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换肩2002021-11-23 14:52:55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赞  播梵音于禅话, 传大悲于有缘

第六节 耽源应真

  南阳慧忠禅师是六祖慧能门下最为杰出的弟子之一,而且又身为唐肃宗和唐代宗两朝的国师,身前可谓风光无限弟子众多。可是,在禅宗的典籍中,他的弟子只有耽源应真禅师一人有语录机缘传了下来。
  可即使是耽源应真,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对于他的了解依然不多,他的很多相关资料,特别是个人履历,我们现在已经查无可查了。
  耽源应真禅师虽然个人履历很多人都不知道,可是他在南阳慧忠和马祖道一那里学习过,所以,他的一些求学经历以及和别的同学相互间勘辩的故事,却被相关档案记录了下来,致使现在的我们还能知道这位南阳慧忠禅师最为得意的嗣法弟子的一些个人情况。

  应真禅师早年曾在当时禅宗江湖的龙头老大马祖道一手中混过一段时间的江湖,后来,他闯荡到了京城,不知怎么的就和当时的国师南阳慧忠禅师搭上了线,并且成为了慧忠禅师的侍者。
  有一天,应真禅师提着一个篮子回到了方丈室。慧忠禅师看见应真禅师提了一个篮子进来,于是问道:“应真啊,篮子里装的是啥啊?”
  应真禅师回答道:“师父,是青梅。”
  慧忠禅师道:“你拿来干什么啊?”
  应真禅师道:“我拿去供养佛。”
  对于一个高明的禅师而言,他是不会放过任何启发学生的机会的。
  于是慧忠禅师紧跟着问道:“青梅是青的,怎么可以拿去供养佛呢?”
  应真禅师道:“管他青的红的,只是表达我供养之心罢了。”
  这个回答看起来天衣无缝,可是慧忠禅师乃是当时禅宗江湖中最为顶尖的高手之一,天衣无缝,在他的眼里照样有“缝”。所以慧忠禅师又跟着道:“佛不受供养的啊。”
  既然佛不受供养,那你还供养个啥呢?
  应真禅师一听,愣了愣道:“我只有这个见解,师父又有什么高见啊?”
  慧忠禅师道:“我不供养佛。”
  应真禅师一听,瞪大了眼睛道:“师父怎么不供养佛啊?”这个天下,还有哪个出家的僧人不供养佛的呢?
  慧忠禅师笑着道:“我没有果子,你让我拿什么去供养呢?”
  看来,慧忠禅师一直在启示应真禅师,可惜应真禅师始终在用世俗的观念来应对慧忠的禅机,真是可惜了慧忠禅师的一番口水啊。不过,要怎样应对,才能不枉费慧忠禅师的一番心血呢?
  若是红尘洗梦,当慧忠禅师说没有果子的时候,立即把手中装有青梅的篮子塞在慧忠禅师的手中,然后转身走出方丈室。

  应真禅师就是这样在慧忠禅师的谆谆教导下,最终成为了南阳慧忠禅师手下最优秀的毕业生。
  此时的应真禅师,可谓意气风发。既在当时整个禅宗江湖的龙头老大马祖道一那里学习过,更在当时整个禅林辈分最高资格最老并且禅宗功夫同样登峰造极的南阳慧忠禅师那里拿到了毕业证书。而且,当应真禅师拿到毕业证书的那刻起,他就从马祖道一的学生,变成了马祖道一的师弟,因为马祖道一的师父南岳怀让和南阳慧忠是同门师兄弟。
  应真禅师拿到毕业证后,便离开了慧忠禅师,随即他便来到了江西拜访马祖道一。
  此时的应真禅师,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刚进禅门的学徒工了。他见到马祖道一后,立即在马祖面前走了一个圆相,然后在圆相中心作礼参拜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是掀起走江湖浪潮的两个龙头老大之一,对于这些禅客们行走江湖的惯用伎俩,马祖道一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于是,马祖道一问道:“你这个样子想作佛吗?”
  禅家所谓佛之一字吾不喜闻,所以应真禅师毫不犹豫的道:“我不玩这些捏目生花的把式。”看来,应真禅师实在是深得禅家三昧啊。
  对于应真禅师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马祖道一平静的道:“我不如你啊。”
  马祖道一真的不知道起心作佛是虚妄不实的吗?马祖道一真的不如应真禅师吗?
  须知,马祖这句话,既是杀人刀,更是活人剑。杀人刀者,禅宗所谓说似一物即不中,你明白无误的表达出来了,在明眼宗师面前,自然是要被呵斥的。活人剑者,如果你能立马醒悟,知道自己说得太直白了,知道马祖话中乃是泥中有刺,回过头来,方能使自己更上层楼。
  所以,后来北宋的雪窦重显禅师评唱道:“然猛虎不食其子,怎奈来言不丰。诸人要识耽源么,只是个藏身露影汉。”
  明末清初的牧云通门禅师也评唱道:“耽源作个圆相,佛固不欲作,怎奈早已捏目。马祖道吾不如汝,大似信其言而不观其行。虽然,马驹踏杀天下人,莫道不食其子。”
  如此,要替应真禅师下得怎样一句转语,才能避免被诸位禅师指三道四呢?
  红尘洗梦不揣冒昧,试着献上自己的下语供大家批评。
  当马祖道一道说“我不如你”的时候,立即回答道:“应真罪过。”随即转身而去。

  应真禅师从马祖方丈室出来,然后在山中散步经行,忽然看见马祖门下的头号弟子百丈怀海禅师在山道上拉着车行走。百丈怀海可是个强调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大禅师,所以,对于任何工作,他都要身体力行的。
  应真禅师迎了上去,问道:“车在这里,牛在什么处?”
  这是一个双关语啊,表面的意思是,你拉车干嘛不用牛来拉呢,那样多省力啊。而且既然牛车都在这里了,拉车的牛到哪儿去了呢?更深点的意思,就是到底是牛拉车还是你拉车,你是牛吗?最后的意思,就是车只是工具而已,“牛”才是最终出力的本体啊,也就是说“用”在这里,那个“体”在何处呢?
  百丈怀海作为马祖道一后,唯一可以比肩马祖的大禅师,自然明白对方的机关。
  于是,百丈怀海停下脚步,用手斫额。以此来表达体用一体、机用一如之意。
  应真禅师一看,也立即用手拭目,表达了对百丈怀海禅师的高度认可。

  马祖道一的优秀学生麻谷宝彻禅师看到应真禅师来了,也立马跑了过来,同行之间互相切磋一下,那是免不了的。
  麻谷宝彻问道:“十二面观音难道不是圣人吗?”
  应真禅师道:“十二面观音是圣人啊。”
  话音刚落,麻谷宝彻上前就是一巴掌。
  看来,麻谷宝彻是想用激烈的手段打掉应真禅师的凡圣之念啊。
  虽然挨了一巴掌,但是应真禅师却平静的道:“看来你还没有到我所领悟的境界啊。”
  十二面观音是圣人吗?没错,十二面观音确确实实是货真价实的圣人啊。

  离开江西后,应真禅师来到了吉州(今江西吉安市)耽源山,在这里,应真禅师在山上创建了一座寺院宝安寺,从此后,应真禅师便长期在宝安寺弘扬禅法,直至圆寂。
  每年的十二月九日,是南阳慧忠禅师去世的忌日。作为慧忠禅师最为得意的嗣法弟子,应真禅师自然会在这天设斋祭悼慧忠禅师的。
  在应真禅师的安排下,斋饭香案之类的都准备好了。旁边有僧人暗暗寻思道,应真禅师作为一个颇有知名度的禅师,怎么也玩这些东西啊。于是他上前问道:“师父准备了这么丰盛的斋饭,请问慧忠国师还来享用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具有杀伤力,因为你不论回答来还是不来,都不正确,都会被反驳的。你要是回答不来,既然不来,你劳民伤财的准备这么多斋饭干嘛呢?你要是回答说来,那么慧忠国师人在哪儿呢?谁又能看见呢?你能不能给大家指出来看看呢?
  这种相同类型的问题,在众多的禅宗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可以这样说,在往后的禅师们设斋祭拜自己的师父时,几乎都会有弟子站出来问这个问题,当然,不同的禅师,其回答也是大不一样的。
  自然,对于在慧忠禅师和马祖道一手下深造过的应真禅师来讲,这个问题同样难不倒他。
  应真禅师道:“有没有斋饭,岂是慧忠师父关心的?有没有人来祭拜,又岂是慧忠师父在意的?”
  僧人不解的道:“既然这样,那你设斋干嘛啊?”
  应真禅师平静的道:“不断世谛而已。”

  当然,应真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最大的贡献,也是在禅史上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他在早期培养了沩仰宗的祖师之一仰山慧寂禅师。
  这天,应真禅师正在方丈室里端坐着,门外来了一个背着小包裹的小沙弥,一看这个小沙弥就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的。
  小沙弥进来后,放下包裹,然后礼拜应真禅师。
  应真禅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从哪里来的呢?”
  小沙弥恭敬的道:“我叫慧寂,从南方来的。”
  应真禅师一听,不由得多看了慧寂两眼,因为他忽地想起师父慧忠禅师曾经对他讲过的话来。慧忠师父当时说道:“应真啊,我圆寂后三十年,有一个南方来的沙弥会把我的圆相发扬光大,希望你能把我传授与你的圆相好好的传给他,圆相到了他的手中,一定会大放异彩的,你千万不要使圆相这门禅宗绝技断绝了啊。”
  不过,慧忠师父圆寂都过去五十几年了,自己才第一次碰上有南方来的小沙弥啊。看来,师父悬记的小沙弥,应该就是眼前的这个人了。
  忽地,应真禅师发现慧寂左手缺了小指和无名指,于是问道:“慧寂啊,你的手怎么了?”
  慧寂回答道:“我离家准备出家为僧之时,自己断手二指,以此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原来如此,看来这个小沙弥出家意志异常坚定,更知能知恩图报,其意念和行为实在是非常人可比啊。自然,应真禅师毫不犹豫的就收下了慧寂禅师。
  慧寂禅师在来到耽源山之前,曾经到过百丈怀海高徒石霜性空禅师那里参学。
  有一天,有个僧人问性空禅师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性空禅师的回答可谓别具一格:“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凭借任何绳索工具而能够把这人弄出来,我就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僧人看来也是参过一些禅师,有点东西在身上,他马上道:“最近湖南的畅和尚开堂说法,也跟大家东说西说的。”
  不过,作为百丈怀海手下的高手,性空禅师对于这个僧人的回答极不满意,他马上回过头来对着侍候在身边的慧寂禅师道:“慧寂,马上把这个死人拽出去。”
  这个僧人不能领悟性空禅师的禅机,可是小小的慧寂同样不能领悟性空禅师的禅机啊,此时的他,还不是后来叱咤江湖打遍天下罕逢敌手的沩仰宗祖师仰山慧寂。
  现在碰上了慧忠国师的得意弟子,慧寂禅师忍不住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他问应真禅师道:“请问应真师父,要如何才能使这个井里的人出来啊?”
  应真禅师乃是过来人,自然明白其中的禅机,他马上呵斥道:“你这个笨蛋,哪个在井中呢?”
  慧寂禅师一听,不由得顿有所悟。
  不过,慧寂禅师虽有所悟,但是最后的那层纸还没有捅破,以至于对这个问题始终念念不忘。所以当他离开耽源山来到湖南沩山参学于灵祐禅师时,他又提出了这个问题来问灵祐禅师。
  灵祐禅师那可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先开宗立派的沩仰宗祖师,这种问题,自然是难不住他的。
  慧寂禅师问道:“师父,请问怎样才能使井中之人出来?”
  灵祐禅师马上对着慧寂喊道:“慧寂。”
  慧寂禅师赶紧应道:“在。”
  灵祐禅师道:“出来了。”
  慧寂禅师听后,不由得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这个问题的禅意了。但是,如果没有前面应真禅师的点拨,他也不会彻底领悟这个禅机。所以,慧寂禅师后来自己来到江西仰山当上主持开山授徒时,他常常跟自己的门人讲起上述故事,并且说道:“我在应真禅师处得名,在灵祐禅师处得地。”
  不过,慧寂禅师在应真禅师那里收获的最大成果,乃是历代祖师相传的九十七个圆相,这才是后来慧寂禅师纵横江湖叱咤风云的独门绝技。
  慧寂禅师在应真禅师那里学习了一段时间,应真禅师觉得慧寂禅师确实是个有坚定出家信念,而且悟性极高的难得人才。再加上又有慧忠师父的悬记,所以应真禅师决定把慧忠师父传给他的独门绝技——九十七个圆相,正式的传授给慧寂禅师。这个独门绝技,应真禅师别说传给哪个人,平时就是显露一下都是非常罕见的事。
  于是,应真禅师把慧寂禅师喊了过来,然后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来对慧寂道:“慧寂啊,我的师父南阳慧忠国师有九十七个圆相的独门绝技,这是前面的六代祖师递相传下来的。慧忠师父传给了我,并且说以后有个南方来的沙弥会把这九十七个圆相发扬光大,所以我现在把这九十七个圆相传给你,希望你能好好学习运用,并且要递相传承下去,不要让它在你手上断绝了。”
  说完后,应真禅师就把这本记载有九十七个圆相的小册子递给了慧寂禅师。
  慧寂禅师跪拜着接过了小册子,然后回自己房间去了。
  到了房间,慧寂禅师把这个小册子翻开看了一遍,马上就把这九十七个圆相记住了,而且这九十七个圆相所含的禅机及其运用方法也都明白了。看来,慧寂禅师的悟性那是非常高的啊。
  既然内容都清楚明白了,这个小册子也就没必要存在了。慧寂禅师随即一把火便把这个小册子烧得干干净净的。
  过了一段时间,应真禅师对慧寂禅师道:“慧寂啊,我上次给你的记载有九十七个圆相的小册子,你一定要秘密的保存好,不要轻易示人啊。”
  慧寂禅师道:“师父啊,那个小册子我拿回去看了一遍后,就一把火把它烧掉了。”
  “什么?”应真禅师一听,立即瞪大了眼睛:“这个圆相法门,那是我的独门绝技啊,当今禅宗江湖除了我之外,别的门派根本无人会得,而且其秘密也只有慧忠师父和历代祖师、诸大圣人才能洞悉,你怎么可以一把火把它烧了呢?”
  慧寂禅师道:“那个小册子,我翻看一遍,就知道它的意义了。我只要在往后晓得怎么运用它就行了,用不着执着那个小册子。”
  应真禅师道:“话虽如此,对于你来讲,这没什么,可是对于后人来讲,只怕他们会说你口说无凭,不能生起信心啊。”
  慧寂禅师道:“既然这样,我马上回去照原稿重新默写一本出来就是了,而且我也会把它好好保存下去的。”
  应真禅师笑着道:“这还差不多。”
  第二天,应真禅师来到法堂给大家上课。
  慧寂禅师看见应真禅师在主位上坐好了,便立马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你不是担心我不能把你的独门绝技发扬光大吗,那我就用这个独门绝技和你交流一下,看看我是不是真的领悟了圆相的奥秘。
  慧寂禅师面对应真禅师,用手画了一个○相,然后用双手托承着献给应真禅师,随后便叉着手站立在那儿。
  应真禅师一看,立即以两手相交作拳示之。这本来就是他的独门绝技,这些招数,应真禅师自然是信手拈来就用啊。
  看到师父接招了,慧寂禅师立即往前走了三步,然后对着应真禅师作出了女子拜见他人的动作。
  应真禅师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这个沙弥果真领悟了圆相的奥秘了啊。
  慧寂禅师看到应真禅师点头印可了,于是立马礼拜师父。既表示感谢师父的培养,也证明自己领悟了师父所教的东西。
  有一天,慧寂禅师正在溪边洗僧衣,应真禅师过来道:“正在这个时候怎么样呢?”
  慧寂禅师马上回答道:“正在这个时候你又向什么地方见呢?”
  应真禅师见慧寂禅师回答的滴水不漏,心里非常高兴,他知道这个小沙弥已经把自己的东西学得差不多了,自己恐怕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了。
  于是,慧寂禅师带着应真禅师所教的独门绝技,又来到了沩山参拜灵祐禅师,进而叱咤江湖纵横天下,成为了威震丛林的沩仰宗祖师之一。
  如果说慧寂禅师称霸江湖有十成功力的话,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灵祐禅师给了他六成,应真禅师给了他三成,还有一成来自于慧寂禅师参学过的别的那些老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