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花毒2007-11-15 06:28:57


词:方文山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赏析转贴1
第一段其实已经清晰地说明了歌词所描述的对象,“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从文笔和选用的意象来看,开首直叙,并不词藻华丽,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值得一提的是“去到”是典型的台湾的说法,改成“去了”更符合内地的语言习惯。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全文的点睛之语,优雅而深情。有人误认为“天正在等烟雨”等说法,是因为对青花瓷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其实主要是湿度)所以说,烟雨天时出现天青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一石三鸟,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而伏笔一词其实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我”是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什么是晕?我举个例子,当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他缓缓扩散,这就是晕。人说:“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胧的月光下,结局竟真的被打开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么?“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本句是一个标准的倒装,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一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里,似乎是个喜剧结局。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我”久念成痴,眼前出现了幻觉,朦胧月光消逝,不过更相思。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倒叙手法,交待和伊人匆匆相见,匆匆话别的来龙去脉,依然是一边勾勒一边追忆。不得不说方文山有着天生的对文字的敏感,连续三个惹字用得极妙,虽然“帘外芭蕉惹骤雨”活剥自前人诗句。顺便说说,这种方式也叫做“无理而妙”,最早来自元曲,显然骤雨不是芭蕉惹来的,这样说没有道理,但是味道就出来了。

反复吟咏最动人的两段旋律,并重复歌词,直道柔濡的江南烟雨把所有的听众都全部融化……




赏析转贴2
歌者总善于演绎离别,而哀而不伤则是离歌最大的境界,难怪那笑傲里刘正风看不上"潇湘夜雨"莫大先生,莫大先生的胡琴似乎总是一味凄苦,引人下泪,而刘正风,也只有跟曲洋这等恣意忘情之人琴萧合鸣,才能共奏一曲旷古砾今的笑傲江湖曲.

音乐似乎没有国界,因而听着肖邦的雨滴我也会有淡淡哀愁,芭托莉气势如牛地唱着花腔女中音我也会跟着激动不已,莫扎特也是我的最爱,听着他生命最后的安魂曲也能使我想起那一色黑斗篷大衣,然而,我并不懂,他们的音乐可以感染我,但我却进入不了他们的灵魂,或许是我太沉迷中国文化,所以看到威尼斯的海,那样直白辉煌油彩浓重的颜色,我也禁不住要拿来和苏州的山水一比.

因而懂了写意山水画和油画为何截然不同,也明白了咏叹调宣叙调和西皮二黄流水的不同,也明白了只有中国瓷器才会有那一抹雨过天青.

雨过天青是瓷器颜色里最难制作的一种,当从炉中出来的那一瞬间,釉上的必须是烟雨天,因而雨过天青一直是昂贵而稀少,因此烟雨之于天青色就如同你之于我,在无数次等待中而来.

牙板轻扣,古筝浅拨,淡扫琵琶,一曲青花瓷笼着素色江南款款而至,那瓶上的女子在淡烟急雨中皓腕如玉,撑开一把伞,一整个江南便都在她伞下,便如天青色等着一瞬间的烟雨天,你会否知道我也在等着你.





赏析转贴2
芭蕉帘外雨声急
青花瓷里容颜旧。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离恨是歌者永恒的主题。《青花瓷》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在于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
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
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
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
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阕R&B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听到了《东风破》里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听到了《发如雪》里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轻轻的喟叹,也听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甚至听到了《爱在西元前》里风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爱的誓言……心中五味陈杂,漫天的思念翻滚如潮,而耳旁却依然只是轻轻淡淡的吟唱而已,云淡风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个字,我以为是这个“等”字。

一个“等”字,唱尽多少无奈和惋叹。这一等,是无望的等,是来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却只用淡淡的语调唱来,再平常不过,仿佛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简单;等待的时候,可以看书写字,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赏花弹琴,只是时时不曾忘记等待的人。痛苦吗?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来满腹的离愁别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爱别离又怎么样呢?众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不如就当此生的相遇,只是为了来生的重逢埋下伏笔,这样想来,不禁释然。就算不能再相遇,也应当感恩曾经那惊鸿一瞥的际遇。谁能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样。

至少,我们能够隔着千里山水遥遥眺望江南的袅袅炊烟,隔着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忆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
芭蕉帘外雨声急,匆匆而过的是时间;
青花瓷里容颜旧,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赏,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suxin2007-11-15 06:38:20
真美!好喜欢!
书童2007-11-15 07:10:57
找到绝情丹了?
秋凉如我心2007-11-15 09:12:50
绝情谷见~!
情花毒2007-11-15 14:04:45
偶被二位楼上彻底的打败了~~~
情花毒2007-11-15 14:38:25
谢谢,我也很喜欢.
johnz0022007-11-15 15:06:43
非常喜欢歌词,佩服台湾青年的中文功底。
TyHongAu2007-11-15 15:35:57
爱情美得像妳貼的画.可見情花毒难治啊!
情花毒2007-11-15 15:51:38
恩,其实台湾的古文教育抓得比大陆还紧。
情花毒2007-11-15 15:52:31
呵呵,you get the point.
思想者无畏2007-11-15 16:04:45
赵雅芝,人如其名, 应该是梦中情人聊; 她的气质, 无人能比
情花毒2007-11-15 16:32:50
你的角度果真比较独特,虽然偶的贴并不是为了宣传芝姐
思想者无畏2007-11-15 16:58:53
kind of , 下次你试一试 (:)
苏茉儿2007-11-15 17:33:47
嗯,喜欢这种感觉,好贴!
情花毒2007-11-15 18:26:26
谢谢你的喜欢:)
芦苇葱葱2007-11-15 18:27:15
喜欢这种风格~
情花毒2007-11-15 18:42:51
谢谢欣赏.
刘十六姐2007-11-16 03:36:38
好想翻唱这歌,但这歌的神韵是学不来的.很喜欢~~~~!
情花毒2007-11-17 14:59:21
女生翻男生的歌本来就难了,这首歌更要浅吟低唱
情花毒2007-11-18 20:32:01
To NN,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