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渝2019-02-02 00:42:34

戒烟药的发明与慈禧改药方

1,先祖安道公王履   

    24代祖先,王履字安道(1332-1416),祖籍河北邯郸移居昆山,明初医学家、画家、诗人。学医于朱丹溪。《古今医统》称王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王氏之学于医学理论颇有造诣,其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着有《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医韵统》等。王履是明代朱王府御医。 

    在中国历史上医学高峰,就是金元时期的朱丹溪,刘河间,张子河,李东垣。这四大医学家在中国开辟了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的先柯。其中:朱丹溪-滋补派;刘河间-主火派;著名方剂就是防风通生圣散,治疗人体内外热,治疗皮肤病非常有效。
    日本汉方医曾在用此方制作常有效,流行世界,发了大財。目前很多药的美容减肥配方都是以防风通圣为基础。 李东垣-补土派, 他认为万病都是因为脾胃弱,最著名的方子归脾汤;张子河-汗吐下派。他认为人里面有毒,应该用发汗,呕吐,排泄来治疗,将身体里面的毒排除即可。 
    王履是承朱丹溪的滋补派,主张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滋养身体,驱除万病。他是朱王府良医正,曾给朱元璋,马皇后,大将徐达都看过病。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为夺皇位,兄弟手足相残,朱王府也殃及池鱼。王履随携医书秘方夜遁,自此隐居华山。

    王履不仅是著名医学家,还是著名书画家。他的医学著作《医学朔回集》。至今仍是中医大学里教科书。他的流传千古的佳作《华山图》,作为国宝存于故宫,他的绘画理论在艺术界至今奉为圭臬。他也是一位诗人,在《华山图》中有一百首诗。他还是一位武术家,70岁时仍行走登山如飞。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而王履认为医学是治病救人,要远离政治,故留下祖训,《不为良相,只为良医》。先王履,又称安道公,隐居于山间城乡之间,带领他的子孙在民间治病救人,都是我的先人。但因年代久远加之文革期间明代老家谱被烧毁,故只能从清代家谱叙之。

 

2,六世祖王凝机(1699-1786)清康熙38年生,生逢康熙盛世,继承家学,深谙医道,精内、外、妇、儿诸科和养生延年之学,通诗赋,擅书法,享誉北方。清康熙年间。有位格格得了急症,快死了,征求民间名医。王凝机后奉昭进京,治好了格格的病,入康熙朝太医院,供职10年,深得康熙赏识。被任太医院太医。缢封王文正公。,祖籍河北玉田县。

3,五世祖王济元(1718-1798)康熙57年生,自幼随父读书,习医继承家学,深谙医道,精内、外、妇、儿诸科和养生延年之学,通诗赋,擅书法,享誉华北,入乾隆朝太医院,供职10年,深得乾隆赏识。成名于道光年间,医术超群,医风淳朴,任太医院太医。,祖籍河北玉田县。

4,四世祖王勋恩号清源,王济元生有二子,长子王勋恩,次子王勋臣,都是自幼苦读医书,医术高超,其中勋恩,好诗词歌赋,留任太医院太医。

    四世祖王勋臣号清任,王勋臣字清任。(1768~1831)生于乾隆33年,逝于道光11年。又名全任,祖籍河北玉田县。王清任自幼习武,曾为武庠生千总衔,20岁弃武习医;30多岁时,到北京设立医馆 “知一堂”,为京师名医,善用黄芪。他医病不为前人所困,用药独到,治愈不少疑难病症。

    三世祖王和号天水 勋恩子王和号天水。深谙医道,熟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精内、外、妇、儿诸科和养生延年之学,通诗赋,擅书法,佛道双修。道号:天水道人

    咸丰年间,国家出现了很多的动乱。鸦片烟在国内很普遍,毒害人民。很多官宦和民间的有钱人,给鸦片烟起名叫福寿膏,上瘾,耗费国家巨资购买。国家经济接近崩溃。皇上很着急,令太医院想一个方子,来戒烟瘾。这是一种新东西,谁也没有经验,文正宫就发愁,每个人都在抽烟。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查遍秘方,杳无音讯。苦思不得其解,失眠啊。有一天突然,他在中午的时候,很疲倦,总是在研究嘛,突然迷迷糊糊睡着了,突然就觉得眼前出现一位白发老人,一看面孔,像是他爷爷的面孔。他说,你干什么呢,为什么大白天的睡觉呢。他说,太累了,国家受害,找不出秘方。老头听了很生气,用大眼袋锅敲他脑袋,说,你怎么这么笨啊。咱们祖传的办法就能治啊。于是拿烟袋锅的口敲他的脑袋,他用手摸脑袋上的烟灰的时候,老人就不见了。他瞬时就醒了。

    王和学富五车,是有高智慧的名医。他开始思考,这个梦是什么意思啊。用手摸脑袋的时候,瞬时间就明白了,爷爷用烟灰磕在自己脑袋上,烟灰会不会有用呢。鸦片烧过了是,去其味,取其性。有引药入经络之作用。补肾的药有壮骨的作用,如人参,黄芪,鹿茸,海马等。有大烟瘾的人,不抽烟的时候觉得身体的骨头里面,有无数小虫在吃。百虫蚀骨。肾主骨。我家医法就是补肾。在药里面加入烟灰。所以不断试起。当时家里有管家,管家也抽了大烟,没想到管家吃了后,感觉身上有力气了,瘾也小多了。给他做成了药丸子,连续服了几次,就戒烟了。后来给一些亲王吃,慢慢大家都好了!后来他想要是能普遍造福多好啊。但是药材太贵了,穷人吃不起。于是决定公布药方,拯救了很多黎民百姓。他的方子就在清宫秘方里面。

    太医王和,号天水,缢封文肃公。师爷给光绪和同治都看过病。他是太医院的院判,是慈禧太后时期的。他的弟子叫做姚履和,号铁臣。他呢,在宫里,书法画画都很好。大臣有了功劳,最高奖赏,是慈禧太后写个字赏给功臣。慈禧太后的福寿字写的不好,她本宫里面的人都不认识字,学历不高。所以御医则为她宫里学历最高的。所以宫里很多都是我师爷他的代笔。八国联军期间,把圆明园都烧了。慈禧太后,反省自己,说要奋发学习,要把国家重新弄好。问太医姚铁臣该从何学起,我师爷说,应该从学习《枯树赋》开始,聪敏的慈禧太后居然背下来了,然后告诉所有的太监,我现在背下来了,你们也得给我都背下来。你想想,都没TMD学过习,一帮太监背不下来。背不下来就挨屁板子。太监大管家崔喜贵,也背不下来,同样挨屁板子。宫里怨声载道,大家打听说谁出的这个主意,打算陷害姚大夫。

有一次宫中秘密泄露出去,太监们诬陷说是姚太医泄漏出去,姚老被抓入宗人府关入死牢,因姚大夫是荣禄介绍。荣禄是慈禧太后的相好,也是京城九门提督。九门提督就找慈禧太后去了,说:这绝对是误会,绝对不可能。最后查出来,是崔喜贵传的,然后说你这是欺君之罪。然后上刑中,崔喜贵就招说是自己瞎说的,荣禄就命令将其乱棒打死了。然后姚铁臣就被放回来了,差点连累了老祖。后来就意识到要行事谨慎,别人给多少钱都不给介绍了,决定回归民间,不再在宫中呆着 了。

姚鉄臣经此一刼,萌生退意,决定不再在宫中呆着了,退休赋闲,在隆福寺街四合院的家里。和我家比邻而居。我小时侯经常去他家玩,他当时已经70多岁仍然鹤发童颜,给我讲了很多宫中的事。后来天津市委书记林铁得疑难病,在天津群医束手。他到北京找父亲王友虞将其治愈后,林铁力邀父亲去天津,父亲不愿离开北京,就介绍姚师爷,赴天津市委看病。天津市委书记林铁,亲自到北京找师傅爸爸。在天津待若上宾,一下子就开始坐汽车,住洋房。他的北京四合院则改为天津驻京办事处,他的女儿姚师姑是跟我父亲学李氏太极,在天津也成了一代宗师。

    话说有一年,翁同和两代帝师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工部尚书。那时候正在处理军机大事,突然不能上朝了,原来,腹泻不止啊,吃了很多药都不行,他说我一上朝面圣,一磕头,屎就飞出来了,这样对皇上不敬啊。当时就说,让王太医去啊,这是院判啊,相当于院长,然后王太医一看,都拉脱像了,本来挺胖的,都拉成皮包骨了。看了一下,原来是五更泄泻。然后加大了附子、干姜、肉桂。吃了几剂就好了。翁同和一高兴,就给王太医写了一副对联。这就是用祖宗的办法补肾。“舊闻草木皆仙药,厌见苜蓿堆青盘。”

    有一年慈禧太后,食不厌精,脍不厌谢。慈禧太后感觉胸闷,手麻。八国联军各种逼啊。找王太医看。慈禧太后自称名医,谁开的都不吃,让李莲英去本草纲目查每一味药。(20味药,给除去4、5个药)王太医说,老佛爷啊,您这病,他们为什么开了不管用,因为都是以活血化瘀为主,什么当归,紫丹参,这都是活血,没有助阳的药物。您这病因为,肥甘之味太多,所以体内生湿,再加上战乱惊驾,所以用药原则要温阳,血脉才能畅通。如光用活血化瘀 ,则身体越来越虚弱。微臣有个请求,我的药能不能就按照我写的吃。李莲英说:你不想活了啊,老佛爷的要是有什么意外你能担保么。根据老臣的经验,吃了必定管用,敢用人头担保。老佛爷说好,但是若有意外,则剁脑袋。经过几贴药物,手也不麻了,胸也不痛了,就都好了。后来老佛爷赏赐王太医一件黄马褂,然后升值为二品,(一般也就四品),相当于卫生部长级别。师傅妈妈的老祖是礼部尚书,是一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