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华书香2019-09-22 06:29:43

亲友团聚千年古村-- 黄檀硐

一  从都市来到古村

昨日小闺蜜李冰茹和她老公,儿子开车接了我和妈妈从温州市区开往乐清市城北一个高山密林之处,溪水环抱的美丽古村--黄檀硐。


据说她建于宋代宝庆年间,面积20.7公顷,海拔400余米,全村350户,1400多人。2007年以村古,林茂,水美,石奇,洞怪的独特景观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我们10点半从市区出发沿着山路盘山而上,妈妈惊诧于如此陡峭的山路是何时何以修建而成的,修建的如此之完美的?一个完完全全可以说是在深山峻岭,人际罕至之地,一个完完全全远离了都市的世外桃源,路是如何修建上去,为何要修建此山路呢?

这需要花费多少人工,多少金钱,多少投入呢?值得,还是不值得呢?呵呵,妈妈或许真得是老了呢,91岁高龄的她,从解放前夕参加革命工作,曾经走过她工作之地温州另一个县,今天叫苍南县的山山水水,像乐清市黄檀硐如此地处高山怪洞之处的山道,妈妈也被惊吓到了。

进村子的时候,一大幅宣传牌上面书写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该就是对妈妈疑问的最佳答案了呀!深山秀水有人家啊,他们千百年来远离城市,远离先进的教育,远离高科技,远离完善的医疗,远离现代文明的影响,而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把多少城里的人们带进了山,更把现代都市人享受到的美好与先进带进了古村并与古村人相互给予,相互影响。

车开了两个小时我们一行5人到了黄檀硐村著名的半边山下,雁荡山下垟大宅民宿,这是一家全国连锁店,这是一个四合大院,石头石材的两层房子盖得十分气派和合乎本地特色。石材木料都是当地取材来用,石匠工匠也都是当地的能工巧匠。

冰茹比我小了10岁或许更多,她爱人赵万春是我早期教大学时美术系的学生,他们的儿子从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返回家来休假,我们在入住的民宿食堂点了炒粉干,炒鸡蛋,炒青菜等等,云南来的大厨居然把我们温州当地菜做得如此可口好吃,只是给的份儿太大太多,炒土豆我们只好留在晚上吃了。

 

二   缘来缘聚,日久天长


吃过了中午饭,我陪着妈妈走到石头垒砌大宅子的院外。大门外便是几块分割的水池,池中鱼儿欢快地游动着,五颜六色,十分安逸好看。再往前就是石头铺就的小路,东西方向延伸,一方通村里,一方通山涧。再往前便是美丽清澈的龙溪了。

妈妈站在田垄鱼池之间,四面观望,面部表情宁静安详,我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妈妈在想什么呢?仅仅是呼吸山里难得的清新的空气,感受古村古色给予的自然美和安宁,还是想起了自己童年孩提时代的童趣了?

因为我们入住的这所大宅院跟妈妈家曾经拥有过的大院房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便问妈妈:妈妈你家过去有过的房子院子大,还是我们今天入住的房子大啊?妈妈说:那我家的院子大多了,房子也多多了。

呵呵,是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谁家不是如此呢?我们熟悉的毛主席家是富农,周恩来总理家是大地主,他们为了解放穷困,为了建立理想中的新中国,哪个不是舍家弃富,投身革命,义无反顾?

妈妈已然健康快乐地走过了生命的91年,看过走过,走过看过,今天在这远山俊水之间,妈妈想的一定不是自己家曾经的拥有和得失。之后,我和妈妈在一楼靠左的房间沉沉入睡,一直睡到下午5点多钟,冰茹和家人喊我们起来吃晚饭了。山里的空气和静谧太养人了,睡下便不乐意醒来。

冰茹的妹妹,妹夫,他们的上二年级的小儿子,爸爸妈妈都到达了,这是一次相聚在乐清城北山中古村黄檀硐的家庭团聚,我和妈妈参加了进来。冰茹的姑姑最早是我的闺蜜朋友,她姑姑把侄女介绍与我相熟,之后才发现,原来冰茹的赵先生是我早年在大学教书时的学生。看来,有缘人是不会错过的,一定会相遇相知相聚的,在某一个应有的时刻。

晚餐当然是更加丰富,热气腾腾就地取材的饭菜,让我们胃口大开。冰茹一家人各个性情温和,待人如春天里的和风细雨,与我家里人个性张扬不羁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大不一样,特别令人受用和喜爱。这便是我能与冰茹一家缘来缘聚,日久天长的根本所在吧。吃过晚饭,我们各自回房休息,热爱下棋和聊天的人便在大院子里落座。院子的中央有一盆烧得旺旺的篝火,院子里里外外门前,窗上的红灯笼红红的亮了起来,在静谧的山中显得迷离而好看,像是一幅色相无比生动的油画。

 

不一会儿,院子里响起了音乐声,又不一会儿是一位男生和男童高声高唱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的主题曲:浪奔浪响,,,响彻窗外,我终于被歌声吵闹不堪而走出了房门。再过一会儿,冰茹和她在小学里当老师的妹妹接过了话筒,我们这一行和风细雨般的人物选的歌,柔声柔气的吟唱似乎才与黄檀硐的千年古风相随相合啊。

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和妈妈起身了,一起走到大院外面的石头铺就的小路上,妈妈年纪大了,不能走得太远,细细地观山望岭,聆听着龙溪由西向东潺潺的流水声,我们弄清楚了我们的位置,黄檀硐被大山怪石环抱,是在山底山坳里的一个古村古落啊。
 

吃过早饭与冰茹和她的家人往东去看了人工栈道,从巨石间流出砸下的龙溪瀑布如一道白光闪耀,夺目而响彻山间。我们往西慢慢悠悠地走,便进了古村黄檀硐了。这儿的房屋都是取当地的石材垒砌成的墙体,门窗,家具是木头的,房屋依山顺水而建,自然巧妙,错落有致,只是年代久远的木质材料多半破败不堪,散发出腐朽的气息,许多房顶也已经坍塌。看来源于古代宋朝的老屋老房自身急切地需要呼吸现代社会的新鲜空气和吸收现代新鲜血液了。

 

村里有明代,清代的建筑,雕刻,估计古远宋代的建筑也有个别,它们不仅仅需要被发现,被开发,更需要被保护,被赋予今天新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往西走,走到了村头,这里有一条由北向南而来的溪水与龙溪汇聚,有男人女人在溪水里洗鱼宰鸡,活灵活现,宛如一幅色相俱佳的生动油画。

 

村口南北两侧古石奇峰高耸入云,就像是天然防护门守护着古村古落的安危和不被外界搅扰影响,而或许正是叫黄檀的有着几百年树龄,形状威严壮观的大树正在讲述着千年古村的古往今来。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参观古村古落里里外外,周边附近更多的景致,因为下午说是有暴雨,吃过了中午饭,我们一行10人便匆匆离开了古村。

 

车开出村的时候,我们再次看到了大幅宣传画上的字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时此刻,此处此地,再次细读此话此语,我们个个万千感慨,每个人都有一颗初心,难道不是吗?冰茹和她先生目前是做国际教育项目的,她先生原本又是学画画,专研工艺的,我的专业亦是教育,古村里的年轻一代和娃娃们已经很少很少了,我们城里人盘山涉水感悟千年古村精华的时候,应该不仅仅想着只是吸收和索取,同时应该想着回报和给予,对吧?

 

如果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还能想着或者有心带来更先进的教育,更先进的医疗,更先进的科技和思潮,更现代的工艺和美术,或许能让更多的古村人重回古村,让古村人感到古村的价值无价和不可多得,从而再建新时代的新古村,让古村回归昔日里的新奇和辉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