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inum Disc 1
Platinum Disc 2
David Bowie
摇滚变色龙大卫鲍威(DAVID BOWIE)80年代最受世界人争议的顶级人物,BEYOND就是因为当年酷爱DAVID BOWIE,他们才走上摇滚乐的跑道的。
原名 DAVID ROBERT JONES 的 DAVID BOWIE 绝对是 20 世纪的摇滚传奇之一,60 年代末期出道的大卫鲍伊被称为摇滚变色龙是其来有自,因为这位老兄的音乐理念是游走于民谣、迷幻、庞克、摇滚、电子乐,并结合电影、舞台剧,与佛学概念、超现实主义。大卫鲍伊是 70 年代摇滚的象征,舞台上炫耀的中性装扮堪称为今日视觉系宗师;他的歌传达了内心深沉失落的感情,并肆无忌惮的幻想。他是 70 年代至今不坠的歌手,也被英国 Q 杂志选为本世纪最伟大明星第六名。
1968年,Bowie录制了第一张个人专辑《Love You Till Tuesday》(爱你至周二),带有朴实的民谣风格。之后,他学了一段时期的哑剧表演。1969年,风格怪异的同名专辑推出。1970年,专辑《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出卖世界的男人)推出,引起世人瞩目。第二年,专辑《Honky Dory》(出色)推出,Bowie展示了出众的表演才能和清新的音乐风格。1972年的专辑《The Rise &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火星上来的蜘蛛和陨落星尘的沉浮)是一张以科幻与神话为题材的经典之作,同年的“陨落星尘”巡演中,Bowie把自己装扮成一位身着奇装异服的太空人。1975年,Bowie与John Lennon合作推出一部灵歌专辑《Young American》(年轻的美国人),并参加了Lou Reed的专辑制作。1977年,他又与先锋音乐大师Brian Eno合作推出两张音乐中含有大量合成器配器的专辑《low》(低迷)和《Heroes》(英雄们),颇具实验性,并有大量纯音乐作品。
还有谁能象David Bowie这样如此善变并游刃有余呢?但这个变色龙每一次变形都孕育出一群可怕的后代子孙:Ziggy Stardust的戏曲摇滚变出了“咆嚎斯”(Bauhaus)和“西格人造卫星”(Sigue Sigue Sputnik);Young American的灵魂乐产生了象ABC和Spandau Ballet这样的组合; Thin White Duck 之后就有了Gary Numan;还有....
DAVID BOWIE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等下你听了他的歌曲你们可能有知道一大半了。有的时候我听他的歌,感觉世界都变了,我到现在还在怀疑DAVID BOWIE到底是不是地球人?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DAVID BOWIE他老人家的杰作吧
另外,David Bowie之妻,国际商界的当红女强人Iman,曾经为全新的珠宝新贵DeBeers LV设计独特的De Beers品牌钻饰系列,在皮革上镶嵌美钻的颈链及手镯,为甜美的当季时尚注入了野性浪漫的潮流气息。
Best of Bowie [UK] Disc 1
Best of Bowie [UK] Disc 2
‘4AD传奇’的另一缔造者Dead Can Dance(死能舞)一共发行过三次精选:98年的单CD《A Passage In Time》,2003年的双CD《Wake: Best of Dead Can Dance》,而2001年的三CD精选《Dead Can Dance 1981-1998》则最全面的揭示了为什么DCD是一个如此具有影响力的乐队:
专辑以Lisa Gerrard和Brendan Perry首次合作的"Frontier"开篇,以他们最后共同创作的"The Lotus Eaters"结尾,收录了17年中七张录音室专辑的代表作,现场版本等,清晰地展现了DCD复杂的音乐根源和风貌的变化:格列高利圣咏、中东印度、非洲土著音乐、甚至包括中国的古乐,Perry运用合成器构筑出哥特氛围,Lisa擅用中国的扬琴、印度的曼陀琳演奏,DCD的音乐从远古中走来,却赋予了现代的精神和灵魂。
DCD从来都是一个二元性的乐队:Lisa Gerrard与Brendan Perry的声音始终有种对立的本质——一个是超越世俗甚至宗教的纯粹精神,另一个是带着民谣色彩的浪漫主义的诗意。
80年代初两人在澳大利亚相遇,音乐上的共鸣/共识促使他们决定离开当时被朋克潮流席卷的澳洲,而到风格更加自由多元的伦敦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靠着在墨尔本的一家饭店刷盘子凑足了路费,来到伦敦并遇到了当时的一家小独立唱片公司4AD的创始人Ivo Watts-Russell,踌躇满志的开始了他们的音乐事业。
虽然今天无数歌特/Darkwave乐队、新古典/New Age音乐家都称受到DCD的启示,但DCD的音乐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不可取代的气质:它很美,但不是New Age容易流于的‘虚无缥缈’的美,事实上它可以如中世纪修道僧侣般庄严肃穆(Lisa本人确实在修道院生活过并创作音乐);其中折射出黑暗,但绝不是人性中的黑暗面——那是有形肉体消亡后,精神所呈现的蒙昧而灵动的状态,是通过音乐所能达到的至纯至美的境界。
"Toward The Within" 1994
"Spiritchaser"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