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2019-05-30 21:12:17

贸易谈判破裂,美国开始加税后,中国在经历了短暂的休克后,舆论工具开始反扑。基调变成,美国在谈判中强加了不可接受的条款,所以谈判破裂;美国朝野已经达成一致,蓄意打击中国,“亡我之心不死”,号召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打败美国野心狼。

谈判破裂,于理于法都有个曲直,责任问题。美国的哪些条款是不可接受的,那些事是可以谈判的?对此。中国方面都是语焉不详,倒是美国报刊上登出来不少。我归结一下,最关键的是“文字的平衡性”。中国要求,有些条件,不能写得那么直白,不要用法律形式,而是“行政方法解决”,就是私了。至于中共转口说,美国已经是全国上下一条心要磕中国了,那也是瞎扯了,美国从来没全国上下一条心过,珍珠港被袭后国会就宣战表决时还有人投反对票,被警察护送回家。现在美国报刊上说美国会败,美国无理的文章比正面评论美国立场的要多的多,有中国报纸引用美国媒体批评川普的话,不是伪造的,美国媒体上到处都是。中国媒体上有与政府观点不同的文章吗?

如果要开战,即使是冷战,也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如果不谈了,是否那些美国的指责:不遵守WTO承诺,侵犯知识产权,不对等贸易都是事实,而且还要继续下去啦?如果要谈,是否只要文字平衡了,这些条件也是可以接受的?谈,可以! 打,奉陪! 欺,妄想!听上去很解气,实际上是废话,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这似乎说明,习近平已经失去了朝纲独断的下最后决心者的决策地位,回到保证自己政治安全的舒适区,不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现在的决策模式,仿佛是一有什么事,就政治局以投票决定,最后领袖执行政治局的决定。这样习相对轻松了,成败都是党的决定,而政治局参加投票的,其实也没什么责任,大家都是遵从组织决定。殊不知,这犯了管理学的大忌,几千年前这种决策模式就被亚里士多德描述为最差的决策制,而那些遵从这种决策制的民族和组织,早就被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

1644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平时刚愎自用的崇祯帝慌了,招大臣商量对策,结果七嘴八舌,无法达到共识,结果所有的机会都浪费了。崇祯帝杀了妻女,自挂煤山,死前还怪罪大臣们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其实他该断不断,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罪莫大矣。苏联波列日涅夫晚期的集体领导制,对苏联的衰亡和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即使西方的民主制国家,在危机时刻也会选择最有领导力的人担任领袖,把绝对权力集中在他手下。二战时英国临时换相,换上了铁血首相丘吉尔;而美国破例让罗斯福连任了四届总统。苏联二战前,军队为了防止兵变实行复杂的政委制,党委决策制,战时全改为军事首长一人负责制。因为实践证明,只有一人负责制,才能有效地应对战争,危机之类的事件。

领袖对于国家兴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决策也不是只要迎合国民的感觉那么简单。孙子说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和美国这样政治经济军事全面占优的超级大国对抗,避战或至少避其锋芒是必然的选择。而现在这样,似乎除了搞点宣传上的花样,没有一个基本的战略取向,处于不战不降不逃的状态,好像也没人负责了。

领袖也不等于只能接受荣耀,为了国家和组织的利益作出屈辱的决定,也是对领导力的一项艰巨的考验。在此举一个一般都认为不太光彩的例子,慈禧太后。从26岁掌握满清的最高权力起,她执政近50年,其间波澜壮阔,什么危机都遇到过。慈禧没给中国带来什么荣耀,但满清在她手里度过了无数危机,一度也有过中兴。甲午战败后,主战派叫嚣打到底,慈禧站在满族的角度上,注意到日本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参战的,再打下去,可能汉族会跟着日本人走,因此果断决定谈和止损。在辛亥国难后,慈禧主动向列强认错,并显示了自己对政局的掌控能力。最后中国虽赔款,但逃脱了亡国被瓜分的更悲惨的命运,满清政权此后又延续了十几年。可以说,这两个屈辱的条约,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存亡,都是很关键的,否则结局更惨。而只有慈禧,能做到忍辱负重,签下条约,而又能不担心失去权力。

而现在的领导,逃避了自己的责任,躲到集体领导的羽翼下。如此,中国危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风隐2019-05-30 22:20:22
“如此,中国危矣!”那不正是你希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