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皇权和相权的争斗从来没有消停过。
秦始皇统一六国横扫天下,李斯丞相起了很大的作用。秦始皇驾崩后,李斯可以跟赵高篡改遗照,改立胡亥为帝,直接把秦朝的国运送入秦始皇陵。汉高祖刘邦注意到秦朝的相权过于强悍,就作了改革把丞相一职分成三份,由三公代替。这三公便是司徒,司马,司空。这样一来皇权对于一分为三的相权就占了绝对优势。
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导致黄巾大起义。曹操最后成为诸侯中的佼佼者。由于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被封为丞相,相权重新崛起,甚至有超过皇权的势头。到了晋短暂一统天下,然后南北朝,汉人占统治地位的南朝相权由大士族支持,一直是皇权的重要制衡力量。等到隋重新统一,到唐初,皇权在几个强势的皇帝手中得到加强,但是宰相仍然是朝中能与皇帝一争的势力。安史之乱后,各藩镇势力崛起,唐朝的皇权大幅衰落,唐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等到宋重新统一,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削了武将的权,宋太宗则把丞相一职并入中书省,搞了一大堆文官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把一个丞相的职务变成十几个人来共同承担。这样避免了一人独大,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待蒙古人征服南宋,元朝颇有几个丞相非常有权势,甚至有废立的权威。到了明朝,朱元璋看到元朝丞相专权,就干脆废了丞相一职,设立三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呢相当于接任了丞相一职。有明一朝,相权衰微,皇帝没有制约基本上都是我行我素混日子的主儿。朝中要么党同伐异,要么宦官专权,一塌糊涂。满清入关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制度,仍然没有丞相,但是三省六部都是满人官员和汉人官员各半,互相制约互相监督。这样清朝虽然没有丞相,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明朝朝中的混乱状态。而且有清一朝,皇帝基本勤政称职,宦官也一直没有成太大气候。
说了这么多中国古代近代史,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在中国这种集权社会中,丞相和皇帝之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丞相失败。就算中共建国之后,周恩来也得小心翼翼侍候毛,时刻提防着自己成为毛的下一个目标。即便如此,毛在临死前也把周先熬死。所以以中国这种社会形态,丞相如果想扳倒皇帝,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像曹丞相一样要掌握兵权。实际上,周在林彪出逃后也在逐渐背地里做这一步,但是还没有成功就被老毛识破。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跟皇帝身边的宦官结盟,比如李斯和赵高,或者邓小平和汪东兴。小李子看起来手段不是很厉害,也没有任何兵权。他唯一能扳倒维尼的方法是跟维尼身边最重要的助手结盟。之前我们看到栗战书被调查,可能就是皇上发现了这种迹象,毅然把栗冷藏。下面就是要看岐山同志能不能完全站到李一边。但是我看不乐观,因为主上早就对岐山同志起了疑心。岐山同志还有多少实权值得怀疑。
20大在即,好戏即将上演。让我们吃瓜群众隔岸观火,拭目以待小李子大战习包子。祝包子万寿无疆,祝李子永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