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2008-01-30 03:04:47


周琪华:哈尔滨人熟悉的盲人歌唱家
她说,她的生命离不开音乐。她就是曾参加过当时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我国著名盲人歌唱家周琪华。
    周琪华5岁时来到哈尔滨,一直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办的学校读书。在她16岁时,因看书太多,导致眼病复发,她的双眼渐渐失明。
    60年代初,周琪华多次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她那甜美、娇脆、华丽的音色,清晰婉转的吐字行腔和丰富形象的音乐表现力,将观众带进了心驰神往的艺术境界,赢得了“北方夜莺”的赞誉。周琪华不仅参加了当时的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还多次应邀参加了“沈阳音乐周”和“羊城音乐花会”,并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62年中国唱片社为周琪华录制了《松花江圆舞曲》等多首歌曲的密纹唱片,发行后供不应求,曾5次再版。并发行东欧、东南亚国家,反响极为强烈,香港还将此唱片评为最佳唱片。
    周琪华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而且还成了友谊的天使。她在五、六十年代曾先后为法国总统蓬皮杜和坦桑尼亚总统毛雷尔、原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朝鲜金日成主席和崔镛健委员长等演唱过。她的演唱形象逼真,极富浓郁的异国情调,深受好评。当她为西哈努克亲王演唱《敬爱的中国》时,作为这首歌词曲作者的西哈努克亲王按捺不住欣喜,起身鼓掌致意,并不停地为周琪华拍照。他的夫人莫尼克公主也颇感慨地说,这位歌唱家唱得美,对亲王的词曲理解得非常深透。
    作为一名盲人歌唱家,周琪华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艰辛。蜂苦蜜自甜,1980年,中国唱片社邀请她录制了40余首中外歌曲。1982年,黑龙江省政府给周琪华记大功一次。1983年,周琪华再度举办多场独唱音乐会,选唱的多种风格多种国度的30余首中外歌曲,场场爆满风靡各界。同年,她第三次应邀赴京,中国唱片社为她录制了题为《松花江畔的晚霞》的大密纹唱片,发行国内外。这大密纹唱片的24首中外歌曲响彻香港,被香港评选为金唱片奖。

从哈尔滨走出去的兄妹歌手思浓思雨曾经是中国歌坛的一道亮丽风景,他们演唱的《双双飞》、《竹马沙沙》等颇受欢迎。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对颇富潜力的兄妹歌手突然从歌坛上消失了。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思浓思雨的母亲,现生活在哈尔滨的黑龙江省歌唱家周琪华女士。
  周琪华女士是我省著名抒情女高音歌唱家,说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周女士叹了一口气,她告诉本报记者,大约8年前哥哥思雨突然离开东方歌舞团前往纽约,3年后,妹妹思浓也追随哥哥来到美国,现在兄妹二人正在美国攻读学位,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兄妹二人攻读的是计算机专业,而且二人已决心放弃歌唱事业。
  说到个中原因,周女士说,他们肯定是在事业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这两个孩子的性格我了解,他们都太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毅然告别中国歌坛到海外另求发展,周女士说,他们没说,我也没问,但我能想到。
  周女士说,我一点都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思雨打来电话,我还以为他是在北京,可他告诉我,他在纽约。他只说:“妈妈,你别担心,我在这儿玩两天就回去。”可这一呆就是8年。3年后妹妹思浓在遭遇婚姻的变故后也来到美国。兄妹二人先是在华盛顿一所语言学校,之后又考上纽约一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至于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周女士也了解不多,兄妹俩偶尔给母亲来个电话,因为学业压力很大他们很少回国。周女士告诉记者,两个孩子原本都是热情开朗的人,但到美国后他们的性格有很大改变,变得有些冷漠。当记者试图通过电话采访思浓思雨时,思雨显然很久没和国内的媒体联系了,他很茫然地说:“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周女士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思浓思雨能早日学成,回来为祖国工作,不论他们从事计算机还是歌唱事业。

只可惜,她去世时,远在美国的双胞胎儿女思浓思雨都未能赶回来。


周琪华 简历
1940年12月生,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哈尔滨歌舞剧院歌唱演员。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委员、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董事。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自幼生长于哈尔滨,4岁患麻疹并发眼疾,16岁双目失明。1950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车辆厂,曾为毛主席演唱受到表扬。14岁考入哈尔滨市苏联高等音乐学校,从师于多名欧洲古典声乐学派教授学声乐。1959年入哈尔滨歌舞剧院。在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共演唱中外歌曲千余首,参加过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参加过第二届、第四届沈阳音乐周,参加过第二届“羊城音乐花会”。多次赴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任独唱。1963年,参加为周恩来总举办的联欢会演出,受到周总理表扬。众多国家领导人来哈尔滨视察时,均询问其眼疾治疗情况。在丧失读谱、视唱能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向艺术高峰攀登。60年代,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备受赞誉。演唱的《松花江圆舞曲》录制成唱片,五次再版,被海内外新闻媒体誉为“北疆夜莺”。精通俄语、英语,经长期不懈努力重返舞台后,能成功地演唱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诸多国家的歌曲。经常与词作家、作曲家合作,拟题约稿,首唱的主要曲目有《我爱你,塞北的雪》、《太阳岛—上》、《冰上圆舞曲》、《冰灯谣》、《兴安岭,绿色的长城》、《祝你愉快》、《厂香花儿笑了》、《飞鸟的山村,小鹿的故乡》等。1980年,应邀为中国唱片社录制了四十余首中外歌曲,分别录制成密纹唱片、盒带。1983年,录制的大密纹唱片《松花江畔的晚霞》,获香港“金唱片”奖。为香港多家唱片公司先后录制了《我爱北国江南》、《松花江圆舞曲》(再版)、《橘子熟了》、《丁香花儿说,我爱你》等专辑盒带。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过其演唱的“东欧歌曲”专题音乐节日。1987年赴苏联探亲期间,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演唱了《我走向激流河畔》等苏联歌曲,受到苏联残疾人协会主席高度评价。台北电台多次播放其演唱的《玛莎之歌》、《樱花》等曲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海内外新闻媒体专题介绍过其事迹。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劳动模范,并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记大功一次。1996年,被世界妇女代表大会选为“中国伟大母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