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友重来2006-11-01 22:32:12
今天(2006-10-21)是印度传统的排灯节(DIWALI),是印度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有很多人说这其实就是印度新年。我在美国生活很多年了,开头几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节日,即便当时身边的同学,同事都已经有很多老印了。差不多从三四年前开始吧,我开始注意到,每年这个时候,不是身边的老印,老美同事言谈闲聊中会提起,或者发E-MAIL,要么就是老印会带糖果来公司,反正每次我都会被提醒: DIWALI又到了,直到今年的DIWALI(今天),您去看YAHOO等几个美国门户网站的头版,都已经有DIWALI的喜庆内容和图片了。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这个DIWALI如同CHINESE NEW YEAR一样,在渐渐被美国人熟知。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在美国的印度人正越来越多地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巧的是,今天有条新闻,说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了一份世界各国最新竞争力排行报告,结果印度猛然超过中国37位。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份这样的报告了,前几个星期,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学院的类似排名里,印度也极倔地超过中国11位。

这两个商学院可以说是世界最好的商学院,而他们不约而同地毅然出此结论,估计实在是铁证如山了。 :)


我不知道在国家层次上,这竞争力到底应该如何比。我知道很多网友都说过印度基础设施的破败和落后,以此引证说印度差得远。其实如果挑一个国家最差的地方,中国也有很多问题,大的我就懒得说了,我只想就身边的一些事情,说说在美国的老印和老中在事业工作方面的个人竞争力的比较。。。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硅谷老印的科技人士创业年会。本来是抱着好奇好玩的心情去的,结果被他们出色的组织,超强的规格和强烈的创业精神震动了。 ( http://www.0gan.net/bbs/cgi-bin/topic.cgi?forum=8&topic=12&show=0)

组织那次活动的,就是湾区一家最大的少数族裔科技人士组织:印度(科技)创业家协会 (TIE)。

湾区硅谷有很多老中的各种组织,光科技人士以创业为目的的组织就大大小小有很多家,然而恕我直言,没有一家有哪怕TIE一半的规模,组织能力,更重要的,与硅谷主流VC还有成功人士融合的程度。华人的科技组织叫得上名字的,有玉山,华源,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CINA等等。几个星期前,我去参加了华源协会今年的年会,结果一进那家酒店的大堂,看到一排桌子几个老中在登记到会人士,上去一问,结果不是华源,是个什么华人半导体协会的组织,我问他们你们怎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同样的组织对台搞同样的活动呢? 那个老中朋友很不高兴地看看我,说:你怎么不去问华源?。。。

而说到华源的活动,第一天还算是不错的,可是第二天就来了劲了,搞什么高层峰会,不对外,只对所谓的被邀请人士开放,虽然会议日程和地点确倒是明明白白地写在了活动材料上,那就是说让没被邀请的朋友们知道第二天在哪里有牛人云集但是要自觉别来喽,也不知道够什么规格的人士可以被邀请,但是看看那些所谓的嘉宾名单,让人顿时想说: GIVE ME A BREAK。 :)


上周,我去参加了一个TIE搞的专题座谈会,题目是: FROM GARAGE TO IPO: HOW TO BUILD A SUCCESSFUL CONSUMER INTERNET COMPANY。

可以这么说,这次座谈会云集了目前WEB2.0热潮中出现的几乎所有风云公司的老板以及他们背后的VC,还有硅谷最有影响的创业风险投资方面的媒体专栏记者。这么说吧,除了YOUTUBE还有MYSPACE,所有其他牛人都来了。

大致举几个例子:

CATERINA FAKE: FLICKR的CO-FOUNDER 他们被YAHOO巨额收购。。。
REID HOFFMAN: LINKED-IN的FOUNDER,CEO
JAMES CURRIER: TICKLE的FOUNDER,现在在做VC
MICHAEL JONES: USERPLANE的CO-FOUNDER,被AOL巨额收购。。。
ASHWIN NAVIN: PRESIDENT AND COO, BITTORRENT (对,BT:)
RAJ KAPOOR: SNAPFISH的CO-FOUNDER,现在在著名VC MAYFIELD里面做合伙人。

还有一堆其他VC的牛人,另外还有MATT MARSHALL,他曾经是湾区最有影响的报纸SAN JOSE MERCURY NEWS的记者,现在开了个VC博克,可以说,谁的公司上了他的报道,就会顿时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知道最近YOUTUBE被GOOGLE以16亿美金的天价收购,很多报道都突出了那两位青年的VISION和创意,其实,最应该被提到的,是那两位青年与他们的投资者,SEQUOIA CAPITAL的一位硅谷专门做WEB 2.0的合伙人博塔的特殊关系。博塔曾经是PAY PAL的CFO,而STEVE CHEN和CHAD HURLEY也都是PAY PAL的雇员,特别是STEVE CHEN,曾经和PAY PAL的FOUNDER,在UIUC上学时就是BUDDY。也正是博塔,在2005年8月的一个聚会上与他们两个又碰到时,说服他们把YOUTUBE做大,并且投入资金并动用SEQUIA的关系把YOUTUBE的知名度至少在圈子里迅速地传开了,当时YOUTUBE一上来为了维持最快的播放速度,每个月光维持带宽就要40万美金,而到目前已经是需要每个月150万美金的巨额资金用于带宽了,没有SEQUOIA这样的VC在非常早的时候的大力BOOST, YOUTUBE不可能这么成功,当然他们是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太多了。。。


比如MYSPACE,那天会上不只一个嘉宾为他们惋惜。直到今天不论从用户人数,流量,还是知名度,MYSPACE都比YOUTUBE以及其他 WEB2。0 的网站来得更厉害,但是他们却被默多克以区区6亿5千万收购了,为什么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洛杉矶而不在硅谷,很多硅谷VC和大公司方面的活动,人脉以及消息,机会,他们都错过了。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收购他们的新闻集团(NEWS CORP)也在洛杉矶,是娱乐传统媒体的代表。(那天会上NEWS CORP下面的VC FOX INTERACTIVE的专管M&A的VP也来了,是位女士)。 再做个比较,同样是SOCIAL NETWORKING的公司,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MYSPACE的FACEBOOK,因为在硅谷,离这些VC,公司,或者说圈子里的人近,关系好,曝光机会多,最近风传会被YAHOO以10亿美金收购,再看MYSPACE,自然会有这么多人惋惜。


想说说老印,但是多少走了题,但是中心思想很明确:老印至少在美国,在硅谷混得比老中好,而且越来越好,与老中的差距越来越大,老印不但已经从工程师大量地走进各个公司的中高层管理阶层,而且越来越多地进入VC成为合伙人,而老中,还是在大量地做个工程师而已。可以不夸张地讲,今天,在硅谷,老印开的START-UP比老中开的,更容易找到钱,因为他们在各个VC里面有越来越多的关系。

甚至可以大胆地预言:5到10年之后,湾区创业的成功人士,VC还有政治圈里,老印比老中会显著地成功得多得多的多。


硅谷在南湾,中心城市是SAN JOSE。这里有很多华裔,但是华裔不但没有产生过一个参议员,众议员,甚至在SAN JOSE市政府里面,市长是拉丁裔,委员里面有越南裔,就是没有华裔。南湾地区有两个日裔众议员,一个叫本田,一个叫松井,虽然日裔人口比华裔少很多很多。。。


而旧金山的华裔占人口的30%,结果还是一样。


我今天只是就事论事地说了说这个现象,原因我也说不好。

愿听各位高见。
旧友重来2006-11-01 22:32:53
sorry for having posted this twice, ban zhu, please help re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