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不达米亚2014-10-24 03:09:37

“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任的时代,那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奔天堂,我们都将直奔地狱……”。当年狄更斯曾如此描画巴黎民众觉醒时的法国大革命时代。如今,当不满的人群不断走上街头走向抗争之时,世界也便如此轻易地跌入街头政治的深渊。在一个民主法治的时代,世界各国政权维稳技术再如何进步,街头抗争都从来没有以这样的成本低廉的形式广泛地爆发过。



香港占中

就在香港占中持续高烧不退的时候,据说伦敦也闹起来了。从18日起,英国各大城市先后出现了大规模罢工游行,数以万计的英国人涌上街头抗议削减工资。更有200名左右示威者在英国议会广场集会,发起“占领伦敦”运动。说实在的,对此,笔者丝毫不感到惊讶,毕竟香港曾在英王的殖民统治下度过了一个半世纪。此厢咳嗽,彼方感冒,闹个传染生个感冒,实在是太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了,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而言。

示威者还甚至还特意象征性地经过大名鼎鼎的海德公园(人们举行各种政治集会和其他群众活动的场所,有著名的“演讲者之角”Speakers' Corner)。“不幸”的是,像其他许多国家的当局一样或者甚至更快,仅仅在隔了一天便遭遇清场。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1日,英国伦敦,“占领伦敦”活动的示威者在议会广场上遭警方清场。警方称,已清除广场上的帐篷,并逮捕了15名示威者。实际上,据说卡梅伦的清场命令是在20日便执行的,也就是说在此次运动刚开时,卡梅伦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扼杀了。一如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2014年的弗格森小镇抗议所遭遇的镇压。但是相比较而言,占领伦敦要相对来说温和得多,而且他们的确有更明确、更简单、更直接的诉求,那就是告诉卡梅伦,他们无法容忍工资的降低,要求政府必须就此进行改革,所以更轻易获得人们的同情。

那么,一个讽刺出现了,还记得卡梅伦当时在占中问题上说的什么吗?“占领中环”持续三周后的15日,卡梅伦首度开腔,在接受英国议会接受议员提问时表示,香港民众能享受《中英联合声明》中规定的自由和权利是很重要的。“民主包含真正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中英联合声明保障了港人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旅行自由和罢工自由等。”“这些自由都是重要的,联合声明对此予以保证。而英国也应该要站出来维护这些自由。”那么,卡梅伦是否给予了伦敦民众这样的机会呢?港府的清场是否同样的能否获得伦敦的谅解与支持呢?想必很难。人们当然可以质疑甚至反讽,刚刚在香港占中问题上指手画脚的英国当局,或者干脆仅仅对那些英国民众抱以同情冷眼旁观结局。不过,我们的焦点不在于此,而是,更发人深省的当街头政治真的犹如一场瘟疫时不时地复苏的时候,它的意义是否会被“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