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留2020-10-21 15:01:07

儒家仁心的產生过程

 

杜维明的〈东亚思想观念中的道德共範〉的感想

 

杜维明在《儒家思想》的CH1〈东亚思想观念中的道德共範〉论文中指出:東亚哲学的特点是在此宇宙的起点並非由任何造物者所创造的。在没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下,不必求助于super power或者上帝之力、任何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努力而完善起来。此努力必须包含创造与转化而将自己趨于完善。在古代任何朝代、东方的教育制度下,知识是作为一种啓廸与自我省察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征服外间世界的力量。除此之外、所有东方哲学的完善过程的重点都是着重于学习作人,而这种学习作人卻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内在自觉,学习的目的是在修养自己的身心或者加强与扩大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的建立卻是有其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基础。当我们将这种道德情感视为自己的义务时,人的慈悲心就会渐渐向外扩大,一直到充斥于整个世界。这就是儒家思想的仁心的终极目标,故在《论语·泰伯篇》有此段的记录-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就是说:儒家的君子笃行任道,一直到死为止。

 

笔者于此综合与归纳此篇杜维明论文中的仁心產生的过程,此產生的过程是符合现代的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兹节彔于下以供参考。儒家的仁心産生过程可以分为四大步骤:

 

 

1、人有自卫与求生的本能:如果身边的同伴遭遇到任何攻击或危机时,心中一定很快就警惕,以防此灾难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这也是所有生物的最先想到的自然反应、也是人本能中的危机意识。[笔者注:此乃人的生物反应。]

2、当同伴受伤流血时、一定会有同情心,心中自然産生了人疼己疼的同情心。当其他事件发生的时候,也会產生了相等的同情心,有如孟孑所说的人飢己飢、与人溺己溺。孟子更进一步分析人的情感,他认为:此四心-恻隠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人类的这种情感也许就是人的独特性,是人类的异于禽兽之特点。[笔者注:这是人的心理反应]此独特性进一步就引发了人的智的自觉,而此东方的智的自觉是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的自由意志。两者的差异是:智的自觉是由内而产生的,而自由意志大部分都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控制的。

3、人有同情心是因为社会群居的自然反应,当人类扩大这种同情心时,心中会有天下苦人多的情怀,这就是哲学家称为道德情感。[笔者注:此乃人类的特有的社会群居的反应。]此道德情感也就是所谓的内在体验,此内在体验就是进行哲学思考的思想种子,也就是東方伦理哲理的基础,相当于西方的宗教意识。当然、西方的宗教意识与孟子的道德情感是截者不同的。因为不同的起源就会有全然不同的结果。西方宗教靠的是想象中的天堂,而東方哲学完全是自我完善后而修成正果。

4、当人类认为道德情感不仅是人的权利,也是人的义务之时,此时的道德情感就是儒家思想的仁心。此仁心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修养,而且此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因为内在道德的转化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故儒家、道家与佛家皆着重于自我的智慧直觉的修养过程以放大此仁心,当此道德情感仁心扩大至天地万物之间,而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时,此时、儒家思想的仁心就和天地之是同一实体。

 

儒家、与道家各有其修养方式与理论,因此修养过程是国学的重要一环,所以笔者将它们列举于下:

 

〖儒家之修身〗

 

A、《中庸》教导我们如何修身、请参攷: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013/201810/3453.html

 

B、《论语》教导我们君子应该如何修养

 

 

a、《论语》培养善良的心:

 

*顔渊篇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白话-孔子说: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坏事,小人卻相反。】{讨论-有善心的人,只会助人作好事。}

 

*颜渊篇有-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白话-司马牛问怎样做才算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也不害怕。司马牛又问:不忧愁也不害怕,就可称为君子吗?” 孔子说:自我反省而不愧疚,那有什么可忧可怕的呢?】{讨论-有颗善良的心,不作坏事,就内省不疚了。}

 

*宪问篇有-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白话-子路问怎样才算君子。孔子说:持恭敬的态度修养自己。】{讨论-恭敬有礼是有善心的开始。}

 

 

b、《论语》作一个真诚的人

 

*学而篇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孔子说:言不由衷,仅说讨人喜欢的话,裝讨人喜欢的脸色,这种人很少会有仁心的。】{讨论-要真诚,一切发自内心。不仅仅说好聽的话,不仅仅做讨好人的脸色,心中一定要诚实,则是真诚的第一步。}

 

*宪问篇有-子曰:君子恥其言而过其行。” 【白话-孔子说:君子认为他的言语超过他的行为是可恥的。】{讨论-不真诚的人常常言过其行}

 

*述而篇有-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白话-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阔,小人心地常忧戚不安。】{讨论:因为君子有真诚的心,故内心平坦寬阔。而小人作惡太多,故常忧愁。}

 

c、《论语》培养高尚的人格

 

 

*学而篇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飽,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白话-孔子说:君子对飲食不求飽足,对居住不求安适,敏慧作事,而且谨慎于自己的行为,亲近有道德的人来纠正自己的錯误,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讨论-不求安飽,敏事慎行,都是趨于高尚的起点}

 

*卫灵公篇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白话-孔子说:“ 君子的为人处事,以合宜作为原则,用礼节去实行它,用谦遜的态度表达出来,用诚信的方法去完成它。这就是君子啊!】{讨论-君子之为人处事要合宜、有礼节、谦虚並有诚信,这些都是作为君子的必要条件。}

 

*宪问篇有-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白话-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美德,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畏惧。】{讨论-俱有智仁勇三美德的人,几乎是圣人了}

 

*颜渊篇有-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輔仁。” 【白话-君子要以文章结交朋友,並且以朋友辅助自己去培养仁德。】{讨论-君子们要以培养仁德为人生目标。}

 

*泰伯篇有-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白话-士不可以不弘大而刚毅,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而且道路很遥远。以弘揚仁道视为自己的责任,这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后才放下责任,这路程不是很遥远吗?】{讨论-任重道远就是高尚人格的心态。}

 

 

总之、以善良与真诚为本的君子,任重道远,这就是儒家思想。

 

 

〖道家的修身〗

 

A、庄学中的修身、请参考我的博客: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013/201401/23833.html

 

B、《庄子·大宗师》中的学习方法或求道之方:

 

庄子建议一个特殊的学习方法,就是要修读圣贤的古书,並且要熟读之,而熟读的目的是在修心,因此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于道。在熟读古书的同时,並以坐忘幫助修读,则更可以幇助修心。他的求道之方一共九步骤,列之于下並用白话文解释:

 

1、以圣贤所留的笔墨文字為典型,(相同于《中庸》的博学之,儒道佛,基督教,,伊斯兰教、其他宗教的经文、或太空科学的发展皆应研究)。[原文:闻诸副墨之子]

2、先熟读朗诵之(同于《中庸》的審问之)。[原文:副墨之子闻之洛诵之孫]

3、深入暸解明白之(同于《中庸》的慎思之)。[原文:洛诵之孫闻之瞻明]

4、初步小有心得而默许其理(同于《中庸》的明辨之)。[原文:瞻明闻之聶许]

5、继续努力实行(同于《中庸》的笃行之)[原文:聶许闻之需役]

6、讴歌背诵之,(注:有些古文可用某些方言歌唱出来)。[原文:需役闻之於讴]

7、玄理冥会于心(參悟玄理,抓住要点,记于心中。亦即孔子的一以貫之)。[原文:於讴闻之玄冥]

8、參同廖化(不知不觉中同化于道。即《庄子》之履适忘履、得意而忘言)。[原文:玄冥闻之參寥]

9、疑始。(道是如何开始?造物者又是谁造的呢?故对太空科学的新发现有兴趣)。[原文:參寥闻之疑始。]

 

总之、庄子九个步骤的求道之方就是:1、博学之、2、審问之、3、慎思之、4、明辨之、5、笃行之、6、歌诵之、7、一以貫之、8、得意而忘言、9、最后是疑始(就是既济后是未济,永远在学习)。其实、儒道两家的学习方式都大同小异,也都是长到老学到老。

 

〖更进一步思考〗

 

明朝之王阳明先生将孔孟学说发揚光大,深得孔孟学说的精髓,于是创造他的“致良知”的理论。他的起点就是:“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

 

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强调的“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既然不是一种知性的理想,也不是一种道德的训令。故此乃是杰尔兹(Clifford Geertz)[注:一位权威的文化人类学专家]所指的“一种支持道德性的共同的感情体验”。简单地说:它就是一项理性的思考与自己的感情交流而產生的体验。也就是说、不忍人之心是具有理性的思考、与自己感情的体验。

王阳明追随孟子主张“不忍人之心”是一种生來就有的能力,而不是通过模仿学习的,而它卻需要不断地强化或者鋭化。这种能力像是一支嬌嫩的萌芽,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培养,就很容易受到挫伤。这也是儒家与道家都强调每一个人都要继续努力修身,而其行道与修身都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与学习,並且是要长到老、学到老。

 

王阳明所阐释的观点实际上是以一种形而上学的理念为依据。“理性”不受遗传的约制,故与生物学无关。人类社群所共有的普遍情感的先天性,被看成是构成天地万物之基础的同一个“理”的表现。的确、万事万物中只有一个“理”:这个“理”在本貭上可为“心中之仁”所知。換句话说:假如心中有仁的话,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以仁义行为作为自己操守的规範,久之、就体会到天理了。

 

〖总之〗

 

笔者推测:杜维明此篇论文的灵感可能是来自《中庸》。这是因为《中庸》书中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句话就是:上天赋予人的稟质叫作本性,人循顺这个本性处人作事叫作正道,要人人修养正道叫作教化。《中庸》特别强调善良的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每个人生来就俱有的。将上天与人的本性连结之后,又鼓励众人应该循此本性去作人处事,这就是正道。再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众人循此正道修养本性。这正是人的仁心所以產生的过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ich2020-10-21 18:32:53
儒家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经过千年修改,怎么看都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