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2006-02-09 13:17:02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率军队越过兴都库什山侵入西印度,他试图征服恒河平原,取道坦叉始罗和拉瓦尔品第,向南部和东部推进,遭到当地力量的抵抗。当时恒河平原最强大的势力是摩揭陀国,处在难陀王的统治之下。大约在公元前317年,该国一名出身刹帝利贵族、名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率军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人的部队,并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后他进抵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推翻了难陀王的统治,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孔雀王朝。之后他又吞并周边若干邻国,实力日渐强大。       竖立着阿育王柱的小广场   旃陀罗笈多在位时,孔雀王朝有3万骑兵、60万步兵、9000头战象,军事力量已经十分强大。公元前298年,旃陀罗笈多逝世,传位其子频头沙罗,频头沙罗在位期间,大肆对外扩张,传说他曾消灭了16个大城君主,扩大了帝国的版图。然而这时孔雀王朝的统治并不巩固,各地叛乱频仍,这给了雄才大略的阿育王以用武之地。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旃陀罗笈多之孙。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频头沙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后,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着祖父的脚步前进,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这时的他是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尤其是南征羯陵伽的战争,更是表现了他的极度残暴。      羯陵伽位于孟加拉湾沿岸,海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是南印度的一个强国,约公元前262年,阿育王亲率大军大举进犯羯陵伽。羯陵伽虽然实力比较雄厚,但面对兵力物力数倍于己的孔雀王朝,终于败下阵来。有15 万羯陵伽人被俘,不计其数的人被杀,血流成河。羯陵伽被征服后,由王室充任的总督统治,驻托萨利,至此孔雀王朝的领土又进一步扩大,整个南亚次大陆,除了南端以外,尽为其所有,变成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庞大帝国。      羯陵伽战争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羯陵伽战争结束后,阿育王转变了原有的治国方针,放弃了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并致力于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文化。他采用佛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曾经发布过一个敕令,在敕令中他说:他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后来他又一次向全国的人民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去宣扬佛法的高僧,其本人的形象也变成了慈悲为怀的仁爱之君。      阿育王不久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树立石柱,开凿石壁,将他的诏令刊刻在上面。他还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的树枝,并亲自种植在锡兰,这棵菩提树在锡兰一直生长到今天。      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据佛教文献记载,在阿育王即位的第17年,在华氏城举行第3次佛教徒大结集。以后他向国内的边陲和周邻诸国派出许多传教使团,以广布佛教。经阿育王的宣扬和传播,佛教不仅在国内大张,而且广为传播于国外,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据传说,阿育王在位期间,曾建造8.4万座佛塔。他的谕令刻写在摩崖和石柱上,分布全国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采用了各种人道的统治方法,他建立医院和政治保护区,修订粗暴的法律。在主干道的交叉点附近,设立国家粮仓和仓库,供紧急时候使用。在各条道路两旁植树,隔约三里挖一口井,设立行人休息的处所。此外,为了提高农业产量,还在各地修建了运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较完善的灌溉体系。为了向民众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统治范围内各地树起许多石柱,刻上诏文,表明自己的决心,希望获得人民的支持。这些诏文是用多种文字写成的,被称为“阿育王诏敕”。在西北印度、阿富汗以及东南海岸各地都有发现。有的诏文是刻在磨平的崖岩上的。他还任命特别的政府官员———达摩官吏来教导人们要虔诚,要相互促进友好关系。 电影《阿育王》颠覆传统风格 再现荡气回肠历史画卷  阿育王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在所有对佛教感兴趣的人心目中,也是位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这位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完成了父祖辈统一印度的梦想,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印度的国徽图案就是阿育王当年所建的狮子柱头。而颇有传奇色彩的是,这位曾经以谋杀兄弟姐妹90多人的血腥代价登上王座、曾经在一次战役中屠杀10万人的暴虐之君,后来却突然悔悟,皈依佛教,并将后半生的追求,定格在了潜心研修与推广佛教上,使佛教走出印度,传到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亚、西域一带,佛教后来成了与伊斯兰教、基督教齐名的三大宗教之一,阿育王功不可没。   这样一个暴虐之君是如何变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的呢?在印度古老的传说中,曾经把前期的阿育王称为“黑阿育王”,将后期的阿育王称为“白阿育王”,甚至还有一种传说,说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阿育王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还有学者为此专门进行考评。至于真相如何,也许在影片中可以稍见端倪。   十年磨一剑的的力作   也许在许多观众的眼里,虽然早知道印度是世界电影大国,但总觉得其载歌载舞的影片格式过于千篇一律,也许是印证了十年磨一剑的道理,《阿育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笔者对印度影片的陈旧看法。   首先《阿育王》在摄影和音乐上的表现力,可以说是超一流的,完全达到了欧美大片的同类标准,剧中总共出现了5段歌舞情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段都可以当作优秀的MTV来加以欣赏,音响效果,画面效果都可以给观众以艺术美的享受,在某些细节方面甚至超过了空有盛名的《红磨坊》。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片中的主题曲让人难忘,其极度动听的旋律经常在剧情发展至高潮时在笔者耳边响起,烘托剧情气氛的作用相当明显,类似的感觉恐怕只有《勇敢的心》中那首主题曲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时,通过观看《阿育王》,中国观众完全可以从中领略印度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历史遗产,这是以前印度电影所无法带给观众的全新感受。   其次,剧中演员表现出色。虽然以宏伟历史作为剧情背景的影片《阿育王》,其出场人物众多,但作为主要角色,阿育王、卡瓦奇公主和王妃的扮演者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焦点。阿育王的扮演者,其帅气的外表下隐含着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演员将阿育王前半生与后半生在性格上的巨大差异表现得非常出色。至于两位女主角,笔者就更为赞赏了,在看惯了日韩美女之后,同属亚洲的印度美女演员着实让笔者眼前一亮,其中公主卡瓦奇的扮演者属于一种奔放美,而王妃的扮演者则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其俊俏的外表,高贵的气质,优雅的内涵让笔者几乎“一见倾心”。   最后《阿育王》情节构思巧妙,将一段有缘无分的爱情悲剧通过残酷的战争这一与爱情极端对立的方式来加以最后的渲染,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了峰回路转的感觉,也使得他们能够从头至尾地细心观赏这部演出时间长达3小时的历史爱情巨片。   MTV式的印度史诗   影片早在开篇中便点明,这部电影不是根据史实来制作,不过,整部片片看下来,发现导演倒是有心用一种史诗般的气魄来进行这段历史与这个人物的“戏说”。影片以阿育王一生中经历的各种重大政治事件及战争为横切面,重点表现这个历史人物的丰富情感世界。少年时的阿育王便做着英雄梦,青年时,倔强的性格与好打抱不平的个性,使他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成为众王兄的眼中钉,善良睿智的母亲迫阿育王踏上苦行僧式的游历之途。途中,阿育王邂逅了一位正在逃难中的印度半岛小国卡林加的公主卡瓦奇,两人一见钟情,阿育王与并不知他真实身份的卡瓦奇秘密成婚。不久,阿育王被父母紧急招回,阴差阳错中,阿育王误以为卡瓦奇与阿亚被暗杀,痛不欲生。随后母亲的被害令阿育王变成了一头狂暴的雄狮,他下令清除自己所有欲谋篡位的同胞兄弟,并将战火不断向邻国漫延。在与卡林加的血腥激战中,阿育王与卡瓦奇在战场中相逢……   印度电影在表现形式上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每部影片都有大量的歌曲和舞蹈,这部《阿育王》同样如此。王宫守卫士兵与民女的歌舞小段,阿育王与公主的河边初遇,阿育王游历途中的舞女演唱,村民欢庆,公主寻夫途中的筏上歌舞,阿育王追忆公主的幻梦等,典型印度式的且歌且舞。印度的轻歌曼舞总是从里到外透着性感,鲜艳的抹胸纱丽、姑娘眉间的朱砂、漆黑的明眸、圆润的小腹、在舞动中奇异却和谐的身姿,无不散发着浪漫与诱惑的气息,再加上片片中唯美的摄影,出色的剪辑,使这几个片断完全称得得上顶尖级制作的MTV。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歌舞片断的精雕细琢,让影片《阿育王》在向史诗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力不能从。从影片中,我们很难看出阿育王时期印度的格局究竟如何,欲将阿育王除之而后快的长兄简单拙劣的手段也很难让人在复杂宫廷斗争中为阿育王捏一把汗。在阿育王的游历过程中,为何只见到如世外仙境般的青山碧水、轻歌曼舞?作为片子重头戏的卡林加恶战,本应拍得气势磅礴宏伟壮阔,但过多的锁定在阿育王与公主身上的慢镜头,很轻易地让人忽略掉战争的惨烈,而只记住了阿育王的柔肠。与那部同样以戏说方式来表现的史诗风貌的《勇敢的心》相比,印度的《阿育王》更像是一部美仑美奂的MTV式商业巨片,因为,它具有一部有意迈向世界的商业影片需要具备的各种元素:有悬念、有复杂的感情纠葛、有独特的印度式兵器与印度式打斗、有美丽的女演员、性感到极至的印度沙丽、还有迷人的印度歌舞。 ——倾听,如同感受着这一场分离了一生的爱情, 那种两两相望望不见的思念和悲痛锋利如刃,割在心上。 没有血,只有泪。  战火弥漫,人去楼空。 再归来,只有山水依旧。 他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黏死在等待的那片土地上。 土地无语,只有四处飘飞的烟与尘无声地落下, 落成一件爱情的敛衣, 使那片土地充满了悼亡的气息, 让人强烈地感到灵的窒息。 天空无边。。。大海无边。。。 去寻找,流浪在这个渡口与下一个渡口。 她遍寻不到温暖的港湾。 茫茫人海只有她那双大大的眼睛不断地充盈着泪水。 漫长的旅途洒下了多少痛苦的歌声。 光阴荏苒,却总是纤弱之躯, 孑然而立,无望地等待...... 一步之遥,隔绝了一世的爱情。  他不来,她不去...... 音乐,流过心间,总会有痕迹, 却说不出哪里有一个伤口,在轻轻轻轻地痛。 手有一支烛,未点;心中一管箫,不吹, 而等着的一个人,今世不再来...... 下载
肖萧2006-02-09 18:35:17
很详细的介绍,辛苦了,谢谢闹钟。
silly-kitt2006-02-09 20:20:00
差点儿漏了这个。文字和音乐都十分精彩。谢!
花花mm2006-02-10 02:17:13
感人至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