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升2007-05-21 04:03:17







  5月20日是马思聪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东升特地写此文纪念他。马思聪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尤以《思乡曲》最为出名。以下是“光明网”的一篇报导:


  根据他晚年写成的《简历》得知,他从20岁起便开展了一系列创业性的音乐活动。1930年他创立了第一个完全由我国器乐家组成的交响乐管弦乐团,他自任指挥。1931年他创办了广州音乐院,任院长。1932年他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直至5年后抗战爆发。1937年他转到广州中山大学执教。以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时的流亡生涯,他挟著小提琴,流浪在中国大地上,开了不知多少音乐会。1939年他经香港、河内到云南的澄江,时中山大学迁校。于是,1940年来到陪都重庆,他创办一个国家级的中华交响乐团,任指挥,兼任协奏曲的小提琴独奏家,他在重庆指挥独奏过几十个场次,蜚声于大后方的中外爱乐者之间。1941年他飞到香港,用他的琴声和他自己创作的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征服了香港热情的中外听众。这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经历了香港的炮火,1942年又开始流亡。经他家乡海丰,辗转到了桂林,又回到粤北砰石的中山大学。1944年奔波于桂林、柳州、贵阳、昆明。1945年到重庆、成都,又到贵阳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1946年飞到上海,建立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又转台北,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然后又回广州,到中山大学执教,兼广东省立艺专音乐系主任。1949年他到了北京。在第一届全国文代大会上,他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随后作为文艺界的新政协代表,他参加了那历史性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会议。时他任教于燕京大学音乐系。1951年他被委任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多年以来,到这时,他已经谱写出很多重要的作品,开创了丰富多采的一代民族乐风。


  但是1951年以后的简历却被“光明网”莫名其妙地给删掉了。参考了叶永烈的思乡曲后,我们可以把以后后面的简历补上: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星期六,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难。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离开中国》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我和许多党内外多年以来虽然不是一直掌权但毕竟是起过很大作用的人的遭遇是一样的。去年夏秋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四方的‘饥饿的幽灵’。如果说我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有什么越轨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我从中国逃跑了……”


  1967年5月,公安部成立了“马思聪专案小组”,代号“002号案件”(因为马思聪所乘坐的是“002”号艇)。经过半年多的立案侦察,“002号案件”专案组写出书面报告,经谢富治签发、上报,把马思聪的出走定为“叛国投敌”。起初,他住在纽约的一家公寓。后来,他搬到费城僻静的郊区,住在一幢十八层的公寓中一套很普通的房子里,两个房间而已。女儿马瑞雪出嫁了,生了两个女孩。马思聪夫妇一直和迄今未婚的儿子马如龙住在一起。1984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为马思聪的冤案平反。中国政府立即邀请马思聪回国,并作好了他回国定居的一切准备。但是终究没能实现。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

  《内蒙组曲》是马思聪1937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全曲共分3个乐章,即一,"史诗";二,"思乡曲";三,"塞外舞曲"。从这部作品的创作,开启了作曲家以中国民歌音调作为自己音乐创作基础的新阶段,特别是其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也是作者群众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每当北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总是把他的《思乡曲》作为序曲。马思聪在40年代,还曾将这个组曲的两首(即"思乡曲"和"塞外舞曲")改编成管弦乐曲。《思乡曲》是根据一首内蒙民歌改编的,原来有一句歌词:“城墙上跑马,掉不回那个头,思想起咱们包头,哎呀,我就眼儿抖!”作曲家就用这个乐句旋律发展成了一首完整的小提琴独奏曲。


  这首写于1937年的小提琴曲《思乡曲》,是著名的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1937年中国正处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铁蹄之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增加了乐曲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思乡曲》取材于内蒙河套地区的一首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主题的音乐性格与原民歌是一致的。曲子以如歌如诉的旋律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祖国、对家乡人民的亲切思念之情。乐曲以慢板、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结构而成。


  1. 乐曲开始便奏出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的充满思乡情绪、音色凄凉、如歌如泣的主题旋律,随后单一主题的曲调以三次变奏展开,不断赋予主题新的形像,使感情层层高涨。第一、二变奏分别从调式、节奏和音域等方面提示了主题所内含的因素。第三变奏曲调有了较大的变化,音乐具有活泼、明朗的气息和情绪,将全曲推向了高潮,思乡情绪激昂高涨,有如内心的呐喊呼唤,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将来生活的憧憬。在调性上从原来的商调式变为宫调式,使乐曲变得更加明朗。

  2. 第三个变奏之后接乐曲主题的再现,使用了音区的调动,明亮的高音区既表现出小提琴丰富的音色变化,又表达更为细腻的情感变化。

  3. 乐曲尾声最后有一个羽调式的属和弦结尾,是一个不完全的终止,给人以期待感,让人回味无穷,使这种带著希望、憧憬、冥想、期待和悲凉的思念之情久久地回荡。


  在马思聪到了美国以后,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了自己的祖国了,只能用这首乐曲来表达思乡之情。他对祖国、对故乡、对亲朋的无尽的思念。于是,马思聪会演奏小提琴,由他的夫人王慕理女士弹奏著钢琴为他伴奏。一曲终了,四行清泪夺眶而出。


  马思聪,20年前客死他乡,还有谁记得他?


  这里大家欣赏的是由田再励编配,中央音乐学院林雅荔、邢璐、唐玲等表演的二胡合奏。钢琴伴奏刘若莎。乐曲开始便是充满思乡情绪的旋律,随后曲调以三次变奏展开。第三变奏将全曲推向高潮;中段较为轻快,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主题再现于高音区,以丰富的音色变化表达著更为细腻的情感;乐曲尾声充满了希望。《思乡曲》已经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传统经典二胡曲。

箫笛2007-05-21 07:10:24
特别喜爱此曲!但是,这个连接我听不见
临风仙子2007-05-21 17:04:58
我也听不见
YYKDFAN2007-05-21 17:49:18
不敢听了, 二胡声一出,眼泪也就跟来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