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2005-04-13 23:47:23
??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
??  ——丰子恺
??
??音乐本身是美好的,总是表达着美好和希望。可是我们之所以要表达美好和希望,也许是因为,生活中,并不总是美好和充满希望。
?? ??
??在网上闲逛,看见一句“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苍凉而悲壮,于是究竟下去,看到民国初年的学堂乐歌,摘了三首,有一首恐怕你我都会唱,另外的,找不到曲谱,只那歌词,反复吟诵,思绪万千。
??
??其一,民国初年学堂乐歌<中国男儿>
??石更词,辛汉配曲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
??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双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巍巍长城
??天府之国/取用多宏/黄帝之胄神明种
??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

??搜索这首歌词的网页,95%的内容还和另一个名字有关,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我们整个民族,从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没有理由可以对这样的名字陌生。他是安徽怀宁人,我要说那是我的同乡,因为他一生的足迹,什么时候回望,都让我震撼和骄傲。(今日收藏里,转载他简单的介绍)

??这样一个名字,还与另一个也必将在华人历史上占有一席之位的杨姓科学家相联系,居然是同乡,校友,和一起留学美利坚的挚友。我对这位科学家的私生活并无太多偏见,把名人家事闹得沸沸扬扬,也是媒体行业为中国就业市场做的一点贡献。可是我用了“居然”二字。实在是,两人一生的道路,迥异如此。你可以理性的认为,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成就,都有可取之处。可是在我,前者的名字和生平,让我震感。后者的名字,早期是在历史和专业领域中闪闪发亮,那个奖项的名字,是世人,都会有几分敬佩。今天也可以常在娱乐新闻里窥见,那一定是说明,咱们国家现代化的进步,资讯业的发达,你看人家美国总统的那点儿风流韵事,还不是让全世界都知道。至于什么82配28,前早有古人,后不乏来者,人家“上帝”都不吝啬恩赐“老灵魂”“最后的礼物”,咱有啥好嚼舌的。

??打住,看下一首。

??其二,1904年创作学堂乐歌《黄河》
??杨度词,沈心工曲
??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
??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
??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
??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
??君作铙吹/观我凯旋
??
??1992年11月16日,学堂乐歌《黄河》被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

??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那是我一直想去关外看看理由之一。还有一个理由,是如楼兰般神秘的隔世的爱情。心里第一次深刻的留下关于爱情理念的故事,不是红楼旧梦,不是罗马假日,也不是琼瑶式的成人童话,是每天守着收音机听评书的年代,听天山雪域草原风沙里罗小虎和玉蛟龙的故事。后来看到的电影《卧虎藏龙》,剧本改的肤浅,人物也太单薄,尤其是虎龙的角色。就如同要把《红楼梦》或者《三国演绎》拍成一部2个小时电影,保留内涵或者精华,本身就是件困难的事情。

??此歌的歌词作者杨度,一生的传奇,令人唏嘘。杨生于1875年的晚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举人,1902赴日留学,终生为救国亡命奔走,闲下来则喜欢模仿白衣卿相,经常吃花酒,逛窑子。他曾把黄兴介绍给孙中山,促成孙黄合作,也曾力捧袁世凯称帝,获赠袁氏“旷代逸才”匾额一枚,后为杜月笙门下“清客”,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逝世。

??曾创作出版了《曾国藩》、《张之洞》等长篇历史小说的唐浩明,出版了三大册历史小说《杨度》,要找来看看。

??其三,《送别》。
??李叔同(弘一法师)词,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应该是熟的不能再熟。不得不提及李叔同先生制谱,南高师首任校长江谦先生作词,今天仍然被沿用的南京大学校歌;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
??来芝城前相熟的师弟帮我在移动硬盘里装了好些资料,其中居然有这首南大校歌。记得在学校的日子,午饭或者晚饭时间走进南园,在音乐广场左转的高大的梧桐树荫里,有这样的歌声响起,古朴,庄重,气势勃然,仿佛百年历史的沧桑浑然袭来,能够感受到,一百年前的热血,传承着某种使命。
??
??可是那使命感,在今天的生活里,是很难找到。那些暴风骤雨的年代,民族的使命,社会的使命就是个人的使命。而今天,“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所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不侵犯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个人的价值实现,恐怕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同。自我的意识,在我们古老的土地上,从来没有这样昂首挺胸的张扬过。
??
??我一直主张人需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人本意识。可是在今天我们面临的现实世界,也许仍然需要一种信仰,一种和自己出生的土地息息相关的信仰。看张纯如写的华人在美国150年的发展历史,满目的辛酸。即使是出生在美国视美国为祖国并为之流血战斗的华裔将领,在一次宴会上穿着美国军服佩戴美国勋章,仍然有美国人当面询问,你是中国将军么。我想那个军人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只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的世界,还没有给我们心里期望的和平和平等。
??
??我们对于自己出生的地方的爱,也许不该需要任何理由。就如同我们之于父母的爱。我们也常常会对出生的地方,有诸多的抱怨。就像曾经生活的家,你也许会抱怨父母管的太严,饭菜缺少变化,楼上的邻居太没公德,隔壁半夜的麻将声太吵……可是等你走远了,你会如此如此真实的认识到,只有你的家,你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才有你想要的,心里的自由。
??
??而所谓爱,应该是你明知到诸多的不足,仍然在心里有着热度,不离不弃。
??
??
??附:学堂乐歌:百年前的校园歌曲
??
??南方周末   2005-03-24 11:14:42
??本报驻京记者 陈一鸣
??
??所谓“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的学校歌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音乐风格。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痛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奋起救国,鼓吹维新,倡言废科举,办新学。新学课程设置中,就音乐一题,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乐堂渐有发达之机,可谓我国教育界前途一庆幸”。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开设“乐歌”一科。1903年颁布的《重订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规定》中,音乐又被列为必设课程之一。1909年,《修正初等小学课程》进一步规定,凡初等小学堂中必开设“乐歌”课,高等小学堂中需增设“乐歌”课。“学堂乐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
??清末的乐歌歌词,题材广泛,或号召民族觉醒,或宣传妇女解放;或倡言破除迷信,或勉励敬业乐群,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有明显的正面作用。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传统伦理和道德的内容,如《尊孔》、《演孔歌》、《忠君》、《五伦》等。有些学堂乐歌中也不乏大汉族主义思想,华夷之辨甚是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