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日子2020-03-07 06:59:36

    同样是小白球,我对乒乓球的感情相对于golf就差远了。虽然乒乓球是小学时候学会的,但这么多年一直没正经练过。一直到来现在这个公司工作,发现休息室里居然有两个乒乓球桌,球拍和球一应俱全,才在同事的招呼下把中午打乒乓球变成了每天的Routine。刚开始打的时候,我不仅手上动作完全变形了,而且发现眼睛也不够用了。大概是常年盯着电脑屏幕的关系,打球时明显感到两只眼睛发呆,完全跟不上球的速度。我知道我离老眼昏花不远了,只有加强锻炼才是保持灵动双眼的唯一出路。

 

    中国是乒乓球大国,不仅是因为我们几乎包揽了所有乒乓球比赛的世界冠军,还因为这项运动在中国的群众基础太强大了。无论男女,无论老少,好像谁都会打两板子。当然乒乓球看起来容易,想打好那真是难之又难。因为小小的乒乓球涵盖的技术动作太多了,光发球就有不下11种方法。加上什么扣球,提拉,搓球。。。光各种各样的专业名词就能把人搞蒙,更不要说把动作学会并做到位了。而且乒乓球对player的体能要求也很高,别看只是围着小小的长2.74米,宽1.525米一个桌面打球,但因为球小速度又极快,所以要求playe的脚下要极其灵活,而且身体移动要迅速。缺乏锻炼的人往往打不了几个回合就会累的气喘吁吁了。更有甚者,如果是脚下不利落的人,还很容易受伤。(我的一位女同事就在一次快速移动救球时,因为脚下打滑而直接扑到台面上,自己左脚别住右脚,把右脚面上的足舟骨给搞骨裂了。)不过任何运动都不是只设立给专业运动员的,对于我们这种业余中的二把刀选手,那就重在参与,意在have fun了。这也是我们公司同事间打球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但我这个人天生喜欢赢,不论参与什么运动,也不管对手是男是女,我都想赢。赢不了就着急,就连跟小儿子一起打golf时,如果他开球比我远,我都会在心里跟他较劲。前两年较下劲,还能偶尔超过他。但现在只能是望他的球兴叹了,心中明白这辈子也没希望赶超他了。但乒乓球不一样,尤其是跟公司同事打就更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了。公司里没有中国男同胞,女同胞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老太太”的和平球打起来居然也能你来我往,兴致盎然,不亦乐乎。这实在让我心中暗暗叫苦,陪玩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就真心觉得耗不起时间。男同事里印度人相对水平高一些,因为和我们一样,乒乓球大概是他们童年里最经常玩的运动。白人同事们的水平就让人着急了,即便能打也是端着各自发明的奇葩姿势,把球打的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无可奈何。跟同事打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强烈感到再这样打下去,我那仅有的一点正确动作也要跟他们“同流合污”了。

 

    为了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我周五中午请了一位朋友来公司打球。他虽然不是打乒乓球专业出身,但却是个其他球类的专业选手。人们都说很多运动都是一通百通,就像Michael Jordan在NBA是天王,退役以后golf打得也是虎虎有生气。他在2009年和2011年曾两次作为副队长,随美国高尔夫队征战总统杯。所以说一个人只要能打一种球,其他很多种球类项目练练也就能达到半专业水平了。今天来跟我打球的这位仁兄便是如此。

 

    朋友本来是在我盛情难却的邀请下,不好薄了我的面子才来的,但球打过几个回合以后,他开始拿正眼瞧我了。一边打还一边自言自语的说:“嗯,打的不错。”我心里话说:您来的时候不会是想用脚收拾我吧。45分钟,打了6局,我输的几乎找不到北,人家还说没敢使多于一半的能力,否则怕把我给整哭了。不过我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从第一局21:2,到第六局21:14,他不得不承认打到后来他也得两眼看着球了。一边打他一边给我解释为什么我输,他赢。

 

    “你看,你没耐心,老着急想把我一板扣死,结果自己出界了。”

    “你球打得变化太少,回球永远在中间。你看我总是左右在变化,让你疲于应付,然后自己失误。”

    “你的动作不稳定,搓球过不了三个回合就下网。”

    “我一长一短试探你,发现你长球接不好,尤其是到了桌边的球接不到,因为你没往后退呀。”

    “你扣球动作少了提拉,所以如果球太低,就直接下网了。”

    。。。。。。。

    

    他一边说我一边改,你别说还真管用。跟不会打的人打一年是越打越退步,跟会打的人打一个中午就能迈上好几个台阶。我一边虚心请教,一边心中暗自琢磨:这以后得想办法经常以请他来公司吃午饭的方法骗他来“陪练”呀。我的小心眼儿不仅算计怎么跟他学球,还瞄上了他手中的球拍。他的球拍是专业人士送的,据说家里还有好几个。临走的时候我拿过来试了试,那真好比是哪吒手中多了乾坤圈和混天绫,武功大涨!什么搓球,扣球,上旋,下旋。。。想怎么打怎么打。怎么能把我的高级业余球拍换给他呢?我得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