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RIAA2004-05-26 02:20:20
尊重版权是对的,但以后想免费听歌可能就难了。 ^ _ ^

______
http://tech.sina.com.cn/it/2004-05-26/0703367039.shtml

国际唱片巨头姿态过高 中国MP3收费下载分成难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07:03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雷中辉

  北京报道

  一系列官司印证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美期间对美方做出的承诺——中国同意采行新的版权政策,阻止音乐、电影等版权作品侵权的进一步恶化。

  对于美方来说,这是一大收获,中国境内大量免费下载和使用盗版MP3,已经使得美国政府遭受包括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和时代华纳唱片等公司的指责。

  就在吴仪访美归来不久的4月25日,北京市一中院做出判决,国内排名第一的免费音乐网站“音乐极限网”(chinamp3.com)因提供音乐下载,侵犯了原告正东唱片公司和新力唱片公司的版权,共需赔偿16万元。与此同时, chinamp3.com还在等待着另一宗被华纳音乐状告侵权案件的结果,其代理律师表示胜算亦属难料。

  5月10日,华纳音乐诉著名文学网站“榕树下”一案在上海市二中院开审,结果“榕树下”被判败诉并向华纳赔付1.5万元。

  代表美国影音产业的RIAA组织表示,中国已同意扩大盗版打击面、加重侵权的刑责,并修法让中国法令能更加符合国际版权条约的精神。这种积极的态度有利于弥合双方的分歧。

  每年损失50亿美元?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没有经过唱片公司授权的网络音乐下载的确对传统唱片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台湾办公室秘书长Robin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他透露说,台湾市场上正版CD片的销量1997年的时候达到4000万片,市值 120多亿台币;而到了2003年底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500万片,市值只有区区的50亿台币。“甚至,台湾夜市上的盗版光碟摊位也从250多个,到现在也只有不到50个了,而且价格也下降了。”

  数据表明,去年,世界范围内唱片销量的总额为320亿美元,较前年下降了7.6%,折合起来将近30亿美元,而网络音乐非法下载被认为造成的影响最大。

  处在风口浪尖的世纪悦博公司的“音乐极限网”(chinamp3.com)CEO郑磊向记者表示:“唱片公司害怕网络,但是他们又姿态过高。”作为国内最大的免费音乐下载服务提供网站,chinamp3.com每日的点击率高达8000 多万次,在世界音乐网站中排名在80名以内。

  郑磊对法院的判决结果表示不满。他认为,唱片公司尤其是国际唱片公司姿态过高是造成目前现状的重要原因。他的理由是,这些唱片公司,尤其是国际级别的唱片公司,在谈判的过程中要价太高,而且明显地有抵制情绪存在。

  作为推动音像版权维护的主要力量,IFPI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

  IFPI主要成员包括国际五大唱片公司在内的1500家唱片制造商,这些制造商分布在世界76个国家。其总部设在瑞士,秘书处在伦敦,负责同设在布鲁塞尔、香港、迈阿密和莫斯科等地区代表处的联络。IFPI的使命是对抗盗版。

  IFPI中国区的一份资料显示,盗版对整个音像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给音像行业带来了每年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

  国内仅一成网站付版权费

  在搞定美国本土的目标之后,IFPI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

  郑磊向记者透露,这几起关于ChinaMP3.com的侵权案件,背后都闪动着IFPI的影子,甚至这些公司的律师也都是IFPI请过来的。

  此前,由IFPI支持时代华纳、环球、百代等在内的多家国际级唱片公司,向世界最大的免费音乐下载网站MP3.COM提起版权诉讼,终使得MP3.COM关门。而另一家同样提供免费音乐下载的音乐网络公司Napster则更惨,唱片公司的巨额索赔使得Napster最终破产倒闭。

  而据可靠消息称,以华纳为代表的国际唱片业巨头已经开始了在中国对网络免费音乐下载“开刀”的序幕,而上述几起案件只不过是这些国际巨头的“试水之旅”。今年3月,包括华纳音乐和贝塔斯曼的BMG部门在内的五家公司向部分有侵权行为的中国网站发出了警告。

  在台湾地区,两个最大的P2P网站Kuro和Ezpere也在去年12月被唱片公司以侵犯版权为由推上法庭。

  业内人士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版权战斗结束之后,国际唱片业巨头把战场转到了中国。

  据上海Iresearch咨询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底,中国8000万网民中使用过在线影视服务的比例占到了79.7%,而使用和下载免费音乐的网民更远远高于这一比例。同时,去年正版唱片在中国的销售总额仅为100亿元。

  “网络的快捷和免费使得绝大部分人们更加青睐于网络音乐下载;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MP3播放器的发展和普及,这使得许多年轻人更愿意使用小巧轻便的MP3而不是笨重的CD机。”网蛙音乐网CEO冯楚军分析说。

  网蛙音乐网成立于2000年,目前在国内收费音乐网中排名第三,在它的前面是九天音乐和Kuro飞行网。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注意到,据统计,目前中国有7200个网站提供免费音乐下载,而其中仅有10%支付了版权费用。

  “唱片公司实际上是在害怕网络的,它们恐惧的是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音乐产品的随意扩散。”冯楚军认为。他说,国际互联网络间的数字化传播,给传统的唱片业销售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唱片公司从来就没有支持过网络音乐下载,他们一直就在怀疑和害怕中对网络音乐下载进行抵制。

  99美分和1元人民币的较量

  在中国大陆,30亿或50亿美元的较量体现最为深刻的是在99美分和1元人民币的较量上。

  作为最早开始同华纳等唱片巨头开始进行版权谈判的网蛙音乐网CEO,冯楚军深有感触:“国际唱片巨头姿态过高,版权费用要求太过离谱,因此至今在我们的音乐数据库中,还没有华纳、环球、正东、百代、BMG等国际唱片公司的音乐,而他们的音乐产品占国际市场的80%以上。”

  冯楚军介绍说,由于版权代理要价太高,至今网蛙音乐的音乐文件数据库中只有3000多首国内唱片公司的音乐。

  “但是在线音乐市场是绝对在增大的。”冯楚军不止一次地强调,“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下载音乐收费的消费观念了,而且目前网蛙已经有了将近5万的包月用户和30万曾经尝试过付费下载的用户,这一数字还在以100%的速度增加。”

  “但即便如此,中国网络公司在同国际五大唱片公司的谈判过程中,版权费用之争仍旧是最大的障碍,这也是许多门户网站至今没有收费音乐下载服务的主要原因。”冯说。

  首先是单曲下载的花费。据悉,在美国,每下载一首音乐所需的花费为99美分。“国际唱片公司以此为标准同中国公司谈判,那显然是完全不可行的。当初他们给中国市场的定价在4-6元,但是我说中国人花一元钱的感觉同美国人花一美元的感觉差不多,价格定在1元一首比较适合中国市场的现实。”冯说。

  另一个是分成比例的问题。“美国市场上由于单曲价格比较高,而且人们的支付方式多是信用卡,成本较低而利润较高,因此唱片公司分成比例也比较高,接近9比1。但是中国市场不一样,信用卡用户只有不到15%,大多数方式还仅限于手机支付和现金交易。如果按照美国市场比例,那么网络公司基本上卖一首亏一次。”冯说,“但是,这个问题也马上就能解决了,我们的谈判6月就能结束。”

  据冯楚军介绍,即将完成的谈判内容中分成将会采取3.5比6.5或接近这个比例的形式,唱片公司占大头,而每单曲下载的价格将是现在网蛙的1元钱的定价。“台湾年代公司下属的一个音乐网站签了3比7的单,签完了后一算账,亏了。”冯说, “我们这样的比例,卖掉一首歌曲,除去运营成本和结账支付以及营业税收,利润也只有5%,也就是5分钱。”

  “我们希望,这样谈下来的收费模式和价格的行业标准,能够成为今后唱片网络营销的固定标准。”冯称。
快!!!!!2004-05-26 03:07:55
让我们贴更多的好歌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