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日子2020-02-10 07:07:29

    微信这东西真是害人,每天一打开朋友圈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转发。有谣言,有鸡汤,有不同的洗脑文章,当然也还有极少量的有一定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的分享。按说对于每日的文字垃圾,我这个还算有智商的人应该知道如何分拣,但还是架不住各种的好奇心和八卦心,导致最后不仅没有彻底摒弃微信的朋友圈,甚至还关注了几个公众号。有事实点评,有驴友天地,有艺术鉴赏,还有两个是关于情感的刨析和解读。说实话,关于情感的讨论,我们每一位都是专家,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经验和教训,为什么要听一个陌生人的瞎掰,他知道什么呀!但你别说,有时候看看别人的文章,还真能引发自己的思考。

 

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什么是爱,用什么来衡量爱的深浅。说实话文章是彻头彻尾的胡擂,什么金钱衡量不了爱,只有时间才能检验一个人的感情。如果想看什么人是不是爱你很深,或者你爱他们是不是可以到地老天荒,就要看看你们互相肯花多少时间。要说这理论听着好像也不无道理,但我觉得实际操作起来太复杂。多少时间是真情,多少时间又是假意呢?要我说,别人怎么爱我,我不知道,但要检验我多爱一个人却很容易。那就是简单的想象一下,失去这个人的世界对我来讲有多可怕。爱的越深,那就怕的越厉害。

 

死亡这个概念是我22岁那年,失去父亲以后才真真切切的进入我的脑海的。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个男同学失去了母亲,上高中的时候最好的女朋友失去了父亲。那时的我对于他们的痛苦无法感同身受。但当我自己失去了亲人,我才明白什么是天人两隔,什么是无他的世界再不相同。从那以后,我会不自觉的反复在脑海中演练没有这个人,或者没有那个人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每当我感受到一种无以复加的恐惧时,我就会知道我爱这个人太深了。深到我全部的情感都变成了依赖,依赖他/她而呼吸,依赖他/她而活。这样的感觉其实很不好,很无助也很无奈。对于生活中的亲人,妈妈,老公,儿子,我没有选择,再害怕也依然要爱他们。但对于朋友,我却是十分的picky,一直以来我内心拒绝对任何朋友产生依赖。君子之交淡如水被我放大的使用,就是为了和所有人保持距离,让自己成为一个“钢铁侠”。但生活永远不会按照你想要的轨迹走,人的心也不会有铜墙铁壁,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我的恐惧名单中竟然多了一个人。

 

她和我相识于一年多前,因为跳舞而结缘。她来美国的时间不长,被朋友的朋友带去我参加的舞蹈课。朋友介绍说:这是你北京的老乡,也喜欢跳芭蕾舞,而且已经坚持学舞很多年了。我看着眼前这位大眼睛,厚嘴唇的漂亮女人,心中顿生好感。人与人之间的缘往往就产生于一瞬间,但份却是需要时间的考验。有缘无份的人比比皆是。因为共同的爱好而缘起,但却由于不同的价值观而失之交臂。即便也是每天见面,但却形同陌路的无缘人天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但幸运的是,我和她却是越走越近。

 

最初的缘分是跳舞,我们在微信里以语音的方式讨论舞蹈,讨论舞蹈课,讨论舞蹈团。很快话题就从舞蹈延展到家庭,孩子教育,自身成长背景,工作,宗教,时事,人性,各种价值观,甚至是男人。。。。每天我们通过微信聊天,她留言,我回复,我留言,她回复。你来我往,话题连绵不断。一年的时间里竟然天天如此,日日没有间断。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对诸事的观点竟然是高度一致,而且对各自生活里遇到的烦心事也能通过开导而互相化解。有时我禁不住在心里自问:这是两个有多无聊的中年女人呀!到底有多少话题可以聊?有多少意见可以交换?这算是闺蜜?知己还是灵魂伴侣?但无论算什么,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我忘记了自己一直信守的原则,君子之交早就浓的泛起了酒的味道,心中的依赖也早就不容置疑的形成了。我有了一个爱我的和我爱的朋友,爱到要天天祝福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这到底是幸还是幸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asalways2020-02-10 11:22:27
都是美女!面相也特别有姐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