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日子2020-03-13 06:53:12

国内自从年初开始闹疫情以来已经两月有余,这期间武汉封城,其他地区城市虽然没有大规模封闭,但也都禁止人们出门到处走动。全国停工,停产,停学,除了买必要的生活用品,基本上所有人都必须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我在北京的亲戚朋友们这两个月以来各显神通,有在家趴在垫子上练瑜伽的,有操刀掌勺一道一道做美食的,有抱着电话聊大天的,有没日没夜看电视剧的,当然也有看书学习准备自学成才的。。。但不管干什么,日子久了无不感到精神萎靡,心情郁闷。好在国内的疫情终于出现了拐点,眼看着紧张的局势出现了缓和的趋势,可还没顾上替他们松口气,就看到新冠病毒飘到了欧洲,又进入了美国。

 

    自二月以来,美国多个州和地区相继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加州尤为紧张。但美国人民倒是心大,政府宣布政府的一套,老百姓该吃吃,该玩玩,什么都不影响,跟没事人一样。不过随着在美国境内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人数和死亡的人数上升,加上各种谣传外加小道消息的散播,美国人民也开始坐不住了。囤货抢购自不必说,不少学校开始宣布停课,各大公司也开始酝酿要让员工回家上班了。我们公司周一开例会的时候,老板特意把此事提到日程上来让大家讨论。虽然轰大家回家上班目前仍然只是一个议题,但我已经未雨绸缪的开始考虑如果真落到回家“闭门造车”的地步,我应该如何打法时间了。

 

公司的工作要做,饭要吃,觉要睡。但除了这几样,憋在家里一定还有大把的时间。干点儿什么呢?说实话,golf不能打,舞不能跳,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折磨。但动不了,我可以静,适应能力强一直是我的强项。十几年前,我陪生病的家人住医院,生生在医院里断断续续的住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只能呆在房里,哪里都不能去。我就天天看书,画画,一年下来竟然也看了几十本书,画了十几张画。家人出院之后我就再没有那么多时间专心的看书了。所以有时候我会很“反动”的想,特殊情况特殊时期,我们习惯的日常生活被干扰,被打乱,确实对人的心态是个考验。但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个坏事,能让坏事变好事的人,心中都自然有一份安稳在。

 

如果真的都被赶回家上班,上班前上班后多出来的那许多时间里,看书是一定的。近几年每次回国都会像“国际驴”一样驮回不少大部头的书籍。都是一些我认为应该看但没时间看的书。这样的书不似小说,散文或诗歌,随时随地都可以拿起来看,也随时随地可以扔下走人。这样的书需要先捋顺了心情,安顿了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坐稳了,一边喝着茶,一边动着脑子的看。否则第一章可能会看无数遍,或者干脆就永远的停在第一章了。

 

除了看书,还可以把钢琴捡起来。十年前我开始在家上班,从那时起学琴,每天早上工作前练一个小时,连续八年从没间断过。虽然最后只弹到六级水平,但我自己已经是相当的满意了。可惜现在的工作让我重返办公室,钢琴盖上盖子已经将近两年,手指都僵硬了。这次如果又可以回家上班,那绝对是个重拾钢琴的好机会。

 

舞是没地方跳了,但还可以在家压腿。golf是不能打了,但可以在车库练习推杆。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挑战性,我必须找点儿让自己头大的事情试一试。对,做饭!

 

我可以趁这次机会和我永远敬而远之的厨房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复杂的菜式,比如原料里有鸡鸭鱼肉生猛海鲜的,我就不尝试了。但各种面条应该符合我现有的厨艺水平。我做的西红柿鸡蛋热汤面曾经得到过俩儿子的最高褒奖,他们爱心满满的夸我做的面条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味道。这着实让我得意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家饭桌上出镜率最高的晚饭就是热汤面。儿子们从一开始吃的四脖子汗流,到后来伸脖子翻白眼,我的面条很快就被打入了冷宫。但是没关系,我还会做豆角焖面,虽然具体步骤已经记得有些模糊了,但趁这次回家上班的机会,我可以反复的实践。争取做到豆角和面的比例合适,而且面不粘锅,豆角不加生。不仅要复习豆角焖面,还要学习包粽子。红豆沙馅儿的粽子是我的最爱,可惜自己手笨不会包,每次馋了都只能厚着脸皮去闺蜜家蹭吃。这回我下决心要挑战自己的“厨商”,不就是包粽子吗,还能难到哪里去!

 

公司还没正式通知大家回家上班,但我计划要做的事情已经安排到了夏天。看书,弹琴,压腿,练习推杆,复习豆角焖面和学习包粽子,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在等着我,已经没时间去担心新冠病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