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lily20072014-01-04 20:01:09

继“中国好声音”,中国大陆又出了个“中国好歌曲”,旨在发掘中国原创音乐人,其中有几岁就开始写歌的小天才,也有经历过生活艰辛,一直坚持音乐梦想的中青年,每一个做音乐的人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来自云南丽江的歌者,一开口那带着方言的唱腔和平淡无奇的歌词,最后却莫名其妙将我打动得流泪。正如刘欢所说,音乐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无关技术和文采,真情直接将人击倒。

16岁的少女,9岁开始写歌,涉猎范围之广,让人咂舌。十六岁,好像活了几辈子,有点王菲的味道。

大四的学生,中国古典风格的作品,词曲好,可以忽略唱:

十四岁开始做街头艺人,我不需要你的笑,不需要谁来讨好,这两句好感人!

相信音乐可以治愈疾病吗?奇怪的病,音乐的天才,二者不相矛盾。



编后语:能把音乐当饭吃的人毕竟是少数,喜爱音乐的人,在音乐不能填饱肚子情况下,有人舍鱼而取熊掌,有人依然在坚持。执着和纯粹,是音乐人的两种重要品质。文字创作也一样,当文字不能当饭吃又占据你相当部分的时间时,文字就成了一种昂贵的消遣。然而我认为,人这辈子,眼睛不能只盯着饭碗子和钱袋子,在物质的世界里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纯净和财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当音乐和文字不能当饭吃的时候,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感动,继续创作呢?答案是,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