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2017-12-11 02:19:46



《华龙网》2008年1月11日张森凤文章

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08-01/11/content_121666.htm


美国的男保姆


张森凤



这是朋友程宝林向我讲述的他在美国求职的亲身经历。

程宝林是2004年初开始闯荡美国的。他先在新泽西当过餐馆的侍者,几个月后,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去到一户人家当保姆。主人一家就三口人,女主人离异了,带一个8个月大的女婴跟她的母亲———女婴的外婆生活在一起。

女主人从事采购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程宝林的工作就是在外婆没睡醒前,尽快为孩子穿好衣服、洗好脸、做好早餐。早餐后,如果天气晴朗,他还得和外婆一起,将孩子推到街上逛一逛。人们常常会在新泽西的大街上,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个看上去知书达理的青年华人男子,和一个年近六旬的白人妇女,推着婴儿车并肩而行。那青年华人男子几乎和碰到的每一位白人邻居点头致意。他用一声不卑不亢的“哈罗”,将打工者的尊严和保姆的尴尬平衡得恰到好处。

时间最能培养人的感情。两个月后,孩子10个月大了,她长得健康活泼,很得程宝林喜爱。他处处细心地呵护她,颇得女主人一家人感激。只是,让他发愁的是,孩子正处于“走路”与“爬行”之间,每当她摇摇晃晃站起来,总让程宝林胆战心惊———客厅里有一道陡陡的楼梯,那儿没有扶栏,如果孩子从这里滚下去,如何是好?因而,每当孩子到了楼梯的边缘时,程宝林就会抢先奔过去,像一头笨熊似的堵住楼梯……

三个月后,程宝林暗喜,自己总算能胜任这“男保姆”的职责了。但这时,女主人却要外出一段时日,没想到,在由谁负责照料孩子的问题上,他与外婆发生了严重的权力之争。

女主人临走时嘱咐程宝林道:由外婆协助你照料孩子。这就是说,孩子的饮食起居,由程宝林负责,而一辈子担任医院护士工作的外婆,则给予协助和咨询。于是,两人的分歧产生了:程宝林毕竟是个领取薪水的“雇员”,在照料孩子的权责方面,他居然占了主导地位。而亲外婆却一下子沦为了“协助”,心里当然不会舒坦。外婆大嚷着说:“天生的血缘关系,重于一切雇佣关系。至少孩子的吃喝,得由我完全负责呀!”

接下来,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外婆气鼓鼓地毫无节制地将一切可以吃的东西———苹果、香蕉、牛奶、甚至酸奶等食物喂给孩子。直到看到小家伙的小肚子撑得圆鼓鼓了,方才罢休。程宝林加以制止时,她就会说:“你看,小宝宝还在张嘴,这就表示她还想吃呀!”几乎跟所有的中国老人一样,孩子吃得越多,这位美国老人越满足。程宝林搬出一整套育儿理论,老人家也不理睬:“我养过孩子,还没你懂得多?一个男保姆!”弄得程宝林一愣一愣的。

终于,孩子拉肚子了。程宝林只好不停地给孩子换洗尿布,手忙脚乱。此时,屋子外面,大雪正飘飘而下。这让程宝林想起了在家的时候,邀约三五文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馨时刻。而此时身处异地的自己,却正在为如何止住婴儿的啼哭而揪心。

程宝林又一次给孩子换上尿布时,麻烦来了。孩子的小脚一蹬,碰到了热水龙头。热水喷出,将孩子的右脚烫了一下,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于是,与外婆的“战争”再一次爆发。外婆看到小外孙泛红的脚背,嚎啕大哭起来:“天啊,你把孩子烫着了,这可怎么好?我早就说过,千万不能请个男保姆,惹大祸不是?”外婆的哭声,吓住了程宝林,无论他怎样解释,都无济于事。结果,还是外婆的护士职业起了作用,她止住哭,起身找了一盒药,擦在了孩子的右脚上。那一晚,程宝林久久没有入睡。以农历算,那一天,该是中国人的除夕。除夕,这在中国,该是阖家团聚、围炉守岁的时刻。而自己呢?此时却在大雪漫天的新泽西,怀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在一个喜怒无常的老人的哭笑声中,一个人守在冷冷清清的屋子里,连灯也没有开一盏。

第二天,正是中国的大年初一。女主人终于回来了。她给程宝林放了一天假,说让他过一过自己的节日。这一天,是程宝林做保姆三个月以来,唯一的一天假。他感到这一天,还真是自己的“大年”了。

那一天,程宝林踏入了新泽西漫天的风雪中。踩在脚下的积雪,发出一声声“吱吱”的声音,呼啸的风声,似他的心潮。他找到一家咖啡厅,要了一本过期的杂志,一个人独自坐了很久。然后,他伏在桌上哭了,任泪水无遮拦地、痛痛快快地流下来。

此时,坐在他对面的一位美国女孩,片刻错愕之后,走过来问他:“你需要帮助吗?你不要紧吧?”程宝林久久没有吱声。那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如果他一开口,那女孩一定会听出来,在他还算流利的英语中,混有浓浓的异国口音。那一刻,他是真的想家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