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毛虎2007-02-02 19:24:38
前几天从qiao的博客中得知她喜欢上了《菊花台》这首歌,本虎最先想到的是把这首歌的歌词搜来一看,直觉就是她一定是被某句或是某段歌词打动。可惜,要是在北京的时候把“黄金甲”也看了就好了,可以多了解点背景。因为就像同样一首诗不一样的人怎么可能看过后有完全相同的感受?过了两天又有朋友把这首歌发来给本虎一听,感觉曲调也还不错,但对《菊花台》的关注还是因为充满了好奇,她到底因了什么喜欢呢?

这就让本虎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歌词和曲调,哪个更吸引人,哪个又会给让人更长久地记住呢?

以本虎从小到大对歌曲的接触和记忆来看似乎是这样的:童年无论从音乐老师那里学来还是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歌儿,能记住的基本上是曲调悠扬的,会哼唱,但是歌词很模糊,应该不会是年头久了就淡忘了,而是原本由于年少对歌词的理解本来就浅。成年以后如果本虎喜欢上了一首歌,而且能比较长久地记住,用好友小高的话说――“歌词肯定是对景儿”,也就是说符合听到某一首歌时候的心境。

看来本虎是歌词至上了,比如一直很喜欢林忆莲的《飞的理由》,其实也觉得这个歌曲子不太好听,唱起来也不怎么上口,可就是一听到就会心动。

当然,音乐本身对一首歌的分量也很重。比如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每一首插曲,即使去掉曹翁用血泪写出的诗句,只作为以段段独立的曲子来听都是或凄美、或明媚、或耐人寻味的。在词藻相同的情况下,曲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比如同样阎肃老先生作词的《红梅赞》,配上原版歌剧《江姐》中的曲调明亮激昂,催人奋进,感染了几代人,但是也曾听到京剧版的《红梅赞》则完全不是这个格调了。

歌词和歌曲,越来越说不清了,告诉我你们的想法,哪一个更容易吸引你呢?
http://blog.sina.com.cn/m/jianyingr
cb8082007-02-02 19:29:47
先被曲调吸引,然后再听歌词。若干年后哼得了曲调,记不起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