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ublemaker2006-08-20 02:21:17


    中文名稱:聽東方
    英文名稱:China Bound
    資源類型:MP3!
    發行時間:2003年
    地區:美國
    演奏:霍特?漢斯(鋼琴),文森佐(鋼琴),海姆(貝司),培德爾?非爾貝(鼓),斯泰利?格勞特(吉他)

    簡介:
這是東方的,是中國的,沉厚的內涵和藝術的氣質在證明這一點。
這是爵士的,是世界的,輕搖款擺的情致和自由不羈的風骨張揚著無尚的魅力。
好個"爵"色東方!
幾位元外國人,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所理解的中國音樂文化。
廣州愛必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這張專輯,是該公司最新推出的爵士樂錄音系列中的主打產品,內容是用爵士小樂團的演奏方式改編詮釋中國的經典樂曲。負責演奏的爵士小樂團就像一支“多國部隊”,團員分別來自多個國家,如鋼琴手霍特?漢斯來自澳大利亞,另一位鋼琴手文森佐則來自義大利,貝司手海姆和鼓手培德爾?非爾貝均是美國樂手,而吉他手斯泰利?格勞特是德國樂手,另外編曲者之一的Jiang Xiaopeng是加拿大籍。由於這張錄音錄製於2003年的8月,是真正的採用SACD技術錄製而非用舊母帶經DSD技術處理,因而這張SACD產品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科技製作,在中國內地的音像界實屬首例。
《東方之珠》、《在那遙遠的地方》、《魯冰花》、《彩雲追月》、《蘭花花》、《搖籃曲》(賀綠汀曲)、《化蝶》、《茉莉花》、《黃水謠》、《讓我們蕩起雙槳》、《漁家姑娘在海邊》、《夕陽簫鼓》……這些樂曲中,有的是流傳廣遠的中國民族音樂經典,有的是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流行金曲,總之都是膾炙人口的動人旋律。演奏者採用以鋼琴為核心的常規爵士三重奏這種編制,部分樂曲根據需要增加吉他聲部,對上述樂曲進行了簡潔乾練的改編。一般來說,爵士器樂的演奏比人聲演唱的難度要大,而爵士三重奏這種常規器樂編制雖然只有三件樂器,但它對技術要求和對演奏者相互間默契合作的要求很高,因此看似簡單,要出好效果卻相當困難。將帶有西洋血統的爵士樂與民族文化色彩濃厚的中國音樂相結合,如此中西合璧無疑更是難上加難。曾有一些觀念新潮的國內樂手嘗試過這種音樂的探索,像《鳳凰於飛》(M4)、《笑彎了一根扁擔》(風潮)、《荷塘月色》(雨果)等專輯都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不過其爵士樂內 涵均表露得不是很全面,想必是因為國內樂手在運用爵士樂手法上多少還存在一點顧慮。由外國樂手組成的這支爵士小樂團,他們改編的中國樂曲爵士版本,爵士樂的味道就表現得相對比較正宗,這也是《聽東方》這張中國樂曲爵士版錄音的突出優點之一。
事實上,《聽東方》一碟所展示的爵士樂並不很前衛,而是相當傳統,具體到每一首樂曲的曲風雖然各有不同,但均力求維持一定的親和力。總的看這張《聽東方》,音樂氣氛浪漫溫馨,就像一張輕音樂專輯一樣清新動人,加上經由樂迷比較熟悉的旋律來改編,就算平日較少聽爵士樂的樂迷也會“一聽傾情”。Track 1《東方之珠》本來是一首近乎慢板的流行歌曲,《聽東方》裏的改編版本把它變為快板,在開頭一段爵士鼓獨奏開場後,鋼琴輕快活潑地彈出原曲的主題旋律,鋼琴手靈活的指法顯示他有出色的演奏技巧,彈出的音符粒粒清晰無比,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晶瑩剔透,這首 樂曲重點在於鋼琴和鼓手的應答配合,貝司扮演著陪襯的角色。到了Track 2《在那遙遠的地方》,變成鋼琴與貝司的深情對話,鼓手只是輕輕用鼓刷在背景裏適當點綴一下整體氣氛,鋼琴手興之所致輕聲的哼唱聲都被錄音師一一捕捉下來,在SACD的高解析力下被還原得一清二楚。習慣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原曲風格的人,能在《聽東方》中聽到該曲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詮釋版本,樂團在鋼琴獨奏出主題後幾乎是立馬進入變奏階段,各種樂器將自身的音色魅力和技巧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奏出一曲熱力十足的動人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