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左坛弟子领衔,演示完毕。
如来对众弟子们说道:“举目人间,这些苦楚比比皆是,早已司空见惯。官府也未必讨得公道。人心如此丑恶,你们更应知肩上的责任。汝等劝化世人,当使人心中有个知觉: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是不好的;好的事可做,不好的事不去做。汝等解说佛法,当使人明白:轮回宿命,与前生息息相关。当使人于苦痛、迷茫之中亦能忍耐,不生怨、不生恨;于福禄之中亦当平和,不骄奢、不贪图。汝等开启民智,需叫世人知晓:因果报应,人不能逃。那做恶者,得了制裁的,应当感恩,知有人阻止他积累恶行,减轻其恶报。那做恶者,未得到惩戒的,确是不幸了,到了阴间,怕是要魂飞魄散了。”
如来又转向右坛弟子们,问道:“你们看了这一番演示。有谁站出来说一说,若到了人间,如何宣讲,使人不去做这些司空见惯的恶行。”
右坛中有一位弟子,名唤鱼木子,站起身来侃侃而谈道:“佛祖,因果轮回,有人信,有人不信。毕竟未死之人,见不到地狱中的景象。人间恶行昭彰,是人们自己不能勇于抵抗。世人遇到恶行,就只盼着官府来捉拿,自己却怯懦退让,因此恶人嚣张,百姓惧怕。是以善行难,恶行易。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若将刑罚之权下放民间,民将恶人打死、打伤,而不究其刑事之责,官府以除害而表彰之,则恶人胆寒,百姓气壮。若将乡民组织起来,习文习武,见恶除恶,久则正气哄哄然,民也乐得人人自强,也省去了阴间的一堆审判。这岂不是个简单的法子么?”
鱼木子演说完毕,众弟子们全都面面相觑。如来言道:“鱼木子,我叫你思索解说、宣讲之法,你却思索到哪里去了?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我且不与你分辨道理。罚你下界去,你认真地思索、体验去吧。”
众弟子一起双手合十,口唱阿弥陀佛。鱼木子行了礼,就被接引道人带走了。
接引道人带着鱼木子,离了灵山,便驾着云,一路向东北而来。来在一处地界,颇为奇怪。但见一条小河,自南向北,从一个镇子中间流过,将这个镇子分作东西两半。这小河的西半边,是漫漫的黄沙,寸草不生,只有一些枯树和残破的墙基。这小河的东半边却是庄家茁壮,绿草茵茵,鲜花盛开,树木成林。这一座小镇,东西两边只隔着这么一条小河,面貌却是截然不同。
接引道人与鱼木子隐在云中。接引道人指着东半边的一处破屋道:“你看,那屋中有一对夫妇,正焚香许愿,求我佛保佑得子。那便是你投胎的去处。我助你脱了仙身,你自己下去吧。佛祖叮嘱,在人间不可荒废学业,你当好自为之。” 言罢,手中现出一只铜钵盂。鱼木子面向灵山,双手合十,唱一声阿弥陀佛,便自头顶泄出真气,注入接引道人的铜钵盂中,只剩一点精灵,向那破屋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