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兰丫2019-03-21 14:38:48

(三.)时光机

 

    又进了一次卫城,只为在大剧场的石阶上再坐一回,让照耀过雅典娜女神的太阳再一次照在我的脸上;再看一眼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少女柱,看看她们漂亮的发辫是怎么梳成的。

 

    离开卫城一路朝着西北的方向,上Pnyx山,经过一处所在,有指示牌说疑似这里曾经是囚禁过苏格拉底的地方,想起他的一句名言: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 

 

    公元前399年,七十岁的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服毒,第二个罪名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教唆犯。当时,他完全有机会逃离雅典,但是他选择了赴死。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在画作《苏格拉底之死》中按照苏格拉底的学生斐多在《斐多篇》中的记载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面对死亡,苏格拉底非常平静,一如既往地和弟子们进行哲学讨论,只不过主题换成了死亡是什么和死亡之后会怎样。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朽,将死亡看作一个另外的世界,一个和尘世不同的地方,而非存在的终结。这位出生在公元前470年的先哲,至死都在感动着自己和别人。据说,在他收到毒槿汁时,她的妻子带着孩子来看他。当时还年轻的妻子一边哭一边说:苏格拉底啊,我看看你就走了,你继续给你的学生们讲道吧!虽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但是至少说明这位年轻的妻子是了解自己的丈夫的,她知道丈夫的快乐在于和年轻人一起探讨人生的哲学,所以她把最后能和丈夫厮守的时间留给了他和他的学生。至于她是不是像人们所说的曾经是悍妇,此时已经不再重要。我想在苏格拉底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心里的妻子是美好的、懂他的。正如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的慈悲表现在让自己的丈夫在快乐中离开他钟爱的人世和他的学生,这又何尝不是感动!

 

    今天的我们,还会像少年时一样常常被自己的骄傲、倔强和多情所感动吗?还有谁在感动中坚持着我们曾经热切追求的理想、爱情和责任?如果我们已经不再被自己感动,我们又怎样会被他人感动,或者感动他人呢?不再感动的我们,是不是心已经老了?问人世间: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年的,能有几人?

 

    沿着山路上并不十分确切的标识,慕名去寻Pnyx 民主坛。一路的山石和小径,一路的猜测哪条路会通往我们的目的地,兜兜转转,绕过拜占庭式小教堂,就在一个不经意的地方山路忽然宽敞起来,变成一处可以凭高远眺,视野开阔的小广场。幸福不期而至,没错,这里就是民主坛。

 

    公元前五世纪,一个像今天这样晴朗的日子,雅典人在这里第一次举行集会,讨论城邦事物,并进行表决,从此开创世界民主的先河。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几千人,他们带着自己的午餐和饮料,就是面包和葡萄酒,一大早就从家里赶来,他们的心情应该是兴奋的。几千年前的人们,他们讨论的重要议题会是什么呢?站在这里远眺卫城,我看见正午的的太阳给它镀了黄金的颜色。那一天在这里集会的人们,他们看见的卫城是什么样的?会议结束以后,他们在这里唱歌跳舞了吗?下山回家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舒畅的吧!

 

    古市场Agora,曾经是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苏格拉底就是在这里和人们辩论真理,讨论政治的。尽管知道这里的柱廊是复制的,还是坐下来,幻想了一下苏格拉底的样子:他穿着雅典人当时流行的亚麻布白色长袍,声音应该很有磁性,虽然他的学生都是男的,应该也有女人在远处偷偷窥探他的风采。虽然他对此心知肚明,还是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一面用智慧搅动女子们对他的爱慕之情,一面在心里沾沾自喜。可是当女人们靠近一点的时候,就看见他满脸的大胡子,说不定还有点脏兮兮的,于是女人们就都跑掉了。依我看,女人可以热爱哲学,对哲学家最好还是远观,不一定要近取。

 

    Ermou步行街,在雅典的地位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就在这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中段,Panagia Kapnikarea教堂,无视物欲繁华,宛如清纯少女,低垂眼帘悄然伫立。它是雅典最古老的东正教堂之一,土黄色、典型的拜占庭式,拜占庭式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洋葱头。这所教堂建于大约11世纪中叶,当时的希腊文化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所以这座教堂就建造在神庙的遗址上。

 

    1834年前后,当时的希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国王Otto一世请来巴伐利亚建筑师重新规划雅典的市容建设,因为要修建Ermou大街,国王一度考虑要拆毁这座教堂。幸而他的父亲,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再三劝阻,使得这座教堂得以保留。这位路德维希一世的长子,就是路德维希二世,也是Otto 的哥哥,修建了这世界上最具童话、梦幻、浪漫色彩的建筑德国黑天鹅城堡(或新天鹅城堡,Schloß Neuschwanstein),可见这两位国王父子对美的热爱和非凡鉴赏力。写到这里,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到北京,如果当年听从了梁思成先生的建议,我们的北京,此时正完美地演绎着古朴与现代吧……

 

    教堂很小,室内装饰华美,有圣母和圣子的画像和银像,信众走到圣像前俯首祈祷,他们点燃蜡烛,亲吻十字架,然后安静下来,用灵魂和上帝对话。此时,教堂里响起悦耳的吟唱,原来有几个年轻人正在接受洗礼。他们围在一位年轻的祭司身边,手拉着手,烛火照亮他们年轻的脸庞,神圣而纯洁。有信仰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灵魂有所依托,独处时亦不会孤独。

 

    傍晚的雅典华灯初上,大大小小的餐馆,里里外外坐满了人,奶酪千层饼、烤肉和新鲜的虾蟹都在召唤着路上的行人。AOHNAIKON,这间1932年开业的餐馆,我们刚好走到它的门前,肚子和脚下都提醒我们是该坐下来的时候,于是我们走进去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