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石2008-06-23 17:14:50





电视连续剧“狼毒花”片尾曲“无尚荣光”(作曲:赵季平)
“音乐奇才”赵季平 作者:施雪钧 题记 在中国,绝大多数百姓并不熟悉赵季平。而他的音乐,却是一个个鲜明的符号,传播在大街小巷和老百姓的口中。 许多福利彩票亭,不断地播放着《水浒》中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啊……”许多人,直着嗓子在卡拉OK吼:“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哇……”多少年了,老歌被传唱成了时代的经典。 音乐的能量是巨大的。 当“平原上黄河长/生我养我好地方/大风吹来晃一晃/吆/酒过千殇”那主题歌,前不久,随着《狼毒花》在全国各大电视台一拨又一拨地热播时,那凄美壮烈的旋律伴随着“常发”、“梅子”的鲜活形象,再一次震撼亿万观众的心。 中国百年电影史,从20世纪80年代起,赵季平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他配乐的很多部影视作品红遍全国。《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 《霸王别姬》、《烈火金刚》、《秋菊打官司》、《孔繁森》、《水浒》、《燕子李三》、《康熙微服私访记》、《一声叹息》、《美丽的大脚》、《天下粮仓》、 《大阅兵》以及《大宅门》、《乔家大院》、《狼毒花》等50多部电影及更多的电视剧,几乎每部影视作品的音乐,都脍炙人口,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国 内影视界的大导演,几乎全与他合作过。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电影音乐代表着中国,频频走进全球性的电影节,并获得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美国、 比利时、荷兰、西班牙、捷克等电影节和电影展的各项国际大奖。 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摄影师——美国记录片大导演阿兰•米勒为了拍摄国际纪录片《音乐家——赵季平》,亲自率一个九人摄制组,用了大半年时间,从瑞士跟踪到北京、西安乃至陕北,他说:“他是中国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是中国的约翰•威廉姆斯!” 艺术中的巨大作品,一定含有某种美的属性,不过这种属性往往是很特殊的,要理解它就必须深入钻研这个作品,钻研它的风格特点,甚至钻研作者的个性。我对赵季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试图探寻,那些富有神思幻境般的金色旋律,是从哪条“神河”中流出而且总不断流?活跃在他精神王国中的神秘音乐语言,缘何能一次次溶化成难以捕捉的美,显示出音乐的伟大和直接,在人的心灵中引起共鸣? 今年夏天,我开始寻访赵季平。然而我知道,采访这位当代中国的电影音乐大师,必须得通过陕西音乐圈内和他最近乎的哥们。因为,这些音乐前辈告诉我,他为人低调,深居简出,讨厌应酬,鲜对媒体,长期躲藏在音乐背后。 果然,颇费一番周折。 近日,终于得缘一识“韩荆州”。当我坐在赵季平在西安古城墙外那22层楼中的书房里与他深聊时,我发现,作曲家那张古朴的脸,显得很平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在他身上发生过一般。可他一开口说话,你似乎可感觉到作曲家内心激情奔涌的哗哗水流声…… 《狼毒花》:“我的磁场就在这!” 赵季平的家中,很多时候是静悄悄的。这种静逸,让来人一进门就能察觉,这里似乎很少有高朋满座的欢景,以至很自然地会压低嗓门。 身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的赵季平,长期埋首案头,他那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只有在静默中才能迸发出神奇的灵感火花。这个心灵,在静默中汲取营养,制造音乐。 宽敞的书房中,有两架钢琴。除此之外,满屋是书。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奖品。写字台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和五线谱。赵季平坐在桌前。 “35集电视连续剧《狼毒花》,我看了五遍。几乎你的所有的电影原声音乐唱片,我都听了。这里面,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美在里面。所以我反复看、反复听。”我开口聊起《狼毒花》。 “哇!”赵季平惊讶了,古朴的脸上浮现出笑意。 “你第一次‘触电’是不是电影《黄土地》?之后怎么会一发不可收拾的?”我问。 “我对音乐创作从小就爱,而且爱得很早。记得我还在小学三年级时,就产生了这个梦想,将来要当作曲家。这个观念始终没变过。” “是什么东西诱发你小时候就产生这样的梦想?” “不知道!就是喜欢,小学生时就想写东西,初中开始动手写歌。有这种心态,接着就考音乐学院附中,一直到大学毕业,这么多年中,我对梦想的追求非常执着。 对电影音乐的创作,也是一种偶然。虽然我对画面的感觉有优势,但是机遇也非常重要。1983年,陈凯歌、张艺谋找到了我。与凯歌愉快合作后,又与艺谋合作 《红高粱》,从那时起,一直走到现在。” “我信奉一种原则,干每件事,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去做,丝毫没有其它 杂念。但有一点我却常常想:那就是如何达到我想追求的艺术效果。因为,每写一部片子,我所考虑的更多的是,把以前的东西有意识地往回撤,寻找新的感觉,达 到新的艺术效果。”引入话题后,赵季平很健谈,在他的脸上,除了谦和仁厚古朴外,丝毫没有一点官气、傲气。 这使我想起了 大导演张子恩对他的评论:“他是电影的创作集团里,作为声音构成的方面军中最杰出的代表和顶尖人物……制作电影的人们,是一支‘杂牌军’。从深沉的哲学家 到侃大山的骗子;从画画的、照相的、装疯卖傻的、搭假房子的到造假刀的、扛大灯的、粘胡子的;这个奇异组合,它让习惯于安静写作的人望而生畏。所以,和许 多作家一样,不少音乐家不愿意‘触电’,因为他必须受制于不喜欢的题材、抠抠缩缩的制片人、固执自傲的导演……” 可赵季平呢?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他这双眼睛,能敏锐地捕捉到影视人物的特点,并善于把这特点放大到漫画的程度;他的音乐,能准确地表达感情的内容,又表达感情的强度。它像是一种灵魂的语 言,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或悲哀,超越自然感情之上,使人物的灵魂在画面中得到最高程度的解放;他的“点金术”,有着“一步跨到未来”的惊人之处。 “前不久,全国热播电视剧《狼毒花》,这部电视剧震撼了全国千百万观众,音乐也极凄美,你对自己这部作品怎么看?背后有故事吗?”我问赵季平。 “去年年底,导演兼主演于荣光和制片人蒋晓荣突然来西安找我。我看了样片,觉得不错。只是片中的匪气太重了些,于是我对于荣光说,你得调整调整。音乐么, 就在晋察冀边区的太行山一带,主要是山西。我与于荣光研究切磋后,创作还是按照我的办法。于是就着手写了。歌词是我的老搭档词作家易茗写的,从《水浒》到 《乔家大院》,他都写得非常好。”赵季平说。 “每一部作品的写作,我都竭尽全力。我创作有一个特点,就是投入我的感情去 写。这部片子音乐的分量和写作的过程很顺畅。剧情中有一种英雄主义在里面,常发与梅子以及她的妹妹的感情缠绵,有一种凄美的东西在里面。这个人物,有他的 多面性,他的英雄主义主题和爱情线也是多面的,不是单一性的东西,所以你们看就觉得比较丰满而不干瘪。” 说话间,赵季平 从桌上拿出了一本厚本子,上面记载了他看过每一集片子后所记下的心得和提纲。“我每看完一集片子后,都记下我的感觉。哪个地方要有音乐,哪个地方该留白, 先有个初步设计,然后再设计主题。之后与导演切磋商量。搞创作,你得先有细致的准备,然后再创作。比如片子,我必须得认真看,如果稍微放松一点,你就可能 失去一段很重要的情绪音乐,那音乐就没了!因此你必须盯住看,重要的部位、内涵的东西,都要表现出来。我想我要写,就要让这部片子水涨船高浮起来。当音乐 完成后,把于荣光兴奋的,简直有点发狂。”说着,他在钢琴上边弹边唱起了主题歌。 “我是先写主题歌,这就是典型的黄河流 域的东西。一般来说不这么写。音律都是从下往上,我呢,反着来,音律从上往下写,再下沉,而且有些东西让它口语化,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狼毒花》是在山西 内蒙那一带拍的。黄河流域的东西,我积累比较多。写东西前,我又去了一趟山西,从太原下河曲,然后又到榆林采风,听那里的民族音乐,听信天游,那真好!” “《狼毒花》中,歌手的嗓音带有些沙哑,凸现了西北那种特有的苍凉。当苍凉感和凄美感糅合在一起时,那种感觉,非常美。”我说。 “对、对!我记得在录音前,男声是于荣光自己唱的(清唱),最后录音时,他们找了一个通俗歌手。我将歌给了歌手,结果他唱得乱七八糟,全然没那个味。当歌手将录音小样交给制片人和导演后,他们一听,傻愣了!” “‘赵老师,主题歌怎么这样啊!’他们问。我说,他根本没节奏么!没办法,我就开始教他。那歌教的,差点没把我累死。特别是主题歌‘平原上黄河长,嗨…… ’以及‘酒过千殇’那些句子,要将感觉、语气唱出来。那种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浪漫情怀的感觉要唱到位。但是,他那种英雄气概怎么也出不来。等到最后一次录 完音,成了!大家一听激动了,制片人和于荣光极为振奋。” “那么,录音前,导演和制片人对音乐有要求和想法吗?”我又问。 “没有,没有,他们连一点概念都没有!你看,这本子上记载着我对每一集电视剧的音乐思考,我把音乐的形态、设计、想法、感觉告诉导演。其实,导演当时心中 一点没数。于荣光对我说:赵叔,一切拜托您了!而总导演胡玫,一直在拍摄现场,音乐后期混录时,她才派了一个年轻男孩过来。有时候,你的全新想法导演不一 定能接受,但是,随着音乐与片子结合,导演说,哎呀,这片子越来越离不开音乐了!” 赵季平对我说:“前不久,解放军空政歌舞团的‘第三代江姐’,携她的丈夫来到西安,一定要见我。我有点纳闷。见我后她说,《狼毒花》这部电视剧,一到主题歌唱完我就会哭,音乐实在太感人了。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狼毒花》的音乐?” “影视作品,关键在于画面和音乐,没有音乐,不敢想象电视剧会是怎么样。”我说。 “是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如果没有音乐,那就没有魂了!”赵季平说。 《乔家大院》:继《梁祝》后的又一部史诗 赵季平的音乐中,你能找到才气、灵气、大气。 在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音乐中,有一种人生经历了极度磨难与痛苦后看破尘世、达到大彻大悟后所产生出的一种极致的平静与平和,犹如马勒《第五交响曲》的第六乐章,上善若水,平和深邃。 这部电视剧音乐,经赵季平改编成民族交响组曲后,在北京第一次首演,就在圈内外引起了强烈震动。它的最美妙最辉煌之处就在于,它再好不过地表现了一颗巨大心灵中的澎湃、深邃,还带有些叛逆性的感情。它是当代中国继《梁祝》后,诞生的又一部音乐史诗。 没有一本书不是一个作者的灵魂,没有一部音乐不是作曲家心灵的本质。从《乔家大院》音乐中,我似乎看到了作曲家本身磨难生活经历的缩影。 “《乔家大院》的音乐你是如何构思出来的?”我问赵季平。 “那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为创作音乐,我两次去山西采风。从晋南到晋中,最后到了新州。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听了很多民间音乐,回来创作时,一点也没有找 不着北的感觉。创作一开始,很快就进入状态。很多非常重要的主题,都是内心的自然流露。”他接着说:“这部《乔家大院》,制片人为了音乐,就飞来西安五 趟,我们俩坐在地毯上切磋着,聊想法,然后看剧本,我记笔记。片子来了再看片子。” “创作《乔家大院》音乐你用了多久?音乐有多长时间?” “时间呀,案头用了一个月,片中音乐时间长度大概有三个多小时。改编成民族交响乐版,我用了半年多时间构思,然后,从写钢琴谱到变成交响乐队总谱,用了两 个多月时间。我将其浓缩成《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约34分钟左右。这场民族交响音乐会,汇集了一批优秀的 音乐家和音乐团体,包括徐沛东、史志有、指挥家余隆以及中国爱乐乐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的一批优秀演奏家和演奏员。首演这天,北京的气氛之热 烈,反映之强烈,是我没有想到的。余隆为之付出很多。” “《乔家大院》音乐中用了两件民族特色乐器:晋胡和二股弦,还有一段‘咚呛里格咙咚呛’的男声合唱,这段‘咚呛里格咙咚呛’,点石成金,使整部作品立马站了起来,音乐活了,人物活了!很多音乐前辈一听就说,这是高人!你是怎么想到用锣鼓点作为唱词的?” “二股弦是山西晋剧的主奏乐器,在陕西用在碗碗腔里。我为什么用它呢?因为它在晋剧中,那音色太兴旺了。有一次,我在晋中听唢呐和三大声演奏时,震动了 我,我的天啊,真好啊!那晋胡,特神,能画龙点睛,但不能滥用。我当时一拍脑袋,就是它了!那‘咚呛里格咙咚呛’的合唱是什么呢?我写到这时,导演说要用 男声。但我老觉得,戏中的乔致庸已经很张扬了,如果再用男声唱,内心的东西挖掘不出来,我建议用女声,由男声伴唱,意在表现人生的一种脚步声。想到这,我 的旋律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很奇怪!那句‘咚呛里格咙咚呛’的虚词里,蕴涵着一种民族精神的升华。等到整个音乐录完音后,导演、制片人和大伙一听,呀, 这好,这感觉太好了!音乐里有一种非常明确的精神支撑点。” “这种精神支撑点从何而来?是不是你常说的,只要一踏上关中的土地,你就会有灵感,旋律自然喷薄而出?”我接着问。 “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白。这可能与陕西和黄河文化有难以分割的深切关系。这块土地,它就是不一样,就像我回到家中的书房里,马上就能沉静下来,进入状 态,写东西很快。我觉得磁场就在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磁场效应吧。我认为,写东西就得完全静下心来,不能浮躁。浮躁就写不出好东西来。” “到现在为止,你一共写了多少部影视剧音乐?听说你一年要写四部影视剧音乐?” “没细算过,很多,约五六十部电影吧,电视剧就不说了。今年我压缩了,只写了《狼毒花》,还有一部50集的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可能很快就要在电视里 播放。这部电视剧说的是十三朝古都西安,从咸阳建都一直到商鞅变法,很棒!影片《梅兰芳》的创作,那是明年的事了,现在正拍着呢。”赵季平说,“你看,我 每天就这么写东西,家人问我累不累。我说不累,很愉快。最近一段时间,肩周炎老犯,写着写着,肩膀就疼得不行。但是,整个创作过程,我还是觉得非常愉 快。” 而今的赵季平,已经走进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中。 在学者赵世民写的 《乐坛神笔赵季平》一书中,赵季平自述了一生的磨难、奋斗与爱情生活。正像作者所说:“他待人谦和仁厚古典,可他的作品又是那么尖锐先锋,这做人和从艺的 反差怎么调和?他孝爹娘、爱妻子、尊兄弟、育儿子,是个典型的儒家之后,可他的音乐奇妙的幻境,即使是爱过十个女人有不同的浪漫经历的人也追不上他的神 思……” 这是个谜,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因为作曲家的心灵,你很难破门而入。 “对民间的东西,灌,猛灌,也就是熏!” 赵季平的音乐,始终面向大众,使人人都能在一种音乐体裁中认识到它的美。他善于用多种手段和可能性来揭示一个特定的个人的热情和感受。这种现象,尼采认为 是“天才与世界本体之间的一种沟通,是自我与非自我之间的一座桥梁。”但是,写赵季平,需要从家学、哲学、美学以及人性上去思考,才能下笔。 赵季平从小被母亲亲昵地称为“傻小四”,因为,他除了音乐天赋之外,显不出其它能耐。父亲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鼻祖。七兄弟中,三个是音乐家,两个是画家。这个艺术家云集的家族,在中国文化史上罕见。 很多年后,人们发现,画坛巨擎望云老的为人从艺“基因”,在赵季平身上有惊人的“克隆”。 望云老曾说:“美术是凝固的音乐”,现在,赵季平“让音乐成为流动的美术”;望云老一辈子“为人生而艺术”,儿子赵季平一生是“为艺术而人生”。望云老的 艺术思想、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活跃细腻的内心世界,都遗传给了“傻老四”。以致他成为音乐奇才,是少数能活着见到自己声望的电影音乐大师。 “西方的民族音乐是交响乐,中国的民族音乐是民乐,在你的作品中,将东西方的音乐形式完美结合,写出震撼人心的东西,你是成功的。因为,中国的特色民族乐 器与西洋交响乐团一经糅合,出来的声音,那是世界上其它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这种‘一手伸向现代,一手伸向传统’的实践,是不是受你父亲的影响?”我不禁 问他。 “是,那是!我1970年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戏剧研究院工作。当时,父亲是右派,被下放到农村。我 搭班车去乡下看他。在棉花地里,我很沮丧地告诉了他。没想到父亲听后十分兴奋:到那儿好啊,你在音乐学院学的东西,是书本上的东西,那是基础。你要把民间 音乐这一课补上,那可是‘戏窝子’,有很多好东西,你要坚持住!父亲的这番话,启发了我。于是,我在戏曲研究院整整呆了21年。没想到竟一生受益。”他接 着说:“戏曲研究院,是陕西戏曲集大成的地方。所以,我脑子里很早就种下了这些种子。在这磨练,是最好的课。” “中国很大,天南海北音乐风格不尽相同,创作难度极大,而你的音乐最能打动观众的恰恰是写什么像什么。作为一个作曲家,你是怎么把握这些风格的?” “作为一个作曲家,我觉得,十八般武艺都应该能驾驭。不能说只写这个而那个不写,那不行!各种风格,你都要掌握,这就要求作曲家有生活,不断学习。另外一 点是,比如要求你写一部民族器乐作品,首先你必须了解各地民族主奏器乐的特点。中国这么大,东北有东北的风格,江西有江西的风格,岭南有岭南的风格,山西 有山西的风格,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的语言都不一样,音乐也绝对不一样,那就必须敏锐把握各地风格,那才行。此外,你还要善于将这种风格准确地写出来。” “你有句很经典的话说:对民间的东西,最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耳朵灌,猛灌?” “对,对,应该这样!这是我当时给我那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的儿子说的话。他现在是中央民族乐团的驻团作曲。我说,对民间的东西,你一定要耳朵灌,猛灌。咣 咣咣,当那板头一起,你就跟着走啦。慢板,花音慢板,七锤带板,这是双锤子,你能听出来,这就是灌耳朵了。也就是熏。学音乐,不熏不行。” “你的观点,对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说,不失为最好的铭言。现在学院里有种倾向,对西洋作曲技法非常重视,对民间的东西却不屑一顾。”我对他说。 “作曲界不可能几年出一代人,起码几十年,也许需要一百年。我在音乐学院上课时,总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创作没有目的性,信仰很迷茫。我对他们说,你们靠自己 的悟性去冲,冲得出去就是一条好汉,冲不出选择其他道路再去冲,还是一条好汉。而现在的学生可不是这样,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去作曲,要做出什么东 西。” “你一年要写四部影视音乐,每部电视剧创作,得花费你多少时间?”我问。 “我一 天看五集。五六得三十,一部三十集的电视剧,六天就看完了!我有个习惯,看片子是下午看,上午是我的创作时间,雷打不动。最近在写张纪刚导演的一部舞剧 《花》,年底将全部完成配器。今年,我把自己的创作压缩了。年初,写的是《狼毒花》,之后两个月内,写《乔家大院》民族交响乐,三月份之后,就写王建中导 演的《大秦帝国》,录完音后,接着写舞剧《花》!” 这位高产优质的作曲家,为了他钟情的音乐,就是这么玩命。那部电视剧大片《大宅门》的音乐创作,他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创作,没有神助,哪来神思?真不敢想象! 夜深了,原定一个多小时的访谈,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三小时,赵季平谈兴正浓。我不忍心打破他极有规律的生活,于是起身告辞。 “我们谈得很愉快,是吗?”赵季平一边问,一边送我到电梯口。 下楼时,我忽然觉得,他的音乐,像是延绵起伏的高峰,结成一条完整的、奇妙的链子。 那下面,是一座座音乐富矿。
法国薰衣草2008-06-23 23:06:04
音乐奇才赵季平, 中国的约翰•威廉姆斯!(zt), 谢谢蓝海石。
蓝海石2008-06-24 01:00:10
谢谢法国薰衣草!赵季平的音乐是有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很多
枫叶如丹2008-06-24 02:26:04
谢谢介绍音乐奇才赵季平!第一次听说,惭愧啊!
蓝海石2008-06-24 03:59:02
看来我贴的挺是时候:)谢谢枫叶如丹!
Forever_Young/2008-06-24 04:52:48
音乐奇才赵季平,音乐有韵味!谢谢好介绍!
johnz0022008-06-24 05:04:21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点不错。
蓝海石2008-06-24 19:42:33
谢谢您的光临:)
蓝海石2008-06-24 19:43:37
是这样,离开自己民族的东西就没了灵魂!谢谢!
清灵婉儿2008-06-25 03:53:18
音乐界的“张艺谋”,他的《霸王别姬》的音乐做得很有特
过儿2008-06-25 05:26:06
喜欢这调调。
蓝海石2008-06-25 17:01:02
你的形容非常好,不过我觉得他比张艺谋强太多,张
蓝海石2008-06-25 17:02:32
谢谢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