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pest20092009-10-19 20:55:36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
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这首叫人民军队忠于党的国庆阅兵的主打军歌,以它英雄而抒情的旋律,频频奏响在天安门广场,传遍中国乃至世界大地。质朴而简练的歌词,清朗而感性的进行式调,反复而长久的波动着我的心弦,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
在那久远的年代,我的童年生活里并没缺少叫作音乐的东西。得益于母亲的一本厚厚的江城歌声,我自学了简谱技法,从而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许多歌曲。天生模仿能力加上识谱,我显得比同龄人会唱更多的歌。人民军队忠于党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的。那个时候,让我喜爱的是它的曲调还有歌词的简易通俗。可那个时候并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如此喜爱它。
一次音乐课,老师要教的歌竟是这首我钟爱的歌曲。我太激动了。当老师问有谁会唱时,不太爱发言的我竟然将前两段一字不漏唱下,且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铿锵有力,引得全班鼓掌。为此我的自信心大增,从一个不爱出头露面的小孩从此变得活泼而骄傲!
以后又学会了口琴和手风琴,这首歌自然成了首选曲目。多少次陶醉于中,并运用加花和重音变调切分等技巧,自由发挥,任激情燃烧,让思绪飞扬。
岁月悠悠,光阴荏苒,然而这首队列红歌却没有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首先谈谈歌词。此歌共四段,每段的第一句(除第三段),向我们亮出地域特点的景和色。请看:雄伟的井冈山 八一军旗红 | 两万五千里 万水千山 | 抗战八年整 打败侵略者 | 万里长江水 奔腾向海洋。
简练的不能再简练的词,朴实而不能在朴实的句,信息量是如此之大,魔力般让人身临其境于一幅幅彩的画面:我们仿佛高举火红的军旗,挺进在葱绿的井冈山,跋涉在万水千山…
每段的第二三句,叙事评史加抒情。请看:开天辟地第一回 人民有了子弟兵 | 冲破突围去抗日 高举红旗上延安 | 解放战争得胜利 建立人民新中国 | 保卫祖国做栋梁 人民军队忠于党。
如此凝练地将子弟兵在各个时代的功绩和英雄主义形象极其客观而酣畅淋漓并如此完整地展现出来。让人叫绝!
每段的第四句采用自信的提问式:从无到有靠谁人 | 转危为安靠谁人 | 成长壮大靠谁人 ?
这种提问式歌唱给严肃的军歌带来诙谐而轻松的民歌调式,充满浪漫色彩,为最终的高潮副歌做了最有力的铺垫。
最终反复吟唱的当然是 :伟大的共产党 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
珠联加璧合,好词配佳曲,靓瓶装醇酒。吸引我的重头戏是它的旋律。好旋律,本身就是无言的歌。
曲首由那悄然挺进又鲜明动感的节奏开始,十分引人入胜。继而。本是G大调的进行调式略转为拟似E小调歌唱式,极富江西井冈山地域色彩。然后峰回路转般回到踏步式,最终句由高亢雄壮的旋律收尾。这是一曲将抒情性与英雄性、时代性、民族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即能在重大的庆典场合奏响,深得军队厚爱,又以它的阳刚之美和朗朗上口博得百姓的追捧。
这么优秀的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呢?1960年春,小八路出生的战士曲作家肖民与军队词作者张永枚到井冈山深入生活,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中,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坚持战斗的事迹,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一曲节奏鲜明的队列歌曲《人民军队忠于党》蕴育而生,刊于《解放军歌曲》后在全国流传开来。从它60年诞生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传遍祖国。
好歌伴我一生。我建议它在下次奥运会上成为中国代表团的入场歌,让全世界都听到这首令人自豪的充满阳刚之美的中国之声!
(如此秀)

yijuhua2009-10-20 08:24:49
威武雄壮,大阅兵主旋律:人民军队忠于党 ; 我来添加 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