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华山奇缘之深山遇高僧
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无拘无束,想去哪就去哪,闲云野鹤般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坐突岩以静心,濯zhuó清泉以洁身;击壶而歌,解衣而饮。不以浩瀚为大,不以方寸为小,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不馁,遇威武而不弱,浩然其心,乃真游者之乐矣。
林壑深深,涛声阵阵,忘形于山水之间,不知不觉日近晌午,一阵饿意涌来,于是在山道旁就石椅坐下,拿出备好的干粮。举目四顾,只见不远山巅处隐约有梵刹翘檐,不时传来古钟嗡嗡,伴随着低沉厚重的诵经声,悠扬隽永的余音在山际萦绕,犹如一圈圈涟漪,向周围盈盈散发。我闻声沿山道石级向梵刹而去。
上得山来,只见一座斗拱飞檐、门罩屋翎、红门栏杆、黄墙黛瓦、古朴简约徽派风格的寺庙坐落在山谷中。寺门前有约莫半亩大小一片开阔地,空地四周古松环绕 ,一块巨石横卧在边缘临山崖处。巨石上端坐着一位年长的僧人,估摸着七十有余的年纪,只见他脸颊清瞿,低垂双目,在巨石上跏趺而坐,右手掌托左手背,两拇指轻微抵触于脐下结着三昧印。
见此情景,不敢发出声响以免打扰了师父的坐禅,我蹑手蹑脚地走近寺门。进入殿内,双手合十四下顾盼,看得出来,不大的前厅刚刚做完一场诵经仪轨,一位约莫三十左右的青年僧人见到我,愉快地向我打招呼,热情地给我沏了一杯他们自己种植的山茶。这里很少有游客来,不多的几幢徽派民居式殿宇掩映在松林中,因为少了游客的搅扰所以显得特别安宁与清净。
法师引领我参观了寺内摆设,又带我去了附近罗汉墩。站在罗汉墩举目远眺,不由想起一首五律《题九华山罗汉墩禅寺》诗句:苍茫势连峰,登攀径绝踪;山川排似站,片石响于钟;鸟语春云密,龙归暮雨浓;禅翁清净耳,始觉此崇宗。
回到寺院,老和尚已经出禅坐在山石上,与他四目对望的刹那,感到一阵惊喜,老和尚清澈又慈悯的双目透露出绝非一般的摄受力。我合十上前与老和尚打了招呼,老和尚微微笑了笑挪了挪身子,示意我坐到他边上。于是,我凭着自己曾经学到的一点浅薄的佛理知识竟然与老法师聊起了佛法,事后想想真是惭愧啊!
天色渐渐地下沉,聊兴却未减。之前所学佛法时的诸多迷茫之处在老和尚如醍醐灌顶般循循开示下,顿觉茅塞顿开,拨云见日。突然,老和尚慈悲地望着我,说:你是个领受过生死的人呢!
我非常讶异,今天是与老和尚第一次相识,之前没有任何交集,老和尚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
“老和尚,为何如此说呢?”我问。
“嗯,木鱼敲醒梦中客,清溪荡去尘缘心。娑婆世界,不能藏身久,光阴有限,莫待死临头。名闻利养总是空,世俗恩爱终分手,冤冤相报不到头。”
听着老和尚的禅语,我百感交集,同时深感眼前的老和尚有着非同寻常的能量或神通力,我想,老和尚是绝不会轻易示人他的神通力,一定是什么因缘在点化我吧。
我双手合十,虔诚站起,说起自己当下的一些情形。老法师微闭双眼手拈佛珠对我说了令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一段话:你的病是外力施加与心力损伤交会而起,病程迁延,不会很快好,短则三、四年,长则五、六年,看也看不好,不看也会好,不用费神费力寻医问药了。
是啊,自1998年一月得病以来至今(2000年)两年有余,病魔缠绕令我无法安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久治不愈的滋味实在让我沮丧至极。现在老法师的一席话,真是久旱降甘霖一下子滋润沁脾了我几乎干涸的心田。
也真因为法师的一席话,促使我回到家后停掉了所有的中西医药,虽然病魔顽固,但我的心情却因为这次九华山行后完全的改变,不再因病而患得患失。自得病始的1998年到病魔彻底离开我的2004年,整整六年,完全应了老和尚在2000年7月所说:短则三、四年,长则五、六年的预言。
当晚,老法师慈悲地邀请我住宿在寺中,老和尚恪守出家人过午不食的戒律,却特意吩咐年轻僧人去厨房为我煮了一碗面条,年轻的法师把自己的黄豆酱和自制的酸豆角作面料拌匀后端给我,闻着扑鼻的香味,这碗面是我吃过的最美味可口的面,这是一碗孤灯独影、晨钟暮鼓,简朴清贫、心怀众生的出家人煮出的依依觉航的亲情面啊!
在床上细细品味着老和尚的话语,不知不觉进入梦境之中……
第二天清晨,在僧人的早课诵经声中醒来,悄悄站在一边随着时而抑扬顿挫时而委婉悠长的佛号声行持在家众的佛法仪轨。
依依不舍的告别两位法师,我又开始了当天的九华山一人行。
天台正顶、罗汉峰、地藏井、地藏岩、倚栏石刻、钻山神鼠、无底洞、大小花台……
一路走走歇歇,尽情观赏着四周不断变幻着的美丽奇景。
亲林涛,吻涌泉,青草吐其芳心,流水现其柔阴。
(二)九华山奇缘之深山遇高僧 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iPoSPhz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