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矿院的校级干部,包括院长助理夏明德,每人都得“包”一个系,还要定期到自己“承包”的系里去蹲点,联络群众,了解下情。夏明德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机械系的校级联络人。
一天下午,他又到机械系转悠去了。
机械系有个机械基础教研室,就在系办公室隔壁。此时,作为教研室副主任的于卞莉便呆在里面,正批改学生作业。
于卞莉是个很会当配角的人,跟老柳一个教研室,管着三个教研小组——柳云杉徐爽的力学组,夏明德的制图组和她自己的机械零件组,总共二十几号人。在教研室里,属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她跟老柳在工作上配合得和谐默契,从形式上来看,就像从来没设教研室副主任这个职位似的。
每次开教研室会议,都是老柳说说道道,唱独角戏,只是在末了,老柳会将头转向于卞莉,问一声:“于老师,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小于的回答在老柳的问话之前,已经在他心中有了答案“没啥可说的了”。尽管老柳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也得考虑点影响,不能拿着小于不当回事儿,况且小于当上“教副”也是他看中的,不管怎样,都要给她一点面子,不得不每次走这么个小过场。
小于倒不太计较这些,她要的是这个名份。有这个名份,一来可以多拿教学工作量:每个学期,“教副”这个头衔折合教学工作量30多个学时,每个学时9块钱,就有将近300元钱进帐。自从于卞莉当上这个副手之后,她就不用从工资里再省出钱给爹妈汇钱了,用这多出来的几百外快表示孝心就说得过去了。二来,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时,有这个头衔就比没有沾光。三来,教研室里的普通人尤其是新分来的教师,拿着她当回事儿,少不了捧着敬着,巴结一点。别看教副这个不起眼的芝麻官,还真能给于卞莉带来名利双收的好处,真可谓既有物质上的小实惠,又有精神上的小收获。
在我们这个历史悠悠,人才济济的泱泱大国,人们可以拒绝这个,讨厌那个,但谁都不拒绝当官儿,谁都不厌恶当领导人,无论某人是不是当官儿的料子,都敢一屁股坐在领导的位置上。
回头还说于卞莉,自从当上“教副”以来,就以教研室为家了,儿子考上省重点中学,到另一个城市上学了;老公在外单位工作,经常出差,一走就是十几天,屋子里就剩下她一人。呆在家里,有时不免寂寞,还不如蹲在教研室里,一边看作业备课打发时间,一边密切关注系部发展变化的新动向。
这不,夏助理已经不失时机地走过来了,于卞莉头顶上像长了眼睛似的,正好在夏明德走过窗户的一瞬间,将头抬了起来。夏助理也像有心灵感应一样,停下脚步,转过身子。两人隔着玻璃窗对视一笑。于卞莉忙起身,打开门,将夏明德迎进屋里:
“夏助理, 你这大忙人,今天怎有时间‘微服私访’呀?” 于卞莉开玩笑地说。自从夏明德走上仕途,先当系主任,再当院长助理,现在又风传即将提拔为副院长以来,于卞莉就好像忘了他们是一起分配到矿院的,总是以职务相称。夏明德并没有不适的感觉,还觉得挺享受,总比徐爽那个愣头青,见面老是直呼“夏明德”强。不知怎么,他越来越看徐爽不顺眼,甚至懒得搭理她。有时,他还会想起曾经追求徐爽并碰了个软钉子的那一幕,感到不可思议:当初,是怎么看上她的?
夏助理感觉跟于卞莉打交道,舒心惬意,轻松自如。于卞莉是个容易接近的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耐看,身上散发出的女人味也越来越浓。夏明德总是朦朦胧胧地觉得,他和这个女人,他曾经瞧不起的来自半农家的女人,会发生点啥事儿。他被她吸引着,尽管吸引力并不太强,但两人之间来点事儿还是有可能的吧。
于卞莉开门让夏明德进屋后,寒暄了几句,就切入正题,这也是于卞莉预先想好的,是有备而来的。她将摊了满桌子的作业本朝旁边归拢了一下,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几页打印好的纸,笑盈盈地瞅着夏明德说:“你英语好,给这篇论文的英文摘要提提意见嘛……占用你宝贵的时间,真过意不去耶。” 夏明德顺手接过文稿,说了句“这没什么”,就专注地阅读那五六行英文提要,还真发现了几处小错,给于卞莉指出来,得到答谢后,又简单地聊了几句,便借故到隔壁的系办公室去了。于卞莉非常理解这一点,夏明德公务缠身,不宜久留,再说,公共教研室,也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两个月之后,在夏明德几乎忘记了这件小事的当口儿,他收到了天津一家编辑部的来信,其实,不是真正的信,而是两本杂志。夏明德疑惑地拆开,信手翻看,忽然,在杂志的一篇文章的的标题下,他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排在于卞莉的后面。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想起了教研室的那一幕。对这事儿,于卞莉不声张,夏明德不深究,彼此都心照不宣。
后来,于卞莉又通过电话,向夏明德请教过论文中的某些专业术语的用法;也曾在路上碰到夏明德,一起讨论过论文的内容,她要让夏明德感觉到他对“于氏论文”多少还是有贡献的。每次,于卞莉都署上夏明德的名字,有次还把夏明德的名字写在自己名字的前面。如此炮制了几篇论文后,于卞莉“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新东西了。
一天,她从网上发现了一个网址,竟有代写论文的广告,只要你肯出钱,就有人代你执笔,像给著名演艺人员捉刀写自传似的。于卞莉一时还下不了决心做这等事,毕竟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像那些名人们没有太多文化。她不由得想起了跟领袖同姓的那位大歌星,她的自传是典型的捉刀之作,不知那幕后的捉刀人拿了“大姐大”多少银子?
随着申报职称的日期临近,又听说徐爽韦君的论文都凑得差不多了,也要在下年初申报,于卞莉有点心急火燎的了。论文的数量有七八篇了,但作为第一作者的仅四篇,离省里对副高职的最低要求还差一篇。而且要提高竞争力的话,得超出最低要求,越多越好。她的心里开始活动了:没啥不好意思了,已经独立完成了多篇论文了,出钱让别人代笔,属于锦上添花,并没有完全依赖他人,自己辛勤努力得来的成果还是占了绝对的份量,这样一想,那一丝儿负罪感、耻辱感就都没了。
但每篇1000元的捉笔费也太高了一点,自己掏腰包,真舍不得。她想起了夏明德。
博客链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8495/