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站2019-09-25 22:54:26
曲路浚 草根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衢州地方 - 曲路浚首页 衢州中心城区风水古今谈 2019-09-23 字号:小中大 行文之前,先对风水与堪舆作一界定。本文中风水的本体是自然界,是一种客观存在,包括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观不同于本体是人,是主观对客观的活动的风水术。堪舆,研究的对象是人和环境,造就天地人和谐生态环境。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在本文中,把中国的现代生态环境科学的前身界定为堪舆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中国古代先民憧憬的生态环境聚落,也是现代中国居民的理想追求。 拙作《灵鹫山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有一“衢州中心城区因风水的现代改造不能没有灵鹫山战略规划一环”章节并指出:“在古代,都江堰就是改造风水的成功的范例,衢州中心城区在现代风水的成功改造后,也极需要“后玄武”——高山开屏的千里岗的人文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区域灵鹫山一极的战略规划同名符其实的南孔圣地、生态山水美城相匹配”,以及“浙江灵鹫山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应重点培育衢州北郊“卫星城”——九华灵鹫山森林运动、历史文化小镇”。这篇文章发布后得到有关专家及读者博友们的关注,有的要求本人对衢州城区的风水再作一些补充说明。这是本文的缘起。在本文中较多地运用了浙江灵鹫山柯城“九华立春祭”世界“非遗”传承人汪筱联与原市工商联秘书长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裕龙老师的《远逝的古邑》的有关资料,谨致谢意! 一,古城衢州风水曾得到鼻祖郭璞的钟爱 一千多年来,风水这个概念和它的理论体系都是郭璞所创造的。郭璞风水理论的核心,是“生气说”,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气”所生成,只有把房子和祖先的坟墓,选择在充满生气的理想环境中,子孙才能有生机勃勃的美好未来。选择理想环境的方法,大体有“藏风得水说”、“地形藏气说”和“方位说”等几种。“藏风得水”是保护生态的关键,“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用现代话说,“水”是保护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因素。“地形藏气”,主要是从周围地理形势来保持生气存聚,既要保持周边景观的蜿蜒起伏,有龙腾虎跃的气势,又要聚拢生气,不使生气外泄。“方位说”,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灵以山势来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形成庄重的感觉,这是中国风水中的固有模式。 《四库全书》中的《双桥随笔》的作者为清代衢州人周召。本书写于康熙甲寅(1674年)、乙卯(1675年)间值耿精忠构逆,避兵山中所作。双桥者,其山中所居地也。周召在《双桥随笔》里写道:“雙橋在万山中又有清流急湍茂林修竹之胜食之米糊”,这里的米糊指的就是双桥粉干(曾参加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拍摄,衢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荣获“浙江老字号”称号)。如今的双桥粉干已成了一份无法抗拒的舌尖诱永惑,而周召的《双桥随笔》也成了衢州文史界的必读之书。令人惊异的是周召的《双桥随笔》有衢州府治内曾传有风水堪舆鼻祖郭璞的坟墓的记载。郭璞(公元276--324),河东(今山西省)闻喜人,字景纯,这样一位西晋风水堪舆大家是如何与古城衢州结缘的,现今已无从考查。对今人来说,重要的不是郭璞坟墓是疑冢还是衣冠冢,而是从中传递的历史信息:山川之精,上应星辰,下接地气;天道远而人事近,顺人应天的古城衢州选址依据;郭璞钟爱古城衢州的风水。 二,古城衢州是牛女分野风的独萃天奇的胜地 明天启《衢州府志》载:“观衢之星野,界分吴楚,天近斗牛,光接丰城之剑,客星舄奕,波连云汉之槎,独萃天奇,最称地胜。”这是古人称衢州古城为胜地的文字记载。 衢州地域从姑蔑(姑末)、大末、新安、信安、西安、衢县的称谓中,分野定位与星汉(星汉,古称银河)同在,千古不变。 唐朝时衢州剌史崔耿在会昌元年(841)时在峥嵘山西北麓建东武楼并作《女楼记》传世。本处之“女”指“婺女”二十八宿之“北方玄武之女宿”,将衢州地域自古姑蔑国及之后的信安之地对应天文二十八宿之“北方玄武之女宿”。清朝衢州知府杨廷望在编纂康熙《衢州府志》时在“分野图”节中注按:“汉、唐分野,衢州统于会稽,至明,始以十二次分配各郡,而衢州在牛、女度。”“衢州牛女分野,自牛五度至女三度。”即《汉书·地理志》“越地,牛、女分野”之说也。牛女分野,也指指广东、福建及浙江部分地区。 用现代的语言,就是,衢州位于中国东南百越文化区,东经118°01′至119°20′之间,北纬28°14′至29°30′之间;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衢州属于越族文化区,也可称百越文化区;地属钱塘江流域南源(主源)衢江流域,与东源婺江(金华江)共同组成“金衢盆地”。 丰城之剑,古代名剑,一为“龙泉”,一为“太阿”。史书记载豫章人雷焕任丰城令时所得龙泉、太阿二剑,所以此二剑又叫丰城剑。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舄奕,光彩蝉联不絕,流傳久远。云汉的解释,银河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槎,即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 总之,古人把衢州古城描绘成物华天宝,光接丰城之剑的人杰地灵的牛女分野风的独萃天奇的胜地。 三,古城衢州为人与自然和谐的“九龟福地” 衢州古城发源于峥嵘山。峥嵘山,自嘉禾五年(236),孙权命征虏将军、亭长侯郑平率千人戍守东阳郡峥嵘镇以来,峥嵘山有长达1700多年的屯兵历史,同时也开展了以峥嵘山为中心的古代衢州城池的建设与发展。衢州古城城池的选择,是依据《墨子》一书对城池位置选择的要求,将城池筑在浙闽赣交通必经之要道的地理位置上,并根据攻防要求,借峥嵘山地势建造形成城垣。 古人筑城讲究风水,衢州古城称“九龟福地”这可从古城城邑风水选址讲起。衢州古城近观三面环水,远观三面环山。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衢州古城城邑经过历代名师营造的古城建筑,从选址定向到总体规划设计,乃至建筑的每个细节,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建筑与自然、人与建筑之间处在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充满浓厚的民族风格。都是风水文化与建筑有机结合的杰作,不但是完美的建筑,而且是杰出的艺术作品,令世人为之折服,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组典型城市建筑。 衢州古城城邑在理气方面,讲究龙、水向的辩证关系,以形峦为体,以理气为用,主张龙合水,水合向的连珠三合不出卦的理气理论和方法。强调乘生气者为吉,乘旺盛的生气者为大吉,不能乘生气者为凶,破坏生气者为大凶。“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风水的关键在于内能否乘得旺盛的龙之生气,外能否接纳到生旺的堂气。 衢州古城城邑北方不仅有水(衢江浮石潭),北方也有火,也有木,也有金,也有土。东方也不仅仅有木,乌溪江是一条青溪,有很多的水,也有火,也有金,也有土。 衢州古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经久不衰。明朝的方志史籍对古城衢州城邑风水选址称赞有嘉,称赞古城衢州筑城邑的理念是中央与地方君臣同心,同心同德的表现。从风水学角度表达是:“郡城高居原而不隰(湿),惟有南方离火之位”。在八卦中,峥嵘山郡城位置是离卦,外于南方,属火,是“天道纯阳莫盛乎南,离至尊而无对者也。”政府的至尊地位在于水,古人就用人工弥补的办法补充。“水火既成,为益滋大。阴阳和谐,上下相通”。在古城衢州筑城邑的理念中“上下同德,水火既济,一邑富足”。同时,在城邑布局上也讲究平衡,为弥补峥嵘山西高东低的不足,在巽位(东方)采取补助的措施,明?天启《衢州府志》载:“巽方卑虚,势合高耸,前有保和楼,今兴宝坊塔,得其宜矣”。可见对城邑布置、地势的保护、自然环境的和谐十分重视,达到谨小慎微之程度。 衢州古城城邑风水,就是特别重视自然环境的选择和保护以及合理利用,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默契配合,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在自然生态存在某些缺陷时,重视人工工程去弥补之(南湖、斗潭湖)。衢州古城的特点主要是后有高山开屏(千里岗),山峰秀丽,重重环抱,流水弯曲有情(环城U状水系),水质甘甜清澈,植被茂密等特点。 衢州古城主城区地形,衢江与乌溪江环“抱”出一只神龟的形象。它的一只“龟足”在衢州二中,另一只则在下张乡。龟首向着三江口,有着“神龟探水”之意。龟有着长寿的寓意,而衢州自古就与龟有着不解之缘,民间有着“九龟之城”的说法,还流传着不少与龟相关的神话。 四,围绕峥嵘山构筑的衢州古城曾是全国古老而发达的地方 唐白居易《轻肥》中有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直到今天,无论是衢州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将“衢州人食人” 当作是历史上的衢州落后的写照。也是这句话,使衢州,这个地方,成为历史本身与历史学家们遗忘的角落。 其实呢,唐白居易《轻肥》真实的意蕴是,苛政孟于虎也,这一年江南发大旱,连衢州这么发达的地方都人食人,江南其他地方就不用说了。考察衢州这个地方的耕作制度,稻——稻——旱作三熟制,是1949年以后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的结果。历史上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稻——旱作二熟制。江南丘陵山区十年九旱,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台风活动频繁,因山体阻隔这一天然屏障,台风对衢州这个地方的农业利大于弊。无论同沿海地区还是江南其它地区相比,衢州这个地方处于一个优越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唐天宝775年,衢州这个地方人口为44万人,那时全唐在册人口为5291万人(这两组数字,我想求教于各界验证!),占全唐总人口的千分之八。这是一个什么慨念呢?现在大陆人口已愈13亿,千分之八意味着1040万人口。今曰衢州这个地方实际只有240余万人口。也就是今曰衢州这个地方只占到全国千分之一点八人口。人口是农业社会生产力及地区综合实力的天然尺度。从这一点看,历史上的衢州这个地方是全国的一个发达地区。 衢州古城治下的区域在农业社会的发达,除了处于一个优越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之外,还要有一个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作支撑。衢州这个地方有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自从20年前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后,至今仍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竖立在史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和游客的眼前。这就是被观者惊呼为“旷世奇窟”的龙游石窟。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也有人认为龙游石窟不过是一个伟大的採石场。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界第九大奇迹”无异于向人类历史宣示:自有铁器等金属工具以来,衢州这个地方社会生产力曾经有过一个无人所及的历史高度! 还有,在南宋山东曲阜北宗孔府孔庙举家南迁到衢州以前,衢州这个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达到了顶峰,为两浙(今浙江及江苏南部地区)翘楚;北宋167年期间,衢州仅文科进士就达250人,远高于苏州、杭州、绍兴等地;北宋熙宁十年(1077),浙江各州州城商税排序是杭州、衢州、湖州、绍兴、嘉兴、金华、温州、台州、宁波、丽水、睦州(治在今建德)。 在农业社会,一个发达的地区,必然有一个发达的地域主导思想文化与之相匹配。下面二件亊实,足以证明衢州这个地方历史上思想文化的发达。之一,北宋两浙路14州含今常州、苏州、镇江及今浙江全境,衢州这个地方的进士人数在14州中排名笫二;之二,衢籍名家入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由总纂官纪昀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的著作,不仅种数为全国县均的一倍多,卷数也高出三分之一。 上述的人口水平、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力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域主导思想文化四项,就足以证明衢州这个地方是在东方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古老而发达的地方!?表明,围绕峥嵘山构筑的衢州古城含治下区域的风水,同农耕文明是极其适应性的。也是农耕文明 风水与堪舆成功的典范。 五,古城衢州因风水得益交通辐辏称雄于江南八省 古城衢州是古代交通的辐辏。先贤著名方志学者解元公郑永禧在《释衢》一文中多处引用明邓元锡《函史》及清初顾祖禹(1631明崇祯四年-1692清康熙三十一年)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史料。邓元锡《函史》云:衢州府,为江、浙、闽、广之所辐辏,故名三衢。《方舆纪要》引出《图经》与《明统一志》三衢下引《吴会须知》“路通三越”之说合。三越犹三衢,此一说也。又不仅以山名州也。《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释名?释道》:四达曰衢,实为皖、赣、闽三省之要道。曰江、浙、闽、广者,浙为本境,三省当然江与闽、广。然明代皖、赣皆属江南,广包湘、鄂、桂及交州为五,统称八省。郑永禧在《释衢》一文中充分解释了古城衢州的交通的辐辏的突出地位。古城衢州的人口水平、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力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域主导思想已称雄于江南八省。 唐元和四年(809年),散文家李翱从京城长安赴岭南,由东都洛阳下运河水道,经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的广州,全程8500公里,历时175天,中途因妻产女在衢州停留45天,实际行程130天。李翱在现存的中国最早的古代道路的日记《南来录》中写道:从杭州至常山,水路共695里,全程沿钱塘江逆流而上,多急流险滩,以绳索拉纤才可往上走。从常山至玉山,共计80里。当时浙江的丝绸、江西的瓷器等货物,一经此路由运河运京上贡,或远销北方各地;一是经此路运广州出海,远销欧亚及阿拉伯国家。而广州及海外进口的货物,除海运外,也经过这条水陆通道输送。这条路浙江段的最大价值在于,除常山至玉山80里陆路外,其余路程可以走水路。古城衢州的交通的辐辏的突出地位即有力推动和促进了衢州地域经济的发展,又培育了在全国占有一席之位的十大商帮之一的衢州龙游商帮。衢州这个地方经济文化至元明清继续保持北宋时期的发展态势;在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全中国十大商帮中最活跃的是洞庭商、 徽商和龙游商,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 遍地龙游商”;这反映洞庭商人、徽州商人、龙游商人遍布全国并雄踞商界的事实; 龙游商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发轫于南宋,活跃于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为鼎盛。另外,乱不怀圣!孔府孔庙作为传统中国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象征,绝不会置于一个时常发生兵荒马乱又缺乏文化氛围的地方;孔府孔庙自山东曲阜一路南下最终落脚衢州这个地方,也佐证历史上衢州这个地方比兵家之争地更为重要的是一个闻名全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六,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促成古城衢州风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截止到1949年,衢州中心城区基本上维持了以峥嵘山为中心的古代衢州城池的建设与发展的同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历史格局。 衢州这个地方的现代工业起步比较早,建于1918年的衢州蜡纸厂,是全国第一家生产铁笔蜡纸的企业;建于1957年的衢州化学工业公司,是全国十大化工企业之一;1958年发电的黄坛口水电站,是1949年以后我国建成的第一个水力发电站。1949年以后,受“第三次世界大战总是要打起来”的战略指导思想影响,中央在浙江的重大投资安排有相当数量落脚在衢州这个地方。1985年金华衢州分家时,衢州这个地方的大工业基础拥有当时全国十大化工联合企业之一巨化及核工业部七七一矿两家大型企业,其中巨化是浙江仅有四家特大型企业之一,连同乌溪江电力厂、浙江电工器材厂、衢州煤矿机械厂、江山水泥厂、龙游造纸厂、衢州木材厂等一批中型企业一起,衢州这个地方的大工业基础超过浙西南(温州、台州、丽水、金华、) 所有地区,同浙东北(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比还具有规模经济与资本装备率的相对优势。新中国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促成了古城衢州风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改革开放初期,衢州中心城区已从单一的以峥嵘山为中心的古代衢州城池扩展到北区以老城为中心、南区以衢化为中心,在1990年代已形成老城片、花园岗片、衢化片、城东片四片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扩展为由中心区、西区、南区、东区四区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在1990年代,结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城市形态,形成以衢江和乌溪江为景观和生态轴线的四片城市用地,三个公共活动中心,两个物流中心,一个干路系统,五条楔形绿带的城市结构;进入新世纪后,结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城市形态,形成以衢江和乌溪江为景观和生态轴线的四个城市组团,四个公共活动中心,两个物流中心,一个干路系统,五条楔形绿带的城市结构。 在同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以峥嵘山为中心的古代衢州城池的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八卦中,峥嵘山郡城位置是离卦,外于南方,属火,是“天道纯阳莫盛乎南,离至尊而无对者也。”政府的至尊地位在于水,古人就用人工弥补的办法补充(南湖、斗潭湖)。“水火既成,为益滋大。阴阳和谐,上下相通”。在古城衢州筑城邑的理念中“上下同德,水火既济,一邑富足”。如今,常山港、江山港、信安湖、乌溪江这些母亲之江的水都已成了古代衢州向而往之的“水火”之水了。郭璞风水理论的“藏风得水”是保护生态的关键,“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用现代话说,“水”是保护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因素。成了现代衢州中心城区的自然因素。 衢州这个地方的水资源,按多年平均降水量计算,折合降水总量为160多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114毫米。水资源总量为98.5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7.98亿立方米,地下水20.5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达到4000多立方米,接近全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山区人均占有量最高,达到8000多立方米,远远高于我国2300立方米的人均值。衢州不仅水资源充足,水力资源也非常丰富,大量分布在常山港、江山港、乌溪江等地,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5.57万千瓦,在1980年代即已开发利用26.7万千瓦,其中湖南镇水电站17万千瓦,黄坛口水电站3万千瓦,另外100多座小水电站6.7万千瓦。 黄坛口水电站和乌溪江大坝是一对姐妹坝。黄坛口水电站位于衢江区黄坛口乡,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管理并建造的中型水电站,1951年动工,1958年开始发电,是“中国水力发电的发祥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发电过程,特别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控制室形象地展示了中国水电工业成长的过程。乌溪江大坝(又称湖南镇大坝)位于衢江区湖南镇,是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也是我国唯一的混凝土梯形重力支墩坝。大坝于1970年3月复工兴建,1983年12月竣工,坝高129米,坝顶高程242米,坝长440米,被列为世界最高的大坝之一。坝体有五个溢洪道和四个溢洪洞。每逢溢洪时,水从溢洪洞奔腾而出,翻滚而下,向上抛高数十丈,雾气腾腾,向外扩散,有遮天盖地之势,发出阵阵轰鸣,地动山摇,声震十里。远远望去,其壮观胜似银河落九天。 在黄坛口水电站和乌溪江大坝是这对姐妹坝建成以前,衢州这个地方尽管水资源总量相对富裕,但由于降水与径流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匀,河流属山溪性河流,易涨易落,且有较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因此,在1949年以前仍属于农业上的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地区。在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随着乌溪江水电站、黄坛口水电站、铜山源水库电站、庙下水电站、峡口水电站及乌溪江引水工程等水电工程的先后建成,农业用水才有了可靠的保障。水资源也开始从以前的潜在性优势转变为现在的现实性国家优势。 在黄坛口水电站和乌溪江大坝是这对姐妹坝建成以后,截断滔滔乌溪江形成的人工湖,发源于闽、浙交界仙霞岭的乌溪江、主流全长160多公里,流域面积2632平方公里。国家投资对乌溪江进行梯级开发,先后建成了装机容量8.2万千瓦的黄坛口电站和装机容量27万的湖南镇电站,两电站合一组成乌溪江电厂。从而也形成了高峡平湖的壮美奇观。湖南镇水库控制的集水湖区面积2197平方公里,黄坛口水库控制的集水湖区面积达237平方公里。 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直接取用的地表水,水质优良。地表水绝大部分是一、二类水质,市区是全浙江省唯一一个饮用水源保持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 单就饮用水源这一现代城市如同血液的第一战略性资源而言,衢州在现代城市群中,也称雄于“江南八省”。 明?天启《衢州府志-郡治》有云:“‘堂架龟峰,永千龄之寿笄;山连龙沼,绕一脉之清香。’衢州郡城南有紫峰,北有青峒。峰峻天然。山川生色,塔相衢城,浮图福宏。惟有朱雀在前,山如吐焰。加以玄武在下,地爱流泉。此郡城之山河,系士杰之否泰。” 这郡南紫峰就在乌溪江流域的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郡北青峒就在灵鹫山区域。在同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以峥嵘山为中心的古代衢州城池的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时期,古人考察风水时都有如此宏大的南北视野,今人更应如此。 在现代,衢州这个地方由于红壤改良利用、水利开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由此而来的生态市建设与中心城区的水城发展战略也成为国家级的优势。乌溪江的黄坛口水库——九龙湖与湖南镇水库——仙霞湖这两大人工湖及中心城区2006年因自塔底水利枢纽蓄水后,市区形成了5.5平方公里的人工信安湖城中湖面,并由此彻底改造了衢州中心城区的风水,并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时期的一块具有国家级优势意义的风水宝地——从水是未来城市第一战略储备资源的角度直接证明。至此,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以人工信安湖流水传情,以乌溪江的黄坛口水库——九龙湖与湖南镇水库——仙霞湖这两大人工湖组成“前朱雀”聚宝盆,“后玄武”——千里岗如高山开屏——灵鹫山是其人文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区域,东边以水为“青龙”,西边高山以卧“白虎”。 这是一个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促成古城衢州风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古代龙脉的行进、终止,有这样的基本原则:夹于山脉(龙脉)有川(水),夹于川有山脉,水流则山行,水合则山止。因而必须寻求生气充溢水驻之地。有山有水,始终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已经从有房住,发展到开始关注周边的环境,窗外的景观。现代的快速轨道交通也成为引气的“龙”。从实际意义上说,这就是交通问题。古代居住点临江靠河,是因为生活方便,出行则有舟楫之利,与现代人把交通便利作为选择风水最重要的条件异曲同工。 基于此,在拙作《灵鹫山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一文提出: ——衢州这个地方中心城区的时空布置,应按“九龟福地”,沿衢江、江山港、常山港按“Y”型自然分布形状展开的同传统农业社会相应的布局方式转变到以G3京台高速公路从开化西坑口经马金、开化、常山县芳村、五里,到柯城航埠、华墅,再沿地方公路连接后溪镇、乌溪江湖南镇,为中轴线,在G60N杭新景高速公路、G60杭金衢高速公路、G3黄衢南高速,S33龙丽高速公路的“開”字区域展开的新的战略时空布置。这如同勤劳的衢州人民的双手,打开了门闩——开放发展,拥抱一个南孔圣地、生态山水美城!这是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及浙江“大花园”战略对接起来的新发展战略!也就是把衢州大花园定位为“浙江的瑞士”,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的新发展战略?! 在此战略思维指引下,主张衢州中心城区战略规划就需要“后玄武”——高山开屏的千里岗的人文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区域灵鹫山战略规划一环;为使灵鹫山战略规划同名符其实的南孔圣地、生态山水美城相匹配,浙江灵鹫山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应重点培育衢州北郊“卫星城”——九华灵鹫山森林运动、历史文化小镇。 这实质上,历史上的衢州这个地方曾称雄于“江南八省”的历史格局在现代的战略追寻!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0 上一篇下一篇 灵鹫山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 文章评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评分与评论 真差 一般 值得一看 不错 太棒了
青松站2019-09-25 22:58:41
成了千字文了~抱歉~~
老骨董2019-09-26 00:38:30
衢州龙脉来自武夷山,虽然三面环水,为四省通衢,却无青龙白虎,可安居而不可展雄图也。
青松站2019-09-26 02:50:00
总结得好~~我在网上看到,当年与我爸爸坐火车去看亲人,那种清澈的水,永生难忘,,那也是我父亲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baiwen2019-09-26 03:45:45
刚打开就关了,没法看,怎么不分段呀?太不尊重读者了
青松站2019-09-26 04:17:23
昨天是我爸爸的生日,正好看到这篇文章,让您看得眼花缭乱,抱歉~……谢谢您、……
青松站2019-09-26 04:32:29
~~原来有人想看,在这里,再次抱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