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12007-05-02 03:43:01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形象逼真的人物刻画,揭示了两代知识分子不同的心路历程,展现出社会转轨时期象牙塔中的骚动。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十年代毕业的三位中国留学生,一个曾雄心勃勃,力图“为万世开太平”,却一直在宦海中跌宕沉浮;一个在学海中艰难跋涉,虽学富五车,却因不适应“特色”潮流,最后在教改中败下阵来;一个做了一辈子的教育救国梦,却落得个家破人亡、抱憾终生…… 九十年代的一些研究生,有的终日在情场中寻求刺激;有的为了入党、评优弄虚作假;有的为考试过关,不惜大施美人计…… 更有的老师,为了混上一张文凭,花钱买学生的论文;为了评上职称,不惜编造子虚乌有的成果…… 书中也不乏“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界巨擎;不乏甘做人梯、火传薪尽的辛勤园丁;不乏端持操守、孜孜啧啧在书山中登攀的莘莘学子…… 面对“海”的诱惑,教育向何处去?知识分子的心态如何?本书作了客观反映。 这不是一个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 作者介绍:

王慧敏同志祖籍河南洛阳,1966年12月生于甘肃。1988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获史学、法学双学士。 同年被分配到江苏省常州日报社工商部工作。1991年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199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人民日报经济部工作。1997年3月- 1999年4月受报社派遣赴河南省虞城县挂职扶贫,任副县长。1998年6月,被报社破格评为主任编辑。1999年5月以来,任人民日报经济部农村组副组 长。 王慧敏同志主要从事农村经济报道。是目前人民日报及全国新闻界农村报道方面影响较大的记者。近年来,他发表了一系列引起强烈 反响的好作品:特写《书记考书记》获“龙丰杯”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通讯《太行七贤》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5次;通讯《山这边、山那 边……》引发了安徽省长达半年之久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通讯《筑起的,不仅仅是一座大坝……》刊出后,先后被27家报刊转载;他撰写的通讯《硕士村支书》、 编辑的“中国的水”专版被收进大学教材……? 近些年,他先后有17篇稿子获部委好新闻奖,近百篇稿子被转载。《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均对他的作品作过专题介绍。2000年5月被报社评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 自1999年8月开始,他在人民日报开设个人专栏“下乡手记”,目前已发表50多期,是人民日报社有史以来第一个开设个人专栏的记者。 工作之余,他还创作了一批文学和学术着作:有长篇小说《各奔前程》;中短篇小说集《没有尾巴的故事》;影视评论集《屏前杂咀》;新闻论着《传播与耗散》 (合着);史学论着《雍正自白》、《历史与现实》(合着)、《宫廷教材十二种》(主编)、《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主编)等。
一去不回头2007-05-02 03:36:04
太喜欢李野默和牟云啦!啥时候开播?
假诗文2007-05-02 03:38:57
写知识分子的,咱共鸣可能多些:))-- 国内那个大学啊?
83412007-05-02 03:40:09
明儿开始!多多捧场哈:))
一片吃心2007-05-02 03:41:45
播完了,就到了瓜熟蒂落的时节了~~~
做梦*想媳妇2007-05-02 03:43:56
“这不是一个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
书童2007-05-02 03:44:09
试着翻译一下“各奔前程”,
做梦*想媳妇2007-05-02 03:47:07
一个主动争取,一个有点被动,斑斑翻译水平马马虎虎
书童2007-05-02 03:48:59
批评的
=忽忽*悠悠=2007-05-02 03:49:35
当然是牛校,名校,老牌子的啦 *_~
lili~2007-05-02 03:50:27
感谢团长预告,期待ING...
做梦*想媳妇2007-05-02 03:52:44
*^÷^* 得意的笑 *^÷^*
书童2007-05-02 03:58:29
试着翻译一下“做梦*想媳妇 ”,
=忽忽*悠悠=2007-05-02 04:28:06
en,是一种意境 ^ˇ^
johnz0022007-05-02 18:13:11
看题目预感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