做HCN4的酶产生量减少,因此使得心搏率也变低。
不过波耶特也说,虽然持久的运动可能会伤害心脏,但是做运动绝对是利大于弊。
心血管疾病基金会的皮尔森教授则说,在白老鼠身上的实验,看起来似乎是说运动员到老的时候,心脏很可能因为长期运动而出毛病,但是“在我们能够作出这样结论之前,还得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BBC
圈外闲人2014-06-14 22:53:07
心脏。。。多么重要的东西!
ERommel2014-06-15 15:11:22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