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2004-04-12 22:37:33
出身斯坦福华裔女工程师成了美国歌坛新星(图文)

进入专辑介绍>>>>>



我十分清楚这是个颇具风险的行业,每一步的迈进都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全面的协调管理,当然,还得有一些运气。除了要相信自己本身的实力,最重要的,还是真诚地创作,真实地表达自己。
将奇迹一次次带给歌迷

当史逸欣(Vienna Teng)坐在舞台上熟悉的钢琴前弹奏起自己的歌曲《Soon Love soon》时,台下的听众齐声与她合唱着,有人举起桌上的蜡烛,有人点亮打火机,将它举过头顶。这是一首颇为圣洁、具有宗教音乐风格的歌曲,歌颂着和平、友爱和相互尊重。

史逸欣的全美巡回演出于3月16日来到了纽约曼哈顿的Joe’s Pub,她的歌迷们则从新泽西、康州、甚至更远的麻省赶来。如果说,大雪纷飞的周二晚上、人们踩着满地的泥泞前来聆听一场售磬的演出(不用说门口等待退票和失望离去的人)是一个奇迹的话,25岁的史逸欣自打两年前进入乐坛起,就一直未断过将这种奇迹一次又一次带给她的歌迷们。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系的史逸欣,2002年夏天辞去了在硅谷大公司CISCO的工程师职位,成为一名职业原创歌手。六个月后,她出版了个人第一张专辑《清醒时分》(Waking Hour),并被邀请到CBS着名主持人David Letterman的晚间节目中演唱。在全美700多家地方电台上播放的《国家公共电台》节目(NPR)对她进行了采访,全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派了一个摄制组跟随她唱片发行演唱活动,拍摄有关她的详细报导,并在黄金时刻播出。



在成功的唱片发行和商业演出之后,史逸欣受到了音乐评论界的高度评价,《华盛顿邮报》、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等地的大报相继刊登评论文章,圣荷西水银报称她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风格听上去像“萧邦与Sarah Mclachlan(2001年度格莱美最佳女流行歌手奖获得者)的美妙结合”。

2004年2月,史逸欣出版了第二张个人专辑《温馨的陌生人》(Warm Strangers),这张由着名音乐制作人监制的唱片再次引起瞩目,上市第二周就登上亚马逊网站流行唱片销售排行榜的第二名。她被邀请到CBS的早间新闻节目演唱,并在其它全国性电视节目中亮相。目前,她正在进行着全美几十座城市的巡回演出。

先会哼曲后会说话

史逸欣生长在加州的旧金山,父母是来自台湾的第一代移民,在硅谷的IT行业中就职。“我的音乐细胞似乎是来自父母,”史逸欣对多维时报介绍说:“尽管他们不是从事音乐工作,但我从很小就受到他们对音乐爱好的影响。母亲曾逢人便说,我是先会哼曲后会说话的。”

她五岁开始学习古典钢琴,家里为她聘请了私人家庭钢琴教师,严格的培训一直到她高中毕业。“不像家里的其他孩子,我学钢琴是不用强迫的。一沾琴就来精神。”巴赫和萧邦的音乐对她早期产生过很大影响,使她对古典音乐迷恋至深,以至于如今投入流行乐坛,她的伴奏乐队中没有电吉它和合成器,倒是由小提琴和大提琴以及钢琴所组成。她甚至自作主张,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维也纳(Vienna),一个古典音乐大师辈出的奥地利城市。



Viennateng歌曲试听:Shine
>>>>>


Viennateng歌曲试听:Feather Moon
>>>>>


六岁时,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曲子,到十六岁的时候,她自写自弹的乐曲已经足够可以录制一盘唱片了。然而,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的决定并非很早就在她心里扎根的,对于自己一生职业生涯的选择,史逸欣一直在探索。高中毕业后,她曾经就读医学预科,“很小的时候,我曾梦想过当一名医生,我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发现,那并不适合我,”她说,电脑专业似乎更有趣一些。

大学时代,在斯坦福学生宿舍的休息室里,她的即兴弹唱经常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并渐渐成为学生们的一项定期活动。大家围坐在她周围,听她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时间久了,大家对那些歌曲熟悉起来,便经常在“演唱会”上点唱。许多歌便流传开来,被做成MP3,在校园的网站上转载,休息室里的独唱也渐渐变成了合唱。“我的第一张CD里的歌曲全部都是我在高中和大学时候写下的,”她介绍说,“那些都是对当时生活的反映,歌里唱的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同学、朋友、师生,友情、爱情……”

2000年,她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进入了硅谷IT行业的龙头老大CISCO公司,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她白天在办公室上班,晚上到附近的酒吧去演唱。朋友鼓励她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整理成集出版,“我意识到我的歌可以很深地影响听众,那一定是因为那些歌曲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想听这些歌,想使之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久,她的第一盘唱片由一家不大知名的唱片公司出版,她的朋友们、大学的同学和公司的同事们自发组成了宣传队伍,在媒体和网站上为她推广,她的音乐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每首歌都是成长中的一段故事

“在我成长过程中,我父母一向对我都很支持,我也知道,从小我一直都是他们的骄傲。不过,以音乐作为一种爱好来调剂生活和以之作为一项职业还是有区别的,我从CISCO辞职时,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顾虑。他们没有明说,或是试图阻止我,但是,那份顾虑我还是看得出来的。”她对多维时报说,“不过,在唱片发行和一系列的演唱会之后,成绩还算不错。他们看到我还能够靠这个生存,才放下心来。”

史逸欣的演唱风格纯朴,深情发自内心。“我学习唱歌是从浴室里学出来的,”她打趣地说,“毕业后我曾经专门去学习古典音乐的唱法,发现自己已经唱入歧途,没法修理了。”但这并没有影响评论界对她演唱的真情投入给予好评,美国《娱乐周刊》将她的音色描述为“象天使一般的声音”。

史逸欣的音乐交织着各种风格的音乐元素,民谣、蓝调爵士、New Age、经典摇滚等等,当然,她娴熟而优美的钢琴弹奏以及伴奏中的弦乐配器,又使其增添了古典音乐的色彩。她在接受专业音乐媒体的采访时说:“我不喜欢将自己的音乐严格分类,一定要分的话,我想应该介于民谣和流行音乐之间,你可以称之为室内民谣,因为配器有些像室内乐。我更倾向于称之为‘城郊民谣’,反映城市郊区生活嘛。”

至于歌词所表现的内容,她说:“我的歌可以是表现任何事,表达任何感情。饭馆里墙角坐着的家伙,朋友的爱情故事,或是我自己的片刻忧郁,都可以。有时候,可以仅仅是为了挑战自己,探索一种新的风格,表现一种想象,或是刻划一段经历。”她的每一首歌都在写着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故事,和从故事里感受到的爱与死,奋斗和希望,她在推介《温馨的陌生人》的自述中写到:“我们彼此的人生交汇非常短暂,很容易将从自己身边走过的人简单地看作一件冰冷的移动的物体。写歌是我自己将温馨传递给他们的方式,试图讲述他们的故事,而使我认知那种共同的人性。”

对于在商业化的音乐行业中如何站稳脚跟并着眼长远的发展,史逸欣似乎有着比较成熟的考虑。“我十分清楚这是个颇具风险的行业,每一步的迈进都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全面的协调管理,当然,还得有一些运气。呵呵。”她笑着接着说:“到目前为止,我想我还算运气,没有走什么弯路。除了要相信自己本身的实力,最重要的,还是真诚地创作,真实地表达自己。”

对于自己的前途设想,她明确而又很实际。“我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什么大歌星,我只想能够作为一个艺术家那样成长,不断进步,不断使自己的音乐作得更好。”她在对《国家新闻评论》的访谈中也这样说到:“我觉得我已经非常幸运了,能够得到一些承认和嘉许,而同时又给我留有足够的空间,使我这个完美主义者有余地更上一层楼。”

希望到中国去演唱

出生在美国的史逸欣还从没有回到过父母的故地台湾,倒是随着父母到过中国大陆参观游览。十来年前的一次旅行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去了北京、西安、上海、杭州等地,父母带我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那时,我对历史并不感什么兴趣。呵呵。我更愿意去看看那里现代人的生活,那些会更吸引我。”她真切地希望将来会有一天,能够将自己的作品介绍到中国,甚至到那里去演唱,“那一定会是一件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

她坦率地表示自己的中文并不好,但在交谈中却时常加入一些中文词句以舒缓严肃的气氛,她的发音相当准确。

作为一个少数族裔的歌手,将自己的定位局限于少数族裔群体也同样是危险的。史逸欣的音乐中没有刻意地强调自己文化背景的特殊性,而是像一个普通美国女孩子一样,表达着生活中给予一个女性所特有的敏感和共同的感受。

但她并没有忽视热爱她的亚裔年轻人们对她所表示的支持,在Joe’s Pub的音乐会上,她真诚地向场内占将近四分之一的亚裔歌迷表示了感谢,并特意用中文演唱了一首台湾歌曲《绿岛小夜曲》。“这绿岛象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摇,姑娘呦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

她的演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得到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她玩笑着说,这首歌是妈妈从小逐字逐句教给她的,但至今仍然觉得她的演唱还是太“美国化”。

她不仅知道这首歌所表达的内容,还知道这首歌当年的创作背景和绿岛作为关押政治犯监狱的历史。在采访中当被问到对当前台湾面临的混乱如何看待时,她说她自己并没有明确的观点,但是却非常关心大洋那边华人的举动。“我的父母和他们的朋友之间天天都在争论这个问题,他们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在电话里吵得天翻地覆。”

她沉思了片刻,认真地说:“我真的希望那里的人们能得到和平,希望所有的华人都过得更好。”(多维社)


进入专辑介绍>>>>>
Dr-Doctor2004-04-12 22:50:24
extremely nice! good to know!
Confused~~2004-04-13 00:31:14
You mean the girl or the song?
Dr-Doctor2004-04-13 01:26:12
There is no confusion to me~~
ldhy2004-04-13 01:29:47
Great songs! Her website here
Stlconfuse2004-04-13 02:14:27
You might be right! But we can
Dr-Doctor2004-04-14 00:17:00
please stay confu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