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2022-03-16 00:12:47

金门炮战,目的解放台湾,统一中国,国民党残余部队逃到台湾,对抗统一,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

1958年及其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据守福建省金门岛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惩罚性大规模炮击封锁行动。

炮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国民党军队随后开始反击。炮战初期,解放军打击岛上军事目标,后期重点封锁海运线,以围困金门。在炮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随着战事继续,逐渐恢复战力。 并得到美国海军护航,维持金门补给线,甚至利用M55式203毫米榴弹炮反击及瘫痪厦门车站内的补运单位。炮战期间,双方海军舰艇和空军也多次战斗。

10月初,解放军宣布解除封锁,改为“单打双停(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单打双不打)”,逐渐减少攻势。大陆方面维持单打双不打状态,直到1979年中国大陆和美国建交为止。金门炮战是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一部分,也是国共双方陆海空军迄今最后一次大较量,此后双方军事冲突局限于海上,并逐渐停止至今。

1、1958年,位于碉堡中的国军炮兵部队,正企图对人民解放军进行反击。

2、1958年,金门国军炮兵在尚义机场发炮反击人民解放军。

3、1959年,蒋经国凝望对岸的厦门,去国多年,必然思乡情切。

4、1959年,蒋经国乘坐金门独有的交通工具

5、1953年,蒋介石巡视金门前线。

6、1953年,蒋介石在金门太武山顶遥望。

7、1957年,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

8、金门岛面对厦门的海岸,一群国军官兵演练后稍事休息,前方是布雷区,海滩上插满了反登陆桩,以阻挡人民解放军的登陆行动,岸边的枯树增添战地的荒凉景色。

9、金门的步行街景

10、驻金门的国民党官兵。官兵们除了练兵作战外,平日亦协助地方百姓盖屋、修路、割草、清理环境,以创造军民一体的情感。

11、1958年,金门一对幸存的祖孙在残破的家园中留影。

12、一家食品罐头商店,店主是一名老妇人。由于年轻劳动力移到台湾居住和发展,留下来多半是老年人,形成金门老人人口比例较高。

13、一群国民党官兵在撞球室里打撞球。驻军为金门带来庞大的消费,包括休闲产业,撞球是军中十分普遍的休闲。

14、一只被遮上眼睛的驴子推动沉重的磨石,以完成稻子的去谷工作。这是中国农村传统运用兽力工作的方式,此时的金门仍然沿用这项技术

15、金门的油罐车,由军车托载,并由军人守护。石油和粮食是金门生存的命脉。

  

《图片历史课》——国共炮击之后的金门(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