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tao2019-12-14 20:10:40

九级浪 (电子版)按语 毕汝谐(作家 纽约)
 

 

按:1970年深秋,我不耐文革痛苦,愤然完成*文革地下文學著 名小說“九級浪”*
创作“九级浪”的动因,可以追寻至1964年3月7日;是日,光 明日报发表
评论员文章“让青春放出光辉”,作者系史学大家黎澍(儿时在中央 政治研究室,田家英家、黎澍家、我家住在同一幢二层楼里)。文章 罗列许多中外先贤的光辉业绩,令我这个少年人如遭雷击!


当晚,我含泪在日记里写下神圣的誓言:年近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 岂丈夫!
“让青春放出光辉”中有句话“年轻人应当早日成器”;后来,这句 话在“九级浪”中衍化为“对不起自童蒙时代就牢固确立的成大器的 理想”。




1970年深秋,我年至弱冠,正值九一三之前文革最黑暗的阶段; 青春虚掷,一事无成;抚今忆昔,我不禁像登临浔阳楼的宋江那样, 流下两行英雄泪!
宋江提反诗,毕汝谐写“九级浪”——异曲同工!

宋江曰:潜伏爪牙忍受。

“九级浪”结尾:忍耐是希望的依属。

 



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看“九级浪”,其文学价值不足挂齿,而政治
 意义空前绝后!

 毕汝諧借小说主人公陆子之口道:"我们讨论否定之否定定律是否 正
 确,

 据此,某些历史现象会不会一再出现";这是一个政治预言:文革 否
 定了十七

 年,未来中国否定文革而形成否定之否定;未来中国具备十七年的 主
 要特征,
 却是十七年的更高级的阶段!今日中国的政局,证明毕汝諧的判断 完
 全正确!

 1970年深秋,文学青年毕汝谐的这一远见卓识,超越当时全中 国
 所有第一流的大政治家——

 1970年深秋,毛泽东执迷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乌托邦 理
 论,至死不悟;


 1970年深秋,林彪的真实的政治理念,至今不为世人所知;


 1970年深秋,周恩来以妾妇之道迎奉毛泽东,唯唯诺诺;


 1970年深秋,邓小平流放江西南昌,龙困浅水,无暇虑及未来 中
 国的政治远景;

 1970年深秋,蒋介石执迷于反攻大陆的梦呓,至死不悟。

 毕汝谐何以神机妙算?
 毕汝谐亦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