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2012-02-25 16:56:37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 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宗教音乐、管风琴音乐和室内乐等,以交响曲著称,共作有11部交响曲,以第4,7,8,9交响曲最为有名.

布鲁克纳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恢宏的管风琴音响效果,同时把德奥民间音乐也放入作品中,抒发了浪漫主义情感;音乐具有戏剧性、史诗性和抒情性,表达出19世纪中后期人们的复杂情感。

他的交响曲作品体现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虽然他承袭了巴赫,贝多芬等大师的某些手法,但技法上明显反映出瓦格纳的风格,尤其是他的半音化和声处理和庞大的结构模式,因此遭到了瓦格纳对立面的抨击。然而,作品中激情、细腻的处理和鲜明的配器手法也使他赢得了声誉。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也因崇拜瓦格纳音乐而闻名。


 

目录:
第一乐章:Allegro moderato (24.35")
第二乐章:Andante (27.48")
第三乐章:Scherzo (11.58")
第四乐章:Finale (14.14")

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由他的学生Nikisch在莱比锡首演的时候,布鲁克纳正好60岁。在这次首演后不久又由Hermann Levi(首演瓦格纳的帕西法尔的指挥)指挥演出。这两次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作曲家赢得国际性声誉打下了基础。但是布鲁克纳考虑到他在维也纳的处境,所以在维也纳爱乐乐团想演出这部作品时,布鲁克纳去信阻止作品的上演,因为他害怕维也纳的那些反对他的音乐评论家会对这部作品大肆批驳,进而影响他的前途。
第七交响曲是布鲁克纳最为美丽的作品,这部作品和第四交响曲都是他最为流行的交响曲。在小提琴柔和的震音背景上第一圆号和大提琴吟唱出宽广的上行大调琶音,中提琴接过圆号的声部和大提琴一起演奏主题的后半部分;这个平静的旋律后由乐队齐奏的反复转回到主调,这里出现了第二个旋律。第二旋律由瓦格纳式的回音开始(在布鲁克纳的第二交响曲和瓦格纳的黎恩济中出现)不停歇的向前发展,不停的变换调性。第三个旋律十分的出人意料,它和前两个旋律完全不一样就象是一首朴素的富有节奏的舞曲。以这三个旋律为基础,布鲁克纳写下了所有音乐作品中最惹人喜爱的第一乐章。Robert Hess在编订这一乐章的时候略去了许多后人加上的速度变化记号,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过多的速度变化会打乱音乐进行的流畅性。


众所周知,布鲁克纳对瓦格纳十分崇拜,瓦格纳比布鲁克纳大了11岁。当布鲁克纳预感到他心中的大师中的大师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这种预感促使他写下了第二乐章的主题。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四个瓦格纳大号。这种乐器是瓦格纳为了他的著名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而特意发明的,它的音色介于圆号和长号之间。乐章的开头由四个瓦格纳大号奏出葬礼进行曲般的旋律,弦乐呼应着一个伟大的旋律紧接着另一个伟大的旋律而音乐并没有回到主调小调上去,直到铜管乐上的持续低音将音乐引入到第二主题群。第二主题速度稍快,情绪也略微高涨。第一主题经过一系列发展之后再次出现;惹人喜爱的第二主题紧随其后也升高一个全音再现,并伴有精彩的对位。我认为这个乐章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慢乐章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个乐章都是拍子的慢速乐段和3/4拍子的稍快一点的乐段交替出现两次,而且在随后的部分中不再出现3/4拍子乐段的主题。主要主题第三次出现的时候进行大量的装饰,随后进入布鲁克纳最为成功的渐强段将音乐引入辉煌的高潮。Nikisch曾说服作曲家在这个高潮中加入镲、三角铁和定音鼓;这几个乐器在原稿上是没有的。而布鲁克纳本人曾在这个添加旁边写道gilt nicht(不是必要的),虽然有人对这句话是否出自布鲁克纳的手笔表示怀疑,但是我认为在这里还是没必要使用这几个乐器。这和布鲁克纳1887年版的第八交响曲慢乐章中的下镲声不一样,这6下镲声是布鲁克纳明明白白的写在总谱上的所以演奏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省略。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对布鲁克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多严重。高潮过后一段令人心碎的尾声将第一主题引入大调。这里布鲁克纳写下的一组音符值得注意:这组音符是无法按原谱的标记演奏的没有哪个铜管乐演奏者能持续的以如此慢的速度演奏。

 


谐谑曲乐章虽然是用小调写成不过仍是一派欢欣喜悦的气氛。一个跺脚节奏伴随着小号奏出的主要主题贯穿了整个谐谑曲部分,据说这个主题的灵感来自公鸡打鸣的声音。优美的三声中段速度稍慢和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它的第二部分建立在布鲁克纳喜爱的主题逆行之上(这种手法在第一乐章中被大量使用)。终曲以第二小提琴奏出的两个震音开始,这两个震音和第一乐章开头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比第一乐章开头高了一个八度。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这个主题的前半部分的五个音符和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前半部分也完全一样,只是节奏不一样显得更加轻快;随后由大提琴和铜管乐重复这个主题。第二主题带有圣咏的特点,由舒伯特式的弦乐拨奏伴奏,并且经过多次转调。第一主题突然以乐队齐奏的方式出其不意的插入,原本十分轻快愉悦的主题一下子变的极富英雄气概。在随后的第一主题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部分是建立在小调上以主题的逆行方式发展。主要主题以英雄气概的全奏方式再现,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后圣咏主题再现。再现完成后,第一主题旋律的后半部分将音乐引入最后的胜利的尾声部分。在布鲁克纳的第五、第八交响曲中终曲乐章是整个作品中最为辉煌的部分,但在第七交响曲中却不是这样,这部作品的重心在前两个乐章,所以这个终曲虽然很讨人喜欢,不过它和其他乐章的关系就象是海顿交响曲中终曲和其他乐章的关系一样。

.......

--摘自网上。

夭娇2012-02-25 17:21:48
谢谢阿侬大作,一杯清茶在手,美好的周末午后。
none2012-02-25 18:02:43
不用谢,慢慢喝,细细听,享受美好的周末午后。
yy8882012-02-25 18:29:13
先顶上,还有事要忙,回头再来细读跟着none老师上课:)
小得2012-02-25 21:24:48
跟着none老师蹭听大气磅礴深沉的交响乐!
月近故人2012-02-25 22:28:40
再搬个小板凳,赏乐读文,从音乐中感受一下19世纪中后期“古”人们的复杂情感~~
路边群众2012-02-25 23:24:04
俺帮喜欢古典乐的那谁占个位, 谢谢
none2012-02-26 00:30:21
园园班长忙完了,累了,心静了,就来听。呵呵,
none2012-02-26 00:36:39
谢谢小得,能enjoy这首交响乐!
none2012-02-26 00:41:36
坐小板凳上沉思,听完想完腰估计都直不起来了,感动。
utopia992012-02-26 00:42:59
谢谢介绍,正在欣赏。
none2012-02-26 00:46:07
那谁最后来了吗?回去您给他哼一遍最短的第三乐章。谢谢群众。
none2012-02-26 00:47:49
那。。就先不打扰了。呵呵,谢谢
小得2012-02-26 01:34:12
:))none说的是,俺的古典学习还在蹒跚中,希望能尽快enjoy这当中的神髓:))
utopia992012-02-26 15:16:48
听听Victor Borge's Autumn Leaves,笑晕了,哈哈
none2012-02-27 00:53:19
谢谢推荐。
尘埃2.02012-02-27 04:35:44
很好!俺就站后排听了:)
法国薰衣草2012-02-27 17:37:46
好教材, 讲台没人老师去中饭去了?
Rainier2012-03-08 07:10:42
test
Rainier2012-03-08 07:12:27
test
Rainier2012-03-08 07:14:00
test
Rainier2012-03-08 07:17:02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