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得菜2007-11-15 17:49:25



1.《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的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这一 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 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4/4拍子。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
  
第三部分: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这一旋律广为人知。
  
第四部分:2/4拍子,急变为极快的快板, 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另一面--能歌善舞。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接着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所构成的像游丝般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2.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


萨拉萨蒂幼年时即学习小提琴,从八岁开始登台演奏,并有机会为西班牙皇室演奏,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获赐一把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琴,获资助于1856年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欧美各地 巡回演出并大受欢迎。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岁高龄仍技艺不衰。

他的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因而它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一时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 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

萨拉萨蒂不仅是完美的演奏家,还是完美的作曲家,同时还特别擅长演奏自己的炫技性作品。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有50余首,都很精致优雅。他一生中创作最著名 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4集、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等。这些作品既表现了高难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调,曾经风靡一时,至今也是小提琴演奏家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
(以上资料来自各网)

~~~~~~~~~~~~~~~~~~~~~~~~~~~~~~~~~~~~~~~~~~~~~~~~~~~~~~~~~~~~~~~~~~~~~~~~~~
3. 我所认识的盛中国
http://kid.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16:44 当代家庭教育报

那是一个温馨的夜晚,阵阵悠扬的琴声,和着阵阵热烈的掌声,从北京音乐厅里飞扬出来,飞向宁静的夜空。中央乐团“盛中国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正在这里举行。无论是人们早已经熟悉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还是举世闻名的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郎克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德•法亚的《西班牙民间组曲》,以及一些世界著名小品,演奏得声情并茂,令人们心驰神往,如醉如痴……

音乐会结束了,余音绕梁。人们在赞叹国家一级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先生的同时,对他的身世,尤其是他的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笔者如约与盛中国先生一同去寻觅那难忘的岁月——

  严守为人之道

  盛中国先生出生在艺术世家,兄弟姐妹11人中有9人是小提琴手,1人弹钢琴。父亲盛雪教授以自己的崇高的品格和精湛的琴艺教导着孩子们。尤其是在做人上,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盛中国先生出生于1941年,那时日本帝国主义者正践踏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父亲和母亲希望他们的儿子长大成人以后,能够为中国的强盛贡献一生,于是就给他们的这个儿子取了一个含义不凡的名字——盛中国。待到儿子稍微懂些事理的年纪,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分量,决心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父亲看到儿子懂得了名字的分量,初步具有了社会责任感,心里十分高兴,便进一步在如何做人上下功夫教导儿子。一日,盛中国与父亲出游,父亲讲到陶渊明。父亲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性格令人敬佩,并且引申道:“要不受他人之辱,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自辱的事。” 父亲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当他在政治上受到冲击时,一直坚持了不辱人也不自辱的做人准则。父亲的言行,对盛中国的影响很深,教育很大,成了他为人做事的楷模,比如“文革”期间,盛中国奉命参加交响音乐《沙家浜》的演出,演奏小提琴。“上面”要求演奏员都要穿草鞋,穿新四军军服。盛中国明明知道这是 “大人物”江青的指令,却仍然敢提意见,他说:“这样打扮有什么必要呢?而且让‘新四军’给当的草头王‘胡司令’伴奏,这不合适吧?”最终惹来一通对盛中国严厉批判,但盛中国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后来谈及此事,盛中国说,是父亲给他灌输的为人之道支持了他。

  知恩必当相报

  盛中国5岁学拉琴,7岁登台演奏,9岁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世界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他以12岁的小小年纪,以最高分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时,成功地演奏了世界三大协奏曲之一的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而这支乐曲恰恰是他的父亲盛雪教授当年大学毕业时演奏的!知道这一情况的业内人士无不为之惊叹。然而,盛中国在谈及此事时,没有一句自夸和渲染,反而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数学算式:12×12×4=盛。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盛中国18岁那年被国家选送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国际上学习小提琴的最高学府)去深造,学时为4年。盛中国说,当时在我国国内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所需的费用,相当于12个农民一年创造的财富,而盛中国在莫斯科学习一年所需的费用,则相当于 12个在国内学习的大学生所需费用的总和。4年下来,耗资之多不言自明,于是便有了12×12×4=盛这个算式。说明白些就是,盛中国当时学习一年的所需费用,相当于144位农民兄弟一年创造的财富,4年呢,一算就算出来了。

这个由盛中国自立的算式,让盛中国激动不已,他暗下决心:知恩必报!——报效祖国。他以两年的时间达到了7年才可能达到的国际参赛水准。多年以后他在国外演出,受到空前的欢迎,外国业内人士纷纷在媒体上赞扬他的“演奏风格显示出巨大的感染力、生命力和浪漫主义”,“小提琴大师盛中国先生的演奏,表现了惊人的才能和技巧,演出冷静而迷人!”“盛中国先生是天才的大师级演奏家”……于是,有人猜测,在“文革”中遭受严重政治迫害的盛中国可能不会回国了,肯定要在国外定居接受高薪聘用了。盛中国先生听到这些猜测以后,掷地有声地说:“外国再好,是人家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我的。诚然,我的祖国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而这正需要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为之奉献才智。”人们为盛中国热爱祖国的高风亮节击掌,盛中国真诚地说:从我幼年时起,父母就教育我知恩必当相报。祖国、人民、老师、朋友和我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是终此一生也报答不尽的,“盛 —中—国”的愿望与追求,更是需要多少代人努力的啊!

  保持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十分重要,而且必须保持——这是盛中国先生从父亲和母亲那里获得的教益。幼年时,盛中国的父母对盛中国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抓得很紧很紧。他们认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觑。就说学习习惯吧,盛中国的父母要求儿子必须严格遵守时间。他5岁时,父母为他制定了每日练琴的时刻表,要求他必须长年坚持,只有旧历腊月三十和大年初一才休息两天。为了让儿子坚持练琴,父母尽可能为他创造条件。冬天天气冷,虽然有火盆,但盛中国的手指还是冻得红红的。拉琴的时候不能自如地屈伸,母亲便特意为儿子编织了一副毛线手套,那手套很特别:手心和手背织得厚厚的,手指尖却露在外面,以便自如地揉琴弦。到了夏天就更艰难了,成群的蚊虫叮咬,使盛中国难以静静地操琴。于是,母亲便买土法制造的蚊香,那蚊香像一根长长的草绳,晚上,盛中国就站在由点燃的蚊香围成的圈儿里面拉琴。蚊香还起计算时间的作用,什么时候整根的蚊香燃尽了,盛中国才能“下课”。有的时候他拉琴过于疲劳,看到萤火虫在夜空中飞来飞去,像小灯笼似的闪亮,就想捉一只玩玩,也好驱逐睡神,可他只是想想而自已却不敢动,否则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父亲和母亲对儿子好习惯的培养,不止限于学习和拉琴,户外体育锻炼也有固定的安排。父亲每天早晨按时把儿子叫起床,做父亲自编的早操。另外,就连什么时候该吃水果,也都有安排,一到了时间,盛中国就会得到父亲或母亲为他洗干净削好皮的一个水果……

  盛中国的父亲和母亲多次告诫他: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是做成一件事情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条件,要自幼养成良好习惯。惟其如此,才能“习惯成自然”,“习以为常”,持之以恒,获得成功。盛中国牢牢记住了父母的教诲,至今依然保持着良好习惯。一日,笔者去盛中国先生家中拜访,他谈锋正健,笔者也意犹未尽,盛中国先生却戛然而止,面带歉意说:“对不起,我练琴的时间到了。”下了“逐客令”。笔者虽然有些不解,但只能客随主便,起身告辞。归途上,笔者顿生敬意,又一次领悟到无数成功者何以成功,也又一次重温了前辈叶圣陶先生所教诲的:什么是教育?说得明白一些,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盛中国先生的守时习惯,正是从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开始的,至今未改,受益匪浅。

  盛中国先生德艺双馨,功成名就。回眸他的成才之路,可以有多种角度,多个思路,而父母教导他的“严守为人之道”、“知恩必当相报”、“保持良好习惯”这三点是很重要的。盛中国先生郑重地对笔者说“这三点是很重要的。”他并且神情凝重地表示:这一切要自幼加以培养。(文/张春熙)


视频:《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盛中国,濑田裕子演奏


TyHongAu2007-11-15 18:29:10
Ding !好聽.謝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