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斗狼2022-02-18 18:18:36

在文燕苦等军校结果的那半年里,绝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其中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雅安县林木加工厂。雅安在成都西南,距重庆有900里远,已经到了青藏高原边缘。三年前它还是西康省会,由于西康省撤销,才归入了四川。如此偏远的地方,文燕的同学仍然趋之若鹜,只因那两年工作特别不好找。重庆升不了初高中的学生人数众多,能有一个正规单位接收就谢天谢地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根据当时团中央的一份报告,仅1954年,全国未升学的高小毕业生就达210多万人,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绝大多数都去往农村。所以“上山下乡”运动并非肇始于文革,而在50年代就开始了,并且已有相当规模,堪称一项长期国策。毛泽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指示,也是1955年合作化运动期间发出的,远在文革之前。

 

中共中央《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这个规划的时间跨度超过两个五年计划,可以看出城市就业压力有多么巨大。毛泽东在1966年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则是最后来了个釜底抽薪——大学都没得上了,一堆初高中生除了上山下乡,还能有什么去路?

 

毛泽东这样做,固然出于政治需要,但也是他搞计划经济的必然结果。三大产业中只重视工农业,而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由压制商业和服务业;工业中又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城市劳动力的主体恰恰需要靠后面那些行业吸收,但它们由于天然的“自由主义”倾向,不见容于计划经济体制。倘若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国家对于经济资源的控制,同时会增强个体的独立意识,产生对社会主义的离心倾向,这些都与毛泽东的治国理念相违背。所以,只要他“按既定方针办”,城市劳动力过剩就会成为一个惯常状态。

 

文燕等到“竹篮打水一场空”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加入上山下乡的行列。1958年3月,重庆专门在市体育场召开群众大会,欢送上千名“知识青年”去农村,让他们身披大红花,绕场游行。作为地主家子女,文燕与有荣焉,显得格外激动。父亲被镇压以后,她还是第一次受到国家热切召唤,因此有了一种天降大任的感觉,似乎要去的是一块处女地,她可以在那里开辟崭新的人生。

 

欢送会开完,知青就奔赴“广阔天地”了。文燕这一队共有三四十人,去往长寿县万顺乡。他们先坐船,沿长江顺东航行了两个多小时,上北岸到达长寿县城。休整一下,就往北偏西方向,开始长途跋涉。中间翻越了好些山岭,虽然并不陡峭,但也要上上下下,加之道路曲折,不少人累得气喘如牛。文燕若对本省地质有些了解,会知道这里便是有名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为世界三大褶皱山系之一。它由多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像河流一样通往长江。其中有一道叫做“明月山脉”,他们那天路漫漫兮上下求索,就是为了穿越它。

 

文燕虽然身体单薄,两条腿却已恢复正常,并不畏惧山路。她在重庆憋了三四年,重新回到大自然,顿觉心旷神怡。川东平行岭谷是集水之地,多条河流顺着岭边槽谷汇入长江,滋润得林木茂盛,山花遍野,竹海绵延不绝,实为城里人休闲怡情的好去处。但是火红年代与小资情调无缘,这些半大的学生娃们背着背包,跋山涉水,只为建设新农村而来。他们出了岭谷,又往北沿着大洪河行进,天黑才抵达万顺镇,走了将近一百里。就算一路上山明水秀,此刻也累得筋疲力尽,没有任何游兴了。

 

乡上的人却已等候多时,他们一到便团团围住,争着抢着要领回家去。这种热烈的欢迎方式,出乎文燕想象。争抢到最后,镇长不得不站出来维持秩序,让干部们优先挑选。由于学生娃不够分的,好些乡民空手而归,相当失望。文燕分给了一位联社女社长,名叫董爱莲。她家住在镇子东边三里外的一个大院,里面有十几户人家,称为十七联社。

 

文燕插队落户的生活就此开始。董爱莲家中缺劳力,只有一个80多岁老奶奶,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孙子,她丈夫在镇上供销社工作,而她自己正怀着个大肚子。文燕一来,便把里里外外的活全包下了。一大早起来,马上就要准备猪食,因为猪比人饿得快,不得不优先照顾。具体操作步骤是:把玉米芯在对窝(石臼)里捣碎,放到锅中,先炒后煮,再倒入大桶,加牛屎搅拌——最后这道工序比较奇葩,但牛屎里含有不少未消化完的食物,很合猪的胃口。厨房有个窗户,外面就是猪圈,可以从窗口把猪食倒进去。不过文燕没那么大力气,只能拎着大桶出门去倒。

 

给猪做完饭,再给全家人做饭,然后收拾屋子,打扫院子,照顾孩子,没过几天又开始照顾月子,总之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这期间董爱莲的丈夫从供销社被精简回了联社,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本应和其他男人一起去种地,但每天干不了俩钟头就回来了,往床上一躺,啥也不做。文燕过着童家媳的日子,却任劳任怨,觉得自己成了这家的顶梁柱,很有成就感。她继承了母亲乐善好施的作风,把临行前文芳给她的一大包药,什么万精油、红药水、消炎面……,全用到了大院孩子们的身上。谁有点小伤小痛,都来找她,所以全院没有人不说她的好。

 

文燕表现得极为优秀,上面领导都知道她,不久又派给她一份新差事,让她隔天到镇上夜校给干部们扫盲。大院离镇子并不远,但中间隔着大洪河。这条河就在门外100米处,她常去洗衣服。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在里面穿梭游动,显得很快乐。可是一到夜晚,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要过桥,先得问老乡讨个秫秸扎的火把,走一走就得摇一摇,否则火苗会越来越小。桥是石板做的,没有栏杆,如果失足落水,那可不得了。火把照不了多远,一米开外石板就和黑暗融为一体,摇一摇都怕把自己摇到桥下去。文燕心中一个劲喊“走直线”,可是腿肚子转筋,每一步都像在拧麻花。不过走了几趟以后,她逐渐适应黑暗,找到了当年走堰桥的感觉,不再害怕。其实这桥比堰桥宽得多,只要正常行走,不会掉下去的。

 

文燕就这样充满热情地践行着改造农村的伟大使命,每天她都是带着极度的疲惫和满足进入梦乡。长这么大,她第一次获得了崇高的理想,这理想让她激动,让她的整个生命变得有意义。她对重庆、对涪陵、对文家大院都不再留恋,因为在那些地方,她从没有受到过高度重视。只有在万顺乡,她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宿。无论这个时代给过她多少痛苦,她现在开始全身心地拥抱它。

 

2021-1-26

南瓜苏2022-02-19 07:39:23
差点错过去了。一如既往的好看。
同欣2022-02-19 08:21:10
一直在跟读你的这篇巨作,非常喜欢。
烟斗狼2022-02-19 16:49:26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