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_Le2019-10-01 02:24:47

1850年,舒曼移居德国北部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并于同年创作了《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以下简称“舒曼第三”。作品于1851年由舒曼本人指挥在杜塞尔多夫首演。

“舒曼第三”有一个别名“莱茵”,虽然这个名字看来是后人所加,但还是有一定原因。因为首先,这部交响曲是舒曼与妻子克拉拉在莱茵河流域旅行获得灵感后创作的;再有,乐曲的第二乐章最初曾有副标题“莱茵的早晨”。其它几个乐章虽然不曾有副标题,但人们相信是和莱茵河两岸的景象有紧密联系。

“舒曼第三”由以下五个乐章组成:

I.生动活泼的(Lebhaft),C大调;

II.谐谑曲,非常平稳的(Scherzo: Sehr mäßig),C大调,3/4拍;

III.不快的速度(Nicht schnell),降A大调,4/4拍;

IV.庄重的(Feierlich),降e小调,4/4拍;

V.生动活泼的(Lebhaft),降E大调。

全曲用时约31分钟左右。

“舒曼第三”的乐队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各两支,圆号四支,长号三支,加定音鼓和弦乐。

这部交响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她打破了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规范,有五个乐章。五个乐章的交响曲并不多,我们前面欣赏过贝多芬的第六“田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都有五个乐章。这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些交响曲不再遵循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规范的一种结果。

尽管“舒曼第三”的别名“莱茵”是后人所加,但通过一些相关的史料以及对作品本的分析,一般认为:作品的第一乐章表现了在新的环境(莱茵河畔)作曲家愉快的心情;第二乐章表现莱茵河的晨景(曾有副标题“莱茵的早晨”);第三乐章情绪典雅徐缓,有触景生情的意境;第四乐章乐队在一些地方模仿管风琴的音色,庄严宏伟,据信是对科隆大教堂的赞美;第五乐章热烈欢快,表现当地节日喜庆喧闹的情景。

下面是“舒曼第三”的一个音像,由德国波兰裔指挥家马雷克·亚诺夫斯基(Marek Janowski)于2016年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hr-Sinfonieorchester – Frankfurt Radio Symphony)演奏:

Schumann: 3. Sinfonie (»Rheinische«) ? hr-Sinfonieorchester ? Marek Janowsk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lRdCGIp-rg

 

下面是“舒曼第三”的另一个比较早期的音像,由意大利指挥家卡尔多 穆蒂(Riccardo Muti)于1994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

Schumann: Symphony No.3 "Rhenish" / Riccardo Muti (199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8cIVO8KmcU&ab_channel=B%C3%BClow18300108

 

还有多种版本的舒曼四部交响曲全集的唱片或录像。下面是伯恩斯坦于1960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舒曼交响曲全集的音频:

R.Schumann Complete Symphonies [ L.Bernstein New-York-PO ] (196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MO227wrN4&ab_channel=BATACHANDESU

 

关于这部交响曲的更多概况,英文见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3_(Schumann)

中文见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DE%E5%A4%A7%E8%B0%83%E7%AC%AC%E4%B8%89%E4%BA%A4%E5%93%8D%E6%9B%B2/1138065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