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看手机就来气,真的,我已经很克制了。自拍,弹琴,跑步,做饭都压抑不了的气愤。我就想上来吼一声,中国的媒体,你们该集体补脑了。
好不容易,什么拾荒老大爹倾囊捐赠的消息不闪了,我还盘算着舆论补心有成效,另一则动向炸屏了,大家对这些画面不陌生吧?台下的观众朋友们,纸巾都准备好了吗?
“女护士为上救护一线集体断发”,“新晋妈妈请战一线集体断奶”,“90后女护士流产十天后上一线”,“我可以憋尿,我上”,“当女护士反应没有卫生巾的时候,某领导说,都什么时候了,这个不重要”,“为了节省防护服,我们穿尿片,赶上生理期就要忍受一天泡在血尿里……”昨天我还看了几个视频,女护士说,我们为了拖迟生理期,不给救护添“麻烦”,几个人在服用药物推迟生理期。还有一个女护士,只睡了三个小时,体力不支累晕,不让记者采访,哭着说自己太娇气了,一直道歉……这样的言论,视频,被媒体夸大,歌颂,宣扬,获得上万点赞。评论区满是鲜花和掌声。什么最美天使,疫情花木兰,巾帼英雄。我是一个女人,我非常敬佩忙碌在疫情最前线的天使们,但是,我想悄悄问一句,你们还好吗?
那个女护士青丝落地的视频,我看得是目中无泪心头打颤,为增加采访效果,记者还不停地问,“心疼吗?后悔吗”?我真看不出感动,我看出来无耻和无底线。不在别人的伤口撒盐能死吗?我记得在一部电影里,一个恶魔吐出了这样一句话,摧垮一个女人,就要占有她的身体,剃光她的头发。让人不寒而栗的毒咒。剃光女间谍的头发意味着酷刑,剃光荡妇的头发意味着羞辱,《少年的你》里面,陈年被拍裸照,小北为她剃发意味着人性的泯灭和心如死灰。我们的护士为什么被剃发?因为刺激和惨烈,这样的效果可以最大化营造氛围。媒体工作者们?你们在拍摄采访的同时,人性是不是也一同被剔除了?
女性生理期,本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原本就应该被善待与呵护,怎么就成了“麻烦”,凭什么就要给疫情让步?凭什么这最正常的需求,得不到重视?这是什么灭绝人性的逻辑?先不说,不卫生状态下下体被感染的机率有多大,我是个女人,甚至其中的深浅,但凡一个有正常思维和基本常识的男人,也懂得起码的尊重。这种女护士之间无奈与残酷的现状,活生生变成了媒体大肆宣传的脚本。是我三观出问题了吗?这激情的赞歌里,浸满了血和泪还有女人的尊严和隐私。
我恍惚看到这样一幕:我用赞歌织成了无形的绳索,引导你在我的节奏里舞蹈。无论你多累,多不愿,都没有退缩的权利。这分明是变态的道德绑架和妖魔化的英雄主义好吗?
护士天使们,你们真的还好吗?我不仅担心还深感悲凉。你们是人,是女人,不是金刚大神。无需为自己疲劳过度道歉,不必为自己生理期内疚,落发哭泣的样子和软弱无关。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去守护更多的病人。希望社会给与你们爱自己的权利。什么时候女人丢了真实鲜活和敢于倾诉才是真的可悲可怕。
写这些文章的媒体记者们,你们消费女护士隐私的样子真丑。你们都出来走两步,先搞清楚,何为人性与尊严,再和我谈什么感动中国。
这几天很多国内的同学和我聊,说疫情太压抑,我们需要正能量,需要精神支持。是的,那为什么媒体不多宣传女护士对待病人的人文关怀,他们在疫情现场的冷静和专业,相关部门采取了什么举措,如何安置医护人员的生活和调节心理健康?为什么镜头和笔端偏偏放大这些尬尴点?这种爆点炒作的模式,体现的是媒体人的低端和舆论的浮夸。人是有心理承受底线的。这种行为是爱护还是蹂躏他们的心理防线?如果这样的标题可以挣足流量,那我真的质疑这些报道的初衷了。我们的舆论导向怎么了?难道女性需要牺牲,隐忍,坚持,沉默才能迎合大众的价值观?
曙光还是有的,人民网率先刊登了 :女性逆行,尊重比赞美更重要。我总算嗅到一丝正常的味道了。贵州省委为一线医护人员准备了爱心包,里面有生理用品,纸尿裤,指甲刀等贴心物品。这才是值得宣扬的正能量。
昨天一个国内同学和我聊天,说我们会一点点变好,我说当然啊,这个中国梦可以有。
我们都有很多梦,武汉的樱花会再次绽放,女护士不再有绑架的笑容,赞歌里多一些实在的关怀……
编外话 :骑士,一个长得有点吓人,有爱有担当的大胡子叔叔。圈子里有名的老婆奴。昨天和他聊,他说,你写一个女护士题材的推文吧,我一个大男人都觉得不能忍了。我说你公众号都是科技经济之类的硬文,不适合这个话题吧?他说,尊爱女性这个话题,比什么都重要。
由骑士牵头设立,新媒体人率先响应的“关爱天使”定向捐助女护士护理用品的公益活动已经启动。疫情期间我所有的稿酬,请约稿的公众号代替我本人全部定向捐赠。
你们来守护世界,我们来守护你。谢谢所有的天使护士们。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