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咏2010-12-03 21:08:05
世纪风雪后的城市银妆素裹,往日繁忙的街道在凝结的空气里也放慢了脚步。在这样一个无常冬季的清晨,缓缓的车流中,我沉浸在熟悉的钢琴曲里,任琴声敲打思绪,苏醒了一连串与音乐相关的回忆: 高中时,有一堂音乐欣赏课。黑压压的阶梯教室里老师忙着播放老式唱片。记得大约在一曲激情的西洋交响曲后,他问大家有何感悟。长长的等待后一位同班的女生举起了手,印象中她悦耳的声音比乐曲更动听: “我想起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 老师略显困惑未置可否,同一脸茫然的我们一样, 他似乎还未完成从交响乐到暮江吟的跳跃。父亲喜欢音乐,二胡是他的挚爱。我小的时候,他自然要教我学琴。但是贪玩的我只喜欢在户外玩球。除了最初琴箱侧面那片巴掌大的蛇皮诱发过些许想象之外,练琴时耳畔只有玩伴们的召唤。琴技自然是鲜有长进。最后大约是因为我总不得揉弦的要领,父亲把期待的目光转向弟弟。或许父亲改进了方式再加上弟弟勤奋要强,有一年暑假回家,发现他居然可以轻松地拉上一曲良宵。婉转的曲调中我又闻到了琴弦上淡淡的松香,没有排斥,有些欣慰,也有些落寞。大学时吉它盛行。大三那一年暑假,冲动之下借了同学的吉它,一路上背着琴囊像落魄的游子归乡。一个夏天只拨弄会了几个忧伤的和弦和小调,破碎了弹唱的梦。匆匆还了琴,认定从此与乐器无缘。多年以后,快十岁的儿子说想学钢琴。老师是一位从俄国移民来的犹太老人。第一次见面,老人就吩咐还在犹豫中的我也落座琴旁。一天和老师提起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老人当下就为我俩弹了全曲。她两袖微拂,十指轻舞,神情专注典雅,用美妙的琴声传递着乐曲的柔情。那一刻儿子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泽。其实音乐之门从来都向人敞开着,可直到此刻我才觉得真正触摸着了它。从此和儿子一起风里来雪里去地学琴。记录下这些心情文字以解开一个长久的心结。岁月荏苒,历经时空变迁,角色转换,早年播下的种子仍有机会发芽。就如我终于叩响那扇门--因为多年以来很多人为我指引过它。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音乐之门
  • switchover2010-12-04 21:39:48
    原来没有细看,因为没有音乐,其实写的很好,下次配上音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