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读者推荐2004-08-08 21:24:47
音乐能减少人类的性行为

--------------------------------------------------------------------------------

作者: 海飞 江南时报 2004年08月08日

为什么音乐能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每一个人?为什么人们用音乐激发军队的士气,赞美神灵的力量,哀悼逝去的灵魂?为什么音乐具有把人从神志恍惚和神经紧张中拯救出来的非凡魔力?



和生殖有关

达尔文认为,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寻找伴侣。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提出,早期的男人和女人,由于难以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爱情,便尝试用富有节奏的音律来相互吸引,就像鸟儿求偶一样。但是,他并没有找到支持这种说法的确凿证据。

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杰弗里·米勒,研究了上千张爵士乐、摇滚乐和古典音乐的唱片以及音乐家们的年龄和性别后,得出结论:任何一个音乐流派,男音乐家创作出的作品都10倍于女音乐家,而且他们的创作高峰大多在30岁左右——与男性的生殖高峰期正好相近。米勒说:出色的音乐家,特别是出色的歌唱家,更易于受到异性青睐。成功的音乐家往往生活放荡且有很多小孩,这表明包含音乐天赋的基因试图将此信息传递下去。但要说女性对音乐的敏感不如男性,也是没有根据的。在所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母亲都会对她们的宝宝歌唱。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特雷哈布指出,并没有足够有力的证据说明天才音乐家都是子嗣很多的人。

日本奈良教育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福田对此恰恰持反对意见。他认为:音乐有减少人类性行为的作用。在一次实验中,福田聚集了35名男学生和35名女学生,事先测量了他们体内的荷尔蒙,然后让他们听半个小时的各种音乐,结果发现,男学生的睾丸激素分泌下降了,而女学生的却上升了,那些没有听音乐的学生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福田认为,人类的祖先在开始社会群体生活时,不得不想方设法缓减性欲。我们或许可以设想音乐就是他们的解决途径。音乐减少了男性睾丸激素分泌,抑制男人的性欲。同样,音乐使女人在个性上变得更独立,更上进。

可以治病

在最近的一次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神经学家巴瑞·比特曼将10个受验者召集在一起,让他们随着音乐的伴奏敲击手鼓。1小时后对受验者进行血样化验,比特曼发现,在这些“鼓手”的体内,一种免疫细胞的含量升高了,这些免疫细胞负责追踪并杀死人体内的癌细胞和遭病毒感染过的受损细胞。在另一群处于安静环境中的受验者身上则没有发现这种变化。比特曼确信,这种集体协作击鼓活动,正是通过对参加者集体友情的激发,通过人们的互相支持、训练演习和对音乐的演奏,去通知我们的大脑降低皮质醇的生产。皮质醇的减少意味着免疫反应的增强,也就是人体抵抗力的增强。“我并不是吹嘘自己找到了治愈癌症的良方,”比特曼强调,“但是在探寻用一种愉快舒适的方法去改变压力,在引导人体实现某种积极的生物变化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麻省理工学院的史蒂夫·平克对上述论断不以为然:“有人认为音乐是一种生物适应性的表现,这些人将‘生物适应性’的一般含义与生物学含义混为一谈。”日常生活中的“适应性”表示一种有益健康的属性,而生物学上的“适应性”则特指能增强生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独有特质。他说:“光说某某因素与人类的生殖繁衍有关联是远远不够的,兴许花哨的服饰或是名贵的跑车就能帮你找到一个性伴侣,但这与生物适应性毫不相干。”

“愉悦按钮”

我们还需要解释清楚为什么音乐富于性感并有益于社交。如果音乐真的是性欲的舒张,为什么老年人和孩子也同样喜爱音乐?如果音乐预示着亲密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人们却总喜欢独自欣赏?平克指出,在欣赏音乐时,我们之所以感到愉悦,是因为人体本来就存在引起愉悦的感官。从音乐中获得快乐,不应归功于音乐本身的适应性价值,是音乐触动了人类的“愉悦按钮”。“我们知道,大脑的听觉系统必须分辨出同时敲击耳膜的各种声音,”平克说,“人们努力地分辨沙沙的树叶声、动物的嚎叫声以及人类发出的各种声响。也许音乐给了你一个人为的刺激,让你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方式直接切入,去解剖大脑的思维活动。

平克的观点似乎得罪了某个音乐学派别。最近,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召开的“音乐的生物基础研讨会”上,与会者纷纷发言,猛烈抨击平克在他最新专著《意识是怎样工作的》一书中的各种论断。特雷哈布说,“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语言特性与生存能力的直接联系,但是我们相信,这种可能性非常大。”特雷哈布认为:“音乐也一样,虽然我们无法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仍有证据显示,音乐的确增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

音乐的魔力

当你发现有一种东西存在于所有的社会、文化与历史时期时,你不得不问:“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客观必然?如果只是巧合,为什么它发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使音乐不是植根于生物进化,它同样具有某类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神奇力量——它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振奋人们的精神。这方面人们似乎有更多的感受,能举出许多例子。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在他的一篇学术论文中提到,德国大哲学家尼采曾被梅毒折磨得精神错乱,局部瘫痪,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能坚持弹奏钢琴。萨克斯证实,音乐确实具有把人从神志恍惚和神经紧张中拯救出来的非凡魔力。

最能展示音乐神奇力量的地方莫过于位于美国纽约市的贝丝·亚伯拉罕健康中心。音乐临床医学家大卫·拉姆齐每周两次在这里治疗那些不能说话的中风病人。令人吃惊的是,通过音乐训练,他们居然能够唱歌。倾听这些发自刚才还失语沉默的病人的喉咙的歌声,你几乎无法相信音乐里流淌着比语言更深刻的内容,音乐的甘露能够滋润语言无法企及的干涸之地。“当这些病人发现自己居然能够唱歌,能够交流,他们无不流下欣喜的眼泪。”纽约爱因斯坦医科学校的神经科学家罗那多·拉森特尔说。

“音乐,就像神话和梦境一般扑朔迷离,”拉森特尔说,“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的确在发挥作用。”对此,连平克也不得不承认:音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已经洞悉了它的全部含义:作为一道还未解决的难题,音乐也容不得任何牵强附会的解释。








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已经洞悉了它的全部含义:作为一道还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