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评书
至今记得我家的收音机:比砖头厚一些宽一些,塑料壳正面黑色背面白色。质量很好,那只大黄猫几次把它从木箱上面拨弄下来,也仅仅摔掉了它的一小块壳儿。摔的听不到声音的时候,我们就用手掌啪啪的拍它几下,它就怕挨打似的“好”了。当然,每一次,大黄猫无论委屈还是不服,都逃不开一顿斥骂,被我们满院子的追着打。
我是从几岁开始听评书呢?忘了。但是我记得听的第一部书是《岳飞传》,刘兰芳大姨说的,之后听了《杨家将》。到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已经会在作文里这么写了:“上回作文里写到。。”老师因此把我叫到办公室笑里藏刀的对我说:“好孩子,要诚实,自己的作文自己做。。”我没有做任何辩解,但从那时起,我的作文就没有及过格。
也许是童年的记忆过于深刻,也许人们总是对第一次情有独钟。总之我听惯了刘兰芳,就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好的评书演员,不论她讲什么故事,我只要听着她的声音就是享受。她的马挂銮铃,我曾经跟哥哥比赛看谁学的更像,结果是我说我赢了,他说他赢了,而姐姐说我俩都输了。后来听单田方老师的《隋唐演绎》时,就只是听故事了,一边听一边腹诽单老师说话漏气的嘴,想像着这个说书的老头儿该有怎样的一把白胡子,已经掉了几颗门牙。再到后来的连丽如,我因为讨厌她的声音干脆就不听了。
是不是老北京们都是坐在茶楼里摇着扇子磕着瓜子儿“看”说书的呢?那说书的手拿醒木,身穿大马褂儿,神采飞扬,口若悬河,说到尽情处手舞足蹈?―――呵呵,这是我从电视里看到田连元说书时的猜想,至于田大哥的书,我是一个整段子都没有听过的,因为实在是没有耐性把自己束缚到电视屏幕前看他一个人在那儿折腾。:)
盛上一碗粥,打开收音机;摊开作业本,打开收音机;背上竹筐,拿上镰刀,几个拖着鼻涕的孩子,破衣烂衫,赤脚而行,筐子里,躺着收音机。。。于是,刘大姨的声音飘出来,在空寂的旷野间,流动。于是,大漠飞沙,铁马金戈,伴着我们一路成长。
其实已经好多年没有再听评书了,昨天,偶然间说起喜欢听评书,朋友马上给了一个网址,点进去。。
“大宋朝八帝辉宗年间,在项州苍尹县孝悌里永和庄住着一家姓岳的,男的叫岳和,妻子姚氏,夫妻俩忠厚老实,和睦邻里,老来得子,取名岳飞字鹏举。。。。。”
呵呵,如听天音。
http://music.jschina.com.cn/adindex.asp?userid=221168
(也许不太合适,可是实在是很高兴,推荐一下.我已经在那里下载了全套的岳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