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醒来,看到我一个在北京的学生发在朋友圈的照片(见下图),感叹“这雾霾天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原来自3月9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又出现了重污染过程。
过去我每年去北京出差都在20次以上,对于雾霾绝不陌生。一旦遇到,就只能龟缩在广安门深圳大厦的房间里,除了出去开会绝不出门一步。因为外面空气里有着浓浓的味道,感觉与小时候家里烧煤气炉的味道相似。每年的两会期间,由于受气候环境影响,北京及周边地区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去年由于疫情关系,许多产业停产使得蓝天白云出现的天数明显上升,大家都觉得雾霾治理取得了重大胜利。然而,实际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昨天新京报披露了一则消息充分反映了目前国内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3月1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亲赴河北省唐山市,对钢铁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了解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期间,唐山市虽然已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但是检查中还是发现有四家企业均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高负荷生产,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并普遍存在生产记录造假问题,有的甚至互相通风报信、删除生产记录应对检查,相关线索已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可惜报道还是没有曝光究竟是四家企业的名字,也许还是有所顾忌吧。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企业节能减排也卓有成效。但是要彻底根除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那么为何空气污染治理那么难呢?我觉得各行各业都需要反思,现在许多行业一谈起污染都把问题甩给别人。
发电厂说我们的排放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经得起检查。汽车厂说我们生产的汽车排放绝对符合国家标准。炼油厂说我们生产的汽油也符合国家标准。钢铁厂、化工厂等同样也是拍胸脯保证排放达标。如果这些行业的排放都符合国家标准,那么污染源又是从何而来呢?难怪前几年有奇葩专家说老百姓家油烟机也是污染源了:)。
气候条件肯定是影响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上海夏天的空气质量明显比冬天好,因为夏天是东南风为主,吹来的都是东海上新鲜空气,而冬天以西北风为主,空气质量就会比夏天差一个档次,原因就是西北方向有工业污染源。近年来随着这些工业的关停并转,污染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而北京周边的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偏重,再加上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积重难返。
我学生的那条微信下面有个朋友留言“稍安勿躁,明天就刮风了,会吹散雾霾的”:),因此坊间有句调侃的俗话说:雾霾治理基本靠吹,大风一过,蓝天重现,岁月依然静好!
黄部长指出,政府的政策非常明确:一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有效落实,希望未来能够完成美好目标。
行文落笔之际,我查了一下当前(北京时间3.14凌晨12:30)几个地方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北京201重污染,上海175中度污染,纽约14优,马里兰13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