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2021-12-31 10:41:30

史在信 不在官民正野   记在实 不在大事小情

             

1

   

   “灰场边”地名告诉我们,这儿原是海边烧盐的柴木灰烬堆积的边缘区域,明之前肯定就在东海边,但随着长江每年千万吨的泥沙俱下堆积成陆。紧挨着的“海门”就成了出海口,再下去就是上海,“上”为动词,就是去海上,难怪精通中国语言文字的伟人喃喃自语,称必有一地叫“下海”。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是个上联,引来不少文人骚客应对下联,皆不如人意。南通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但天高皇帝远,南通的地位绝对不如在北京附近的北通州,也就是今天的通州。明嘉靖年间有徐姓一家从江苏常熟一带移居过来就落脚在直隶南通州这片鸟不拉屎的地界。

 

                      2

  

老徐家在灰场边已经繁衍了好几代,徐氏宗祠也已成为当地最大的门楼。

                    3

关于第一代老祖宗怎么在灰场边立足发展起来的,无从考证,但老一辈传说,第一对徐氏夫妇养了一只老母鸡,下了一窝鸡蛋,孵了几日,竟孵出了一个个金元宝。于是置屋买地,一下子成了一方首富。老夫妇过世后,子女买了个小岛,建了座大坟。岛上近水种的是水杉,近坟种的是松柏。远远望去蓊蓊郁郁,气象森森,因常年无人,岛上各种鸟类呜呜泱泱。 每到清明冬至,子孙们摇船上岛祭奠 小岛顿时便香烟缭绕起来,鸟们被惊,嘈杂于半空。

徐氏宗祠也相当壮观,影壁照壁几进深院。门口有对联:自昔南洲高仕第,如今东海好人家。至于徐家姓氏辈份也不可考,能看到的排辈大约是——景、鸿、昌、大。从字面上看,全是“大”的意思。到了大字辈就没有下文了,其实到了昌字辈,也都纷纷破旧立新改了名字。

景字辈出了些人。文人不稀罕,但出了两个武举是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满清考武举不仅要笔试,更要比骑射,举石担。而考试时的马和兵器都是自带的,一般耕读人家是买不起这些的,加上练武之人食量奇大,一般农家哪舍得让子弟成为大腹汉糟践粮食。每年梅雨季节过后,此二位家门口都摆出了顶戴花翎,说是晒霉,多少有点张扬的意思。因为是举人,同为文举的县太爷见他们也敬三分,清制有功名者不需向官轿让路行礼的。

几十年后昌字辈出了个文人,他既有革命的资历,又是学历背景,他叫徐冬昌,担任了南通博物馆的馆长。他临逝世前说,其实我们是蒙古人的后代。他应该是有根有据的。蒙古人在南通有很多,所以南通话有别于周边的方言,如东面的启海以及西边的淮扬。而徐家人都是宽脸大鼻,与南方人的窄瘦脸型大异其趣。身材似乎也高壮得多。这就坐实了徐氏人体中有北方民族的血液。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是蒙古贵胄,通州保姓也是蒙古人后裔,但徐姓应该是典型的汉人姓氏啊。直到千禧年后,才有专事研究姓氏来源的书介绍道,徐姓有四个来源,其中之一是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后人帮助明成祖打天下,朱棣根据旭徐同音赐姓这支蒙军为徐姓。当时还有许多蒙军襄助朱棣打建文帝,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但这股蒙军始终追随朱棣一直打进南京。他们被派驻屯常熟一线,后来景字辈有个米商,生意破产,就回到常熟虞山庙里当了和尚,并坐化于庙中,想来也是为了叶落归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浮云驰2022-01-01 01:08:41
原来徐姓也有蒙古人的一支,长知识
望沙2022-01-01 04:41:42
他的开场文让我想起你小说开篇,呵呵,有些像
nearby2022-01-01 05:32:56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