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车,还是车开你?(二)
Driver’s Car, or Car’s Driver
文/风起云止
第二篇
开着Saab带着女孩几度飞翔的一个午后,看着眼前一张灿烂的脸,就是她了,人生第一次我告白“Will you be my girl?” 女孩睁大了眼,像看怪物一样盯着我,片刻,迅速变天,一句“No way!”直接连车带人推下悬崖。
百思不得其解,照照镜子,也没缺斤少两影响市容。菩提树下静坐三夜,忽得真传,她不是和我不对眼,是和我手动的初恋不来电。
带着女孩路过一家车行,女孩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
她的鼻子,弯弯由上斜下;一对鼻孔,似两面对开书页;她的双眸含四颗眼珠,如四个火热的太阳(那时才明白为什么叫光芒四射);她有着体操运动员般的腹肌,微微翘起的尾翼;她一身Brilliantrot红色,从顶冠到耳朵,到探眼。
从此我带着女孩和她去看大海,看秋叶。我的手紧握着她的手(不是女孩的手,人家还没让拉),我的心就能感觉到大地的颤动。我稍稍左下压,她就会默默地弯弯头;我轻轻右上抬,她会顺势扭扭腰。我们一起在山间蜿蜒,在都市的繁华里穿梭。风穿过她的发梢钻进我的耳,我和她迅速融为一体,她成了我的新宠。
BMW3-Series(E30)1982-1994,属于第二代BMW 3系列。325i,双门,后轮驱动,4速自动,M20B25直6,2.5升,168马力。车长*宽*高 170x65x55in。轴距101in ,重2833磅。0-100公里,8.6秒,最高时速 207公里/小时。
说到BMW E30, 大家一定会联想到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 (终极驾车)。这个口号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当时年轻买车族寻求自我认同产生共鸣。不隐藏,不浮夸,清楚地表达出公司的宗旨:一个聚性能,外表与功能三位融合一体的终极完美座驾。当你开着她,车不再是两点一线的交通公具,而是一种兴奋的体验。It's “A Driver‘s Car“。
有了新欢,我并没抛弃旧爱,于是就有了蓝色Saab和红色Bimmer左拥右抱的幸福日子,对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也有了深刻的感受。
前轮驱动(FWD):动力输出从引擎经变速箱传到前轮。后轮驱动(RWD):动力输出从引擎经变速箱传到后轮。
前轮驱动优点是造价相对低,省油,牵引力大,在雪地雨地行使不易打滑。前轮驱动的缺点是操作(触摸感)差一些,尤其是转弯,斜坡,或高速行驶。在崎岖山路中,前轮驱动不如后轮驱动反应灵敏。后轮驱动系统相对复杂,优点之一在车河里游刃有余。另外后轮驱动拖车能力强,缘于前轮重量小,方向盘灵活。牵引力虽小,但集中在后轮,爬坡能力强过前轮驱动。大多数经济节油的房车,小车都采用前轮驱动。Saab和Volvo都产于瑞典,北欧一年四季冰天雪地,所以才用前轮驱动。而BMW,Mercedes,产于德国,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注重摩托车,跑车,卡车。
左拥右抱没多久,一天女孩的目光又落在了新的她身上,我不得不把手动Saab卖掉。新一代BMW手感更好,但红得太艳(我还是喜欢E30的红),曾被一位台湾妹妹骂骚包车。本以为忍痛割爱可以换来两匹红马的并驾齐驱,未料女孩自己不开,称更enjoy坐车,于是我成了彻头彻尾的红色司机。周末两天,一天双门,一天四门。卖掉的蓝颜从此成了我心中的此情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