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山人2019-09-15 12:09:15

人在江湖中学会了送礼

Bob山人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为什么要送礼。中国有句古话:当官不打送礼的。记住这句话人生战场获利多多。讲穷只在送什么,何时送,怎么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第一次送礼是在高中时代,亲身经历。想当年不小心得上了个结核性胸膜炎,不得己住进了县医院。同学送我进了医院。主治医生见了我们这群农村来的孩子,态度之冷淡前所未见。他道:你知道这里是要花钱进来的吗?父亲闻讯赶来,交了住院费,两手空空。医生护士态度冷淡,处处勺难。什么事情总排最后。费用只增不减。父亲虽然在我们村里有些脸面,怎奈在县医院不灵光。但他总还是在社会上混过。赶紧让家里送来一桶油和一篮子鸡蛋。打听到医生的家住哪里,晚上无人时送上。第二天,立竿见影。医生脸上笑容迎接。一针麻药免了费。对我象长辈一般。小的处理直接从其他公费医疗人哪里想办法。礼是人际之润滑剂。人生上了第一课。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不办事的情况下才成立。客套话没有多少。只有这几句:农村没什么好东西,张大夫辛苦了,我们表示感谢。大夫道:谢谢你们,农村也不容易,我们就收下了。这次送礼得到了方便也获得了利益。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医生。医院里有了门子。后来亲戚朋友都順着这条线,送点土特产,找个好医生。

 

第二次送礼帮我度过了困境。不知道倒霉还是运气不好。骑车撞倒了我们校长夫人。没见过世面的人吓得要死。老太太骨折。要是这个年月,恐怕一生难办。上医务室去家里,卖鸭子,送鸡,送水果。且看细节和对话如下:

第一次:买了五道口一只土鸡,补一补,答:我们家不吃鸡,拿回去。

第二次:买了四道口一只农家鸭,补一补。答:你一个学生,不用花钱了,放那边吧。

 

第三次:买了香山水蜜桃,补一补。答:谢谢你,把袋子里的毛抖一抖。

感情一次胜似一次,关系一次比一次好。危机己过,重要的是搭上了校长的线。

 

第三次送礼体验是工作结婚后找房子。这个学术单位送礼不成风。我一箱子饮料送进房管科长的门。科长说:不要搞这一套,东西拿回去,你分数不够不能分房子。我说:我们刚工作,也没什么力量,初次登门,算是年青人对前辈的一点儿心意。那是什么礼物,只是一点儿敬意。说的大方得体。后来问题尽然解决了。

 

第四次从京城送礼到了深山老林里。我们在东北深山老林里碰到一场长,因为我们北京来的人高傲和端架子硬是不配合工作。但烟酒小礼一到,场长从此搞定。我言:烟酒不分家,北京来的尝尝。回道:你们上级部门来的,这么看得起我,有什么事儿吩附一声就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北美的江湖水还是清了些。但人情事故多了一层自我夹层和制度的隔离层。人情世故少些,法规制度多些。玩法不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这显然违背了公平,正义和良心这些最基本的品德。

 

回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上。称得上君子的,自然不己物质礼物为意。但送上赞美的话却大有功效。奉承,拍马是从动机上而言。以赞美角度讲,也是塑造人的一种手段。在上帝哪里也是蒙神悦纳的。这是送礼的高境界。是后来慢慢体会到的。

 

总之,反思这些身上和心灵里自然而然带来的东西,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瞧瞧我们这些生存技能,感叹人真是社会的产物。

 

学会了送礼,这第一个后果就是降低了人格。介接的后果是屈从了权力和权威。

 

这样看来,自由和尊严,顺服和谦卑这些个东西怎么能统一起来?这也是文艺复兴挣扎过的东西。左派和右派持续挣扎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信仰的问题。

 

人之常情且止乎与礼的东西就随他去吧。往深里挖,是把自己往哪里摆的问题。受礼者也罢,送礼者更好,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摆脱不掉的深深的纠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北美的江湖水还是清了些。但人情事故多了一层自我夹层和制度的隔离层。人情世故少些,法规制度多些。玩法不一样。基于平等观念上的关系就简单很多。哪个敬畏全给了神。似乎容易做一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