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Barber of Seville
《威廉 · 退尔》 William Tell
卓阿基诺 · 罗西尼 ( Gioacchino Rossini, 1792 年 - 1868 年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 , 生于意大利的佩萨罗 。 一生作有大、小歌剧三十八部。其中《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十九世纪意大利喜剧的代表作。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威廉 · 退尔》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此剧的序曲(共四乐章)是音乐会上经常被独立演出的器乐名曲。
罗西尼成长在一个音乐家庭里,自 1806 年起开始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 1810 ~ 1829 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创作了一生所有的三十多部歌剧及其它作品。罗西尼的生活和主要创作活动处在欧洲封建复辟的年代,同时也是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的时期。他的作品中交织着先进和消极两种倾向。罗西尼写了不少迎合宫廷贵族艺术趣味的歌剧 , 也有一些作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艺术上也有相当造诣,至今仍广为流传。最著名的是《赛维利亚理发师》和《威廉 · 退尔》这两部歌剧。二幕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原名《阿玛维瓦》,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三部曲的第一部为脚本,由他的朋友斯特比尼改撰的剧本创作而成,可视为 1786 年莫扎特创作的《费加罗的婚礼》的上集。这是 23 岁的罗西尼创作的第 17 部歌剧, 1816 年 1 月,他只用了短短的 13 天就创作完成了。而该剧在 1816 年 2 月 20 日晚在罗马雅典剧场首演时却遭受了极不公平的对待。可是该剧继续演出没几天后,罗西尼的天才就征服了观众,每场演出都获得巨大的成功,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不朽之作而被誉为 “ 意大利喜歌剧精神的化身 ”。
1816—1823 年为罗西尼创作生涯的第二期 —— 正歌剧时期,他写出了《奥赛罗》、《灰姑娘》、《湖上女郎》、《塞密拉米德》、《贼鹊》等一大批作品,虽然当时也非常轰动,但因剧本大都质量不佳,所以除了留下许多优美动听的序曲外,歌剧本身现在基本均不上演了。 1822 年罗西尼来到维也纳,他的歌剧大受维也纳人的欢迎,就连贝多芬都受到了他的冲击。 1824 年罗西尼定居巴黎,就任巴黎意大利歌剧院院长, 1826 年在巴黎被授予王室首席作曲家和法国声乐总督学的称谓, 1828 年他最后完成了四幕歌剧《威廉 · 退尔》的创作后,就此搁笔,基本停止了歌剧创作。此时罗西尼仅有 37 岁。该剧是根据德国大文豪席勒的同名戏剧《威廉 · 退尔》由朱伊( E de Jouy )撰脚本,再由巴西( Bassi )译成意大利文后写成的,于 1829 在巴黎首演,全部演出约 5 小时。该剧现在已不再上演,但它的序曲却是一部杰作。就歌剧的序曲而言,这部序曲稍嫌长了一点,但全曲旋律优美,节奏活泼,有如一首交响诗,对戏剧内容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写作手法十分巧妙。
自 1829 年他写了搁笔之作《威廉 · 退尔》直到去世,将近四十年,创作销声匿迹。生活描写的生动性,人物性格刻画的鲜明性,戏剧情节发展的紧张性,旋律丰富,节奏敏捷,使罗西尼的歌剧充满了活力。罗西尼的优秀创作使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重获新生。他在喜歌剧中掺入了正歌剧的因素,又在正歌剧中加进喜歌剧的生活气息。他的这些改革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 对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影响。
《贼鹊》 The Thieving Magpie
《猫二重唱》 Cat D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