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2 06:59:33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Andrew Lloyd Webber

《猫》的灵魂人物,没有他就没有《猫》的黄金时代.

这位享誉世界的天才歌剧大师,除了共赢得五项英国劳伦斯奥立佛奖,六项美国托尼奖和三项葛莱美奖,另外还有数以亿计的演出收入。他于1981年完成的歌剧《猫》,现在已经成为音乐剧历史上最卖座的作品之一,除了天才的艺术能力,他要求他的音乐剧每一个细节都完全拷贝首演,保证其作品的高水平。这使得他不仅赢得了“现代舒伯特”的美誉,更有人称他为戏剧界的“比尔·盖茨”。

安德鲁·劳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1977年开始着手以此诗集为基础创作音乐,部分是因为他对小时候读过的这本书有深刻印象,部分是因为他想实现根据现有的诗篇来创作音乐的愿望。 《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中的诗句特别有音乐性,具有属于自身的节奏感,比如《兰·堂·塔格》或《老狄尤特洛诺米》,尽管有些词句非常适合用音乐来编配,但仍有相当多不规则和激动人心的词句对作曲家构成了挑战。

韦伯原来的打算是写一些在舞台上演的散曲,他先用钢琴为朋友演奏了早期的片段,1980年他在爱德蒙顿音乐节(Edmonton Festival)上公演了他已经写好的几个片段。当时艾略特已经去世,艾略特的遗孀 Valerie Eliot 瓦莱里·艾略特参加了音乐节,并且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过的诗和故事。这些故事里,就包括了后来十分有名的“格瑞泽贝拉,魅力猫”(艾略特没有把这首已经完成的诗包括到诗集里去,因为他觉得“这个故事对孩子来说太悲哀了”)。有了这些信息,尤其是格瑞泽贝拉的故事,使韦伯觉得终于找到了故事的主题,而更像一部有头有尾的歌剧了。他找到努恩作词兼导演,两个人合作,把这样一部显然不具备卖座条件的童话诗集搬上了舞台。 第一次的制作演出导演是特雷沃·努恩(Trevor Nunn),也是他制作了歌词。大部份的歌词是从诗集里原封不动拿出来的。只不过,因为要和谱出的曲子相和,努恩在诗词上作了微小的改动,比如“杰里可之歌”(The Song of the Jellicles)里就多了八行歌词的重复。此外,“楔子”、“The Marching Song of the Pollicle Dogs”和格瑞泽贝拉的故事,是从艾略特未出版的故事里找到的。而最有名的一首《回忆》(Memory),是努恩根据艾略特的另一首“风夜狂想曲”(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改编的。


音乐剧-猫(rmvb)



buchirou2006-07-04 00:12:07
下了1天半。不错。投票!希望还有别的音乐剧视频!
夕阳箫2006-07-04 03:11:52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