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wanonagare2019-03-15 07:57:44

浪子燕青传——战争与爱情

第七章 共做亡国奴

徽宗赵佶坐在牛车里,离开被烧杀抢掠一空的汴梁,被押去金国。这是公元1127年春天,中原大地春光无限,春色包围的国都却残败不堪,北宋已经灭亡,让人联想起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描写长安破败景象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是由胡人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针对唐朝的战争,眼下又是异族灭亡汉人王朝,让人感叹历史重演。赵佶的前后是绵延数里、多达数千人的俘虏队伍,其中皇室人员有四百七十多人,除了皇子、公主、驸马,大多是嫔妃,还有少数几个抵抗派的大臣。赵佶被迫穿着黑色布衣,这是金人羞辱他的一种方式,显示他只是一介平民。他现在已经不是君主,不仅金人不承认他,高宗赵构已经登基,赵佶也不是南宋的皇帝,我们从现在起就直呼其名赵佶。

出发前,赵佶乞求粘罕放过那些嫔妃:“人各有妻妾,请思之”,粘罕不予理睬。队伍中的绝大部分人是献给金国的歌妓舞女,大多是良家女子。这只是第一批被金国掳去的人口,之后还有几批,大多是各类工匠,精壮劳力和年轻女子。在这批人中,地位高的人坐牛车,还有一些牛车用于搬运劫掠的财宝,一共有八百六十余辆牛车,由女真人驾车。普通人一路步行,那些小脚的汉族女子,不仅饱受身体的煎熬,还可能随时遭受金兵的凌辱。农历四月七日,赵佶妃嫔曹才人如厕时,被金兵奸污,赵佶不能保护自己的妃子,潸然泪下。八日,抵达相州(今河南安阳南)时,适逢大雨不断,宫女到金兵帐中避雨时又被金兵奸淫,很多人自杀。赵佶心中难受,却无可奈何。途中食物匮乏,又连日风雨大作,宋俘饿殍满地,惨不忍睹。赵佶时时仰天号泣,屡次被金兵呵斥。夜晚宿营时,金兵捆住众人手脚,让他们睡在一起以防逃跑。第二天早上起来,赵佶看到野外几株杏花,被昨天的狂风暴雨摧打,满地落花,触景生情,写下这首流传至今的《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上片明写杏花,借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比喻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对昔日美好生活的痛苦回忆。下片抒写离恨,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感情层层递进,真挚深沉,悲凉哀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如此悲惨的情境下,赵佶仍然显露出他人格中优雅的品质。首先,词牌名“宴山亭”有多人使用过,但是徽宗赵佶的这首被广泛认为是标准格式。大家知道,词牌有严格的标准,包括句子数、每句字数,某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甚至某些句子中第几个字应当起什么作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其次,赵佶用“北行”指代被掳掠到金国,透露出悠然的闲情逸致。最后,男子以花自比似乎不多见。虽然中国文人常以梅花自比刚烈、不畏权贵,日本武士也以樱花短暂而绚烂的盛开比喻人生易逝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但都借花强调男子刚强的一面,这里赵佶以娇艳的杏花自比表现出男子柔美的一面。男人都包含刚柔两面,刚柔相济,只不过不同的人多少有区别,并且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阳刚或阴柔。

四月十日,一行人自巩县渡黄河,这是此次战争划定的界河,宋朝失去华北的国土,再往北就是金国,前文提到的张叔夜悲愤难抑,仰天大呼,第二天过河后自缢而死。为了防止宋军拦截,金人专挑荒山僻岭行军。翻山越岭时,金人把赵佶等人都缚在马背上过山,怕他们趁机逃跑。过河时把他们捆绑在船上,不能动弹,赵佶不由得联想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成语,不知命运如何。农历七月二十日,赵佶到达燕京(今北京),这时,一同来的三千多人只剩下大约两千人了。九月,金人又将他迁往更偏远的上京(今哈尔滨附近),这里是金国心腹之地,宋人难以前来营救。到达这里时,身边只剩下皇族人员。北国的秋天已经很冷,金人命他和皇室成员脱去衣服,袒胸露背,身披羊皮,脖子上过着铃铛,装扮成羊,跪拜金太完颜祖阿骨打庙,称为“牵羊礼”。然后,又逼着他们到乾元殿拜见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接着,金太宗封赵佶为“昏德公”羞辱他。大约一百名美貌的嫔妃、公主被赐给完颜家族的成员为妾,剩下的三百余人被打入“洗衣院”——金朝的官立妓院,是专门为皇族提供性服务的机构。一些年幼的公主也被打入洗衣院,长大成人后再服侍金国王公贵族,有些被纳为次妃、姬妾。

茂德公主年轻美貌,被粘罕霸占。粘罕知道她性格刚烈,怕她不从,事先在她的食物中放入“狂药”,等公主神志不清后,将她奸污。之后又“赠与”另一位贵族,公主悲愤交加,不久病死。皇后朱氏被金人邀去“沐浴”,明知凶多吉少,不敢不从,事后不堪受辱,当天投水而死。目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遭遇不幸,赵佶羞愧自己将落得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又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也遭遇不测,每天生活在不安之中。金国拨给他一处住所,破旧不堪,门窗都无法关严。北国的冬天来得早,呼啸的北风灌进来,吹得人晚上难以入眠,对故国的思念油然而生,流露在《在北题壁》这首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日常起居有从宋朝带来的几个内侍服侍,平时有金兵看守,完全没有自由,还被迫参加金国王公举办的宴会,为他们写诗歌功颂德,遭受他们的羞辱。赵佶平生爱好诗文,唯一能给他一丝慰籍的是书籍,有时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只有这样才能暂时忘却眼前的耻辱。时间长了,看守逐渐放松了警惕。上京城市规模不大,刚在几年前仿照汴梁的样式修建起来,居民都是女真人,一个汉人的形迹很容易发现。即使侥幸逃出城,现在是冬季,在这恶略的环境下,不是饿死就是冻死,不要说荒山野岭还有野兽出没。赵佶知道根本无路可逃,只能等待释放。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好像在一个漫长的隧道里摸索着往前爬,周围漆黑一片,看不到隧道尽头,身边没有一个人,伴随自己的只有忍耐两个字。生活简化为活着,每一天都不知道第二天还能不能活着,就是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一个人独处时,他时常想起在汴梁的日子。怀念汴梁的大街小巷,他熟知那里的酒楼茶肆,瓦子妓馆。继位之前,他是端王,常常出入这些地方。和汴梁相比,上京就是一个边陲小城,偏僻荒凉。他也怀念皇宫的雕梁画栋,艮岳的亭台山水,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怀念宫廷里的嫔妃,和她们对酒吟诗,共度良宵美景的场面。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清晰而真实,又恍如隔世,灰飞烟灭,随风而去,再也不会回来。常常黎明的寒冷冻得他从梦里醒来,黯然神伤。在梦里,他时常见到燕青,有时他的脸一闪而过,有时和他一起读书弹琴,有时又做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有一次,梦到和燕青一起在汴梁的街道骑马走过,满街的人都看着他们,觉得心情舒畅。第二天早上醒来,只是一场梦。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做这些稀奇古怪的梦,他心里也很清楚为什么做这些梦。只是醒来以后觉得怆然,今生今世恐怕再也见不到兄弟了。

这天赵佶正在屋里看书,院子里传来女真人的说话声。他没有在意,因为平时看守偶尔会来和他讲些什么,虽然不懂女真语,借着手势表情,也能大致明白一些,当然有通译更好。转眼之间,一个女真看守和一个汉人打扮的人出现在门口,那汉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看守说了一句什么,汉人对着赵佶说:“他们让我来照顾你,给你做通译”。说的是地道的汴梁口音,声音似曾相识,赵佶感到亲切,又有些迷惑,在这荒蛮之地,从哪里来的东京汴梁人呢?看守走了,赵佶问“你是什么人?这是怎么回事?”那汉人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哥,是我”。这声音是那样熟悉,时隔一年多,再次听到,又是那样陌生,赵佶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里激动和震惊,觉得如梦如幻,嘴好像也不听使唤,恍惚问道:“你怎么也被抓来了?”经历了家国巨变的燕青,和一年多前判若两人,少了几分浮浪之气,多了几分沉稳,就连微笑起来也带着一丝忧郁,更像一个成熟男人。

燕青平静地说:“是我自己来的。招安之后,我把父母送到临安,后来听说金人围困汴梁,我就赶回汴梁,一直未能进城。城破之后,一直想找机会救你,没有时机,后来就一路跟到这里。前两天看到一张告示,他们要找一个会女真语和汉语的人服侍你,兼做通译,我就装成汉奴来了”。赵佶听到这里,一股温暖的感觉传遍全身,好像在寒冷的冬天泡在热水澡里。眼泪在眼眶里,忍着泪,想说感谢的话,话到嘴边,变成了问候燕青父母:“家里生意怎么样?”燕青轻声说:“大不如前,兵荒马乱,丝绸很难置办,也没什么买主,还要帮着朝廷筹备给金人的贡品。”赵佶觉得愧疚,停了一会,又问:“父母知道你来这里吗?”“没有跟母亲说,只是对父亲说要出远门看一位兄弟,他没说什么,只是让我一路小心”。赵佶沉默一阵,缓缓说道:“当年燕家帮助太祖,现在又发生这种事情,赵家欠燕家的太多了”。燕青好像不以为然,轻声回道“什么欠不欠,都是缘分。”赵佶听了这话,心里感动,嘴上却埋怨道:“你怎么这么傻,让他们知道,就没命了”。燕青柔声说:“不会的,没人知道”,好像是安慰赵佶。我在皇位时,他不要封赏离开,我现在落难成为阶下囚,他却历尽艰辛来找我,赵佶想到这里,眼泪忍不住流下来,转身说“我去弄水给你洗洗”,燕青阻止:“不用,就这样掩人耳目”。

汉奴是女真社会的一个阶层。当时女真社会分为四个阶层。最上层是贵族奴隶主,其次是自由人,然后是女真奴隶,最下层是汉人奴隶,大多是长期战争中被掳掠的汉族农民,此外还有少数契丹奴隶。这时赵佶在桌子前坐下来,想起亡国之君让百姓跟着遭受劫难,燕青一路上遭受怎样的辛苦。又想起自己往日的荣华,今日的龌龊,自惭形秽,不知该说什么,低着头,半天说出一句:“你不该来”。燕青坐在对面,低声说:“结义一场,”语气透着真诚和坚决。“又没人知道”,赵佶的声音很低,似乎说给自己听。燕青沉默了一会:“自己心里知道”。徽宗听到这里,觉得眼泪又要流出来了,屏住气,抑制住眼泪,过了一会才接着说“让你受苦了”。“自家兄弟”, 燕青说出这几个字,赵佶记得这是自己曾经说过的,燕青都记得,低着头,不知道再说什么。

看守安排燕青住在柴房里,他每天早上起来打柴挑水,闲暇时赵佶教他读书作诗。从燕青嘴里得知,宋朝已经南迁临安,赵构登基成为高宗。赵佶嘴里不说,心里盼望南宋能够把他接回去,也知道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每天只能看书写字,打发时光。这天他翻看《五代史》,不知什么触动了他的心事,放下书,问燕青:“你说千百年以后,后人会说我玩物丧志,导致亡国吗?”燕青不知道怎么回答,说会,恐怕赵佶接受不了,说不会,显得敷衍搪塞,也不妥。况且在燕青心里,确实认为赵佶执政有几分过错,不能违心骗人骗己,一时语塞。赵佶接着说:“你不用说了,我明白,连你都觉得我不对”,语气里带着忧伤,让燕青产生一股怜悯之情。赵佶肯向他流露这种感情,又让他感到赵佶对他的亲密,正在犹豫该怎样回答,赵佶突然发怒:“你来这里干什么?”燕青听到这话,一肚子委屈压抑不住冒出来,也生了气,说“我觉得你可怜,需要帮助”。赵佶发火大喊:“不要你可怜,你走!”燕青转身,走向房门,开门的瞬间,呼啸的北风吹进来,他用力关上门,哐的一声,不知道是为了关门,还是发泄心中的怒气。赵佶看着燕青离去,心中不知道是难过、自责、怨恨,还是怎样的感受,脑子里涌起一个念头,不如一死了之,彻底摆脱。

燕青真的走了,会怎样呢?赵佶突然感到一阵孤独,又怨恨自己。在金人面前受到羞辱,从来不敢发做,为什么反而对自己唯一的亲人发脾气呢?亲人就是你觉得不需顾忌的人,就是你在心里觉得可以为所欲为而不需顾及后果的人,可是这样又伤害了亲人。就在赵佶心中难过时,院子里响起“咚咚”的劈柴声。赵佶知道,那是燕青,平时取暖的木柴都是他从外面砍来,劈开,再生火取暖。赵佶站起来,走出门,凛冽的寒风瞬间吹透衣服,直刺肌肤,塞外的酷寒让中原汉人难以忍受。走到燕青身边,蹲下来,搬过一块木头,放在燕青面前,燕青抡起斧子,一下一下劈成碎片。赵佶再搬过来一块木头,燕青再劈。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心里都有很多话要说。燕青知道赵佶做过皇帝,荣华富贵并不是最重要的,心里最看中的是名声,不仅是在位时的名声,还有死后在历史上的声誉。赵佶在位时,黄河出现过变得清澈的奇观,百官弹冠相庆,认为黄河清而圣人生。《黄河清》被谱写成曲传唱,还立碑记载记载:“河渎碑”至今尚存。

赵佶还关心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想灭掉宋朝的宿敌辽国,名垂青史。辽国于916年建立,当时正值五代十国初期。936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邀请辽国协助攻打后唐,帮助他灭后唐建立后晋。事成之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现河北山西两省北部)给辽国。北宋于960年建立后,用十几年的时间统一中原汉人地区,后一直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因为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跳板,对中原汉人政权构成致命威胁。宋辽两国发生多次战争,北宋始终未能如愿,最后于1005年两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结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国进贡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之后辽国拉拢西夏,西夏在宋辽之间采取骑墙政策,以获取最大好处,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女真人崛起,打破了这种平衡。金国于1115年建立,十年后攻打辽国,赵佶不顾已经和辽国订立盟约和平相处一百年的事实,派人和金国商议从南北两面合力进攻辽国。结果辽国灭亡后,北宋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得到燕云十六州,反而因为失去了辽国这道屏障,被金国迅速灭亡。

寒风吹得赵佶头皮发麻,手脚冰冷,心里却有一股暖流涌动,燕青是世代居住东京的贵公子,不顾安危,跋涉几千里来到这荒蛮之地,甘做汉奴,受到责怪,还是留下来,他是可以交心的人,真想和他在一起,永远在一起。两个人谁也不说话,默默配合着,谁都明白对方的心理、动作,不需要说话。劈了一根又一根木柴,又觉得在其他方面也有默契,心灵相通。刚才的争吵,似乎是自己的一半和另一半在争吵。

两个人劈了木柴,搬到柴房,再拿一些到房子里,默默配合着生火取暖。火苗着起来,黄色的火焰发出亮光,散发出热量,也在心里散发出一线希望。两人围坐在火边,伸手烤火,温暖的火焰烤得身上暖烘烘的,心里好象也舒服了很多。赵佶抬眼看了一下燕青,明亮的火焰照射在他脸上,虽然蓬头垢面,仍然显得红润而有生气。这么好的一个人,甘愿在这里陪伴自己,赵佶心里一热,轻轻地说:“今生今世能遇到你,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燕青好像没有听明白,接口道:“别人眼里你是皇帝,明君也好,昏君也罢,我心里你就是哥,不管怎么样,都是哥”。赵佶听着,眼睛湿润了,心里默默发誓,这辈子不会忘了这个人,只要活一天,就不会忘了他。

漫长的冬天终于要结束了。空气变得有一丝暖意,地上的草开始泛绿,小鸟开始啼鸣。春天终于要回来了,给人带来一线生命的希望,也让人担心寒冷的日子还会再来。这天下午,两个女真人官吏来到,对着燕青说了几句话,燕青转述他们的话给赵佶:粘罕请你去饮酒赋诗。赵佶换了干净齐楚的衣服,随来人走了。到了晚上还没有回来,燕青开始还不以为然,这是经常发生的事,赵佶被他们叫去,总是很晚才回来。时间慢慢过去,燕青在自己的柴房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侧耳细听外面的动静。风拍打门窗的响声,让他觉得是不是赵佶回来了,每次起身去看,都扑了空。直到后半夜,实在撑不住了,才稍微睡着了一会。黎明,风停了,听到了脚步声,燕青知道,这个时候看守还没有来,一定是赵佶,连忙披衣而起,走出门外。赵佶低着头走过来,燕青迎上去轻声问:“回来了?”赵佶没有答应,燕青明白一定出了什么事,心想不妙,也不再多问,随着赵佶走进他的房间。赵佶坐下时,燕青打量他,脸色发青,低着头,看不到表情和眼神。燕青小心地说:“你先坐一会,我去烧些水给你喝,”赵佶还是不说话。燕青走到简陋的灶间,忙活了一会,等着锅里的水烧开的功夫,放心不下,又回到赵佶的房间。空无一人,喊了一声“哥”,不见回应。心里着急起来,眼睛四处看时,桌子上有一张纸条,抓起来一看,写着两行字:“今生有幸相会,来世再做兄弟”,墨迹还没有干。心里知道出事了,脑子飞快地转动,冲出房门,跑出院门,向河边跑去。几个月前,皇后投水而死,赵佶跟他讲过。燕青预感最坏的事情发生了,一路跑到河边,曙光照耀下的河水静悄悄地流淌,赵佶已经在齐腰深的河水里,摇晃着,往河中心蹒跚走去。燕青大叫一声,回来,冲入河中。

燕青抓住赵佶的胳膊,往回拽,赵佶挣扎着,不说话,脸上好像没有表情,又好像写满了痛苦、固执,燕青呵斥:“你要干什么?!跟我回去!” 赵佶没有回应,推开燕青,燕青没有料到一向文弱的赵佶竟然有这么大的力气,在河水的冲击下跌入水中,知道赵佶真的是有死的决心了。燕青水性很好,一个翻身游到赵佶身边,用力拉住他,忍着泪说“不能这样”。赵佶还是不说话,挣扎着,燕青看他痛苦,心里也难受,流着泪说“我知道你难受,这不怪你,不是你的错”。赵佶的眼泪流出来,终于开口说话:“我活不下去了”。燕青知道这是一个好兆头,开口说话说明他想和人交流,于是坚定地鼓励说:“只要老天不让你死,就不要让自己死”。说完这句话,燕青感到赵佶的挣扎慢慢放松,不知道是因为心中放松了抵抗,还是体力不支,冰冷的河水冻得人浑身发抖,手脚僵硬。赵佶一手搂住燕青,依靠在燕青身上,燕青拉扯着他往岸边走。在异国苍茫的天空下,在空旷的荒野,奔腾的河水中,燕青的身体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柔弱,又是那么强有力,可以依靠。不管发生什么,有他在,就可以支撑下去。

两个人的身体都湿透了,寒风一阵阵吹过来,两个人冻得不停打哆嗦。“赶快回去”,燕青有气无力地催促。回去的路特别漫长,回到小院时,看守还没有来,两个人用尽最后的力气走进房里,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燕青到厨房弄来了热水,两个人手捧热碗,觉得这是最好的东西,喝了一些,身上暖和了一些。燕青说:“你去睡一会吧”。赵佶勉强答道:“你也歇会吧”。燕青说好,转身回到柴房。

第二天,赵佶得了风寒,浑身无力,躺在床上起不来。燕青告诉看守,讨了一些草药,趁着熬药的工夫,燕青来到赵佶的床边,坐下来。赵佶看着他:“我为什么遭受这么多苦难?为什么别人都好好的?”燕青轻轻的出了一口气:“你吃的苦,多少人都吃过,比你还苦,还不幸,甚至连命都没了”。赵佶轻声反问:“你觉得我吃的苦还不算多?”燕青不说话,赵佶又问:“为什么伤害我的人,反倒过得好好的?”燕青缓缓答道:“好人坏人,老天会用他的方式做出安排,最后的结果人想都想不到,” 语气轻微而坚定。“真的吗?”赵佶半信半疑,接着若有所思地问:“我现在经历这些苦难,也都是老天对我的惩罚吗?我以前做过伤天害理的事?”燕青原本想安慰赵佶,没想到他这么想,一时语塞,支吾着说“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赵佶领会:“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为什么金国能灭亡宋朝?金国人少,落后,立国十二年就能灭宋?”燕青停了一下答道:“金国铁甲骑兵火器很厉害,灭宋之前两年先灭了辽国,无人能敌”。赵佶点头说是,但是似乎还没有完全释疑。燕青于是说:“其它我也说不出来了,安心养病吧,不要想太多”。赵佶第一次感到燕青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但这并不让人小看他。相反,让人产生一种亲近感,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以接近的人。

女真人采用军事与社会相结合的猛安谋克制度,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平时生产,战争时参加战斗,三百人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兵器粮食自配。女真人原本附属辽国,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于1115年建国后,利用猛安谋克制攻打辽国。北宋看到金国进攻辽国,就于1118年和金国商议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燕云十六州,灭辽后燕云十六州归宋,以前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然而和势如破竹的金国相比,北宋攻打辽国屡遭败绩。虽然一度攻入燕京(辽国的五个都城之一,称南京,今北京),却被辽国残兵击溃,退出城外,最终借助金兵才得破城。金国目睹宋朝此状,不再视其为天朝上国,萌生攻宋之意,灭辽后就立即攻打北宋。北宋灭亡还有其他原因,后来燕青与完颜斡离不交谈时,得到进一步解释。不可否认,猛安制度使得女真军事强大。后来的八旗制度虽然名称不同,性质和结构大同小异。当满人利用八旗征服汉人时,让人感叹历史重演。

几年后,完颜粘罕意想不到在金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连病带气,一命呜呼,他的子孙几乎全部被杀死。侥幸逃过的隐姓埋名,以粘为姓,据说这就是今天粘姓的起源。人生的起伏,生活的苦乐,身处其中的人有时看不清楚,容易因为苦难而悲观,或者因为顺利而洋洋自得,这些都没有必要。在人生几十年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磨难是很自然的事。苦难教会我们很多东西,经历了苦难之后,我们的心理更加坚强,能力也得到提高。所以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说“少年得志”其实是人生的一大不幸。我们的主人公们遭受不幸,他们今后的命运如何呢?请看下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